售货员愣了一下。
光看外表,常嘉贇这样的小孩子,是绝对买不起这么多雪花膏的。
身后站着的常为国,局促不安,无论是从衣着还是外貌来看,都是最为土气的庄稼人。
她不该以貌取人,但常为国脸上的淳朴和憨厚,凭借着她的眼力,自然能看出对方不是做生意的料。
也就是说,他看起来并不像这个年代争相口传的万元户。甚至攒的资本,连千元都没有达到。
“按照批发价的话,应该还要加上五盒。”常嘉贇道。
各县和市里的货,全部都从这里走。这么多的量,自然走的是批发价。
可他们,真的能付起这些款吗?售货员有些迟疑。
“我们这里不赊账。”售货员说道。
其实是可以的,在钱财紧张的这个年代,诚信是才是最佳的通行证。
以物换物,在偏僻的一些乡镇里依旧存在。
只要货物流通开来,钱财自然也流通开来了。可面对常嘉贇和常为国的组合,她还是多提了一句。
“这个我知道,我们来批发,自然是做足了准备。”
常嘉贇并没有因为售货员的话气恼,脸上一直维持着微笑的。仿佛她才是那个卖货的人。
她转而又问起了另外一款雪花膏,“这一款呢?批发价是多少?”
这款雪花膏的价格,比刚才那款雪花膏便宜多了。批发价是七毛钱,零售价是一块钱。
“七毛。”售货员道。
“那这些也拿上一百盒吧。”
售货员拿出了票,还是有些不相信。
一旁的一位大姐走了过来,她询问了一番后,对着那名售货员道:“快给客人开票,将货物装好。”
这么好的买主,可不能轻易错过。
她问道:“你们是哪里的啊,好多人从我们这里拿货。”
这人身上的衣服和普通售货员的衣服有些不同,看起来应该是个主管级别的。
听她这一说,常嘉贇立即懂了。这些货物的代理权,都归省城的百货公司所有。
“我们是x县的人。”
“我是y县的。”大姐惊喜道。两个县相邻,四舍五入,就是同一个地方的。
“这么巧啊,我和我爸这趟出来真幸运。”
两人熟络地聊着天,常为国站在旁边默默听着。
这种社交活动,本该是他来进行的。苦于他不会说客套话,这种工作以往都是王桂芬来做的。
没想到,一直以来被他误认为不太说话的常嘉贇,面对这些人一点也不露怯。
果然还是应该让孩子们多接触一些。
常为国将常嘉贇的转变,归结于前几天卖东西所导致的。
“小妹,你真有眼光,我们这两款雪花膏,你们县城还没有卖的。”大姐道,“你可是第一个从我们这拿货的。”
“那款,说是贵妇专属都不为过。”
其余的时候,大多数乡镇的人,会选择从县城的百货商店拿货。直接跑到省城拿货的,常嘉贇是第一个。
就连是县城,也因为消费水平的不一,不敢拿太多贵货。大多数是平价的,平民能消费的起的。
常嘉贇所在的县,县城消费水平并不高,高的是常嘉贇之前卖货的那个镇子。
这也是多亏了那边有工人的缘故,拉动了他们那边的一些消费水平。
“那我这也算是拿到了独家代理了。”
售货员打包好了之后,开了票,收了常嘉贇的款。
“姐,谢谢你了。我们还打算去楼上看一下”
“你们还打算批发服装?”大姐多问了一句。
“是有这个想法。”常嘉贇倒也没有藏着掖着。
“要是没有太多钱的话,可以先记账。不过这里面要有熟人担保,还需要去银行开证明。”
“我知道了,谢谢大姐。”
拎着一袋子货物,走到楼梯的拐角后,常为国开口道:“那个售货员不是说不赊账吗?”
常嘉贇:“可能她觉得咱俩看起来不像是能买得起的人。”
“……”常为国默认了几秒,“这倒也没错。”
快要到二楼时,常为国问道:“我们钱还够吗?”
买了这么多雪花膏,按理来说根本不够卖衣服的。
一条裤子,也都要十来块钱左右。
“还剩了一点,除去咱俩回去的路费,还能买三四条裤子。”
“不够我并不想买裤子,我刚才在上面,看好了两款布。”
回头借她三婶家的缝纫机裁几条裤子是没问题的,剩下的布,王桂芬和常老太还能做几双布鞋。
原来是这样啊!常为国恍然大悟,是他没有考虑到位。
“好不容易来一趟城里,我们当然要买足够的东西。”
这一次,常嘉贇没有到处看,而是直奔目的地。
她看了一款黑色的布,还看了一款花色的布。这个颜色,很受小姑娘们的喜欢,无论是做衣服还是做鞋面,都是万分好看的。
问了下价格,剩下的钱,刚好后做一家五口人的裤子。
走出百货商店后,常嘉贇寻了一个人少的转角处,停了下来。
从自己身上背着的包里,拿出了几块粗布。将两个袋子的东西,包在了里面。
她身上背着一个包袱,常为国的身上,也背着一个包袱。
“你饿不饿,要不要吃点东西?”常为国擦了下额上的汗,抬头看了下太阳。
立秋已经都过了好几天了,温度还是没有将下来。
这个时间点,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
“我还不太饿。”常嘉贇回答道,天气热和忙起来的时候,总会使人忘记饥饿。
这样的天气,让她胃口全无。
现在的她,只期盼着早点回来,吃点爽口开胃的泡菜。
两人沿着沿路返回,走回了车站。
到达车站的时候,两人找了一处阴凉的地方。他们将肩上的包袱放在了地上。
常嘉贇打开了自己的水壶,灌了几口水。常为国一口气闷了几乎半壶水。
随后,常嘉贇又从包里拿出了用塑料袋装好的石子馍。掰了一多半递给了常为国。
这是用玉米面粉混合少量的小麦粉,用铁锅内炒热的石子烤制的。
是每家每户夏天的必备食物。
唯一的缺点是,小麦粉放的不够多,饼很容易散开。
吃的时候,不注意的话,也容易噎住。
常嘉贇站着,常为国则是蹲在地上,填着自己的肚子。
吃饱喝足后,常嘉贇凑到站台看了一眼。现在的时间是,中午两点五十分。
还有是十分钟发车。
“爸,我们该买票了。”跑回来的常嘉贇说道。
两人走进车站,买了票后,带着自己的行李上了车。
驾驶员从后视镜看了一眼他们,没有说话。
大件的东西,要么会被放在车下方的车舱内,要么是放到车顶上。
常嘉贇他们的包裹,看起来并不算大,放在车内两侧的置物架上,完全足够。
两人坐在一起,常嘉贇将包裹放在自己的腿上。
常为国本想习惯性的将东西放在脚下,看到常嘉贇的动作后,他收回了自己的动作,改放在了腿上。
和来的时候不一样,回程的人,少了一半。很多空位都没有坐满。
这些上来的人,是陌生的面孔。没有特意割常为国口袋的那两个人,也不知道那些窃贼有没有落网。
常嘉贇靠着窗,看着窗外,不知道在想这些什么。
常为国这次没有和别人聊天,而是认真听着车内的广播。
上面放着最近的大火的歌曲。旋律很好记。不过还是比不上他受到父母辈的影响,听的那些戏曲。
出了城,司机一路上也捡了不少乘客。
其中大多数都是短途,偶尔也有从中间上车,和他们同一个目的地的人。
回程的时候,常嘉贇倒没有晕车。
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在摇摇晃晃间结束了。
从高坡上下来,快走到自己熟悉的路口时,常为国高喊道:“师傅,前面十字路口停下车。”
“妮子,我们该下车了。”常为国碰了一下常嘉贇。
车速慢了下来,到了常为国口中所说的那个地方后,停了下来。
常嘉贇根本没有睡着,闭上眼睛会让她觉得舒服一些。
等车停稳后,两人下了车。
这个十字路口,因为有家百货商店的缘故,也算是繁华的。
这里,不久后,会有人在这里摆摊卖菜,卖早餐,卖水果。二三十年,都不用挪地方。
对了,还有一家专门卖大肉的。常嘉贇将周围的一切尽收眼底,在心里描绘着未来的模样。
超市,快递店,酒店、餐厅等等,连这处不大的地方,也有着便利的服务。
下了车后,他们还要半个小时的路程要走。
两人一前一后,走在这条稍显宽广的土路上。这是常为国眼里的。
路上时不时能碰到骑着自行车的行人,冲着他们打招呼。
走到她家所在的巷子后,常梦泽正在门口等着他们。
抬头看见是两人后,常梦泽将手里的拿着的树枝,扔到了一旁,高声喊道:“姐!爸,你们终于回来了。”
常梦泽跑得飞快,一脸惊喜地看向了常嘉贇背着的包裹,“姐,你买的是什么样的衣服呀,快让我瞅瞅看。”
“马上就到家了,回去看不一样?”常为国目不斜视道。
“衣服等下次换季了再买,现在都是夏装,秋装还来得及上市。”常嘉贇含笑道。
“怎么会!”常梦泽惊讶。
说好的去批发衣服来卖,结果去的时候就变了卦。想到这里,常梦泽有些不开心。
“那些衣服都是旧货,也都是我们这里百货商店常见的款式。真要进这些货的话,我和爸也不必大老远跑这么一趟。”常嘉贇解释道。
“就算把这些衣服进回来,我们也赚不了多少钱。”
“对了,咱妈又去地里了?”常嘉贇边走边说。
常梦泽点头,“咱妈在果园呢,铁蛋和奶奶去塬上放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