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姬稳
沈昭先生曾经说过,凉州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区域发展不平衡,阶级流动性差和收入差距过大,哪怕已经过三个月改造,也依然不算乐观。
翻译成洛京正音就是:凉东富凉东的,凉西穷凉西的;高官赚高官的,百姓苦百姓的。
但我实在没去过凉州,所以对这种描述也没有什么直观的认知,而且我对凉州州情基本不了解,也不知道该着重推进什么政策来解决。
所以俗话说,突践出真知。眼看现在凉州境内还算稳定,工务也不怎么忙,我决定去凉西实地考察考察,不然实在对不起我那一屋子牌匾。
我选定的地址是昉县,这里号称西凉最穷,还是黄壹种树计划的起始地,颇具考察意义。
西凉路况比黄司农信里描写的更糟糕。
我才刚走了二十里,车里的鸡汤居然全洒完了!嗐,也是我此次出行轻车简从,没听沈昭的意见动用马拉式可移动军营…
而且都怪黄壹!明明我很认真的听取了他的意见,没带南瓜饼和各种小吃!现在汤洒得哪儿都是的,连马车都快腌入味儿了,馋得我直想舔窗帘。
马车在百岁高龄的砥道上跳了几天后,我终于抵达了西凉最穷县——昉(fang)县。抖完了衣服里的沙子后,我颤颤巍巍走下车,在内心为黄壹的植绿计划签了一万个认同。
而且必须要求工部趁早把路修好。百姓可不像当初的扶贫官员和军队,有可移动军营坐。
我仔细环顾了一下四周——勉强有几栋像房子的建筑,几位百姓在锅或者锅状物里炖着应该是食物的不明物体。
在和那几位百姓交流后,我对昉县的生存现状有了一定了解。
在这里,有点能耐的都早跑了,留下来的人里,瓮牖绳枢的是富贵人家,家徒四壁的是正常情况,穷人只配以地为床天为被。
而且经过三个月的大改造后,现在的生活甚至已经比之前好不少了,至少没有匪兵,郡里还补给点吃的。
这儿的地方官是谁?怎么如此不顾百姓死活!
我气得火冒三丈,带着随从直奔县公堂兴师问罪。
可是我们在公堂转了三圈了,也只找到了个勉强算官员的瘸腿主事。
没办法,我只能问他:“昉县县令呢?”
主事摸了摸脑袋:“好几个月前就带着他的十二房小妾跑路了。”
我又问他:“那主簿呢?师爷呢?衙役呢?这里怎么谁都没有?”
主事继续摸脑袋:“都和县令一起跑了…”
我极为不满:“县令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吗?县令是他们的丈夫还是爹娘?真是目无王法!”
主事摸了摸下巴,尴尬为口:“呃,大人,这儿的主薄,师爷和衙役都是县令的十二房小妾担任的……”
…好吧,是我见识太浅薄了。
147.姬稳
和瘸腿主事一起勉强安排完官员后,时间已经过去了好几天。不得不说,这可真是个又费脑子又费体力的活,沈昭真是厉害啊。
我决定继续上路,去昉县的其他地方看看,进行我的实地考察之旅。
其实说“路”也不太准确,因为全防县只有一条路,还是几百年前秦朝建的砥道。
跟它一比,六支巷那叫繁华大路,兴和大街就是天上人间。
路上,我给沿线百姓发放粮食,并保证一定会让昉县富起来。百姓们送给我当地特产馕饼,并嘱咐我用水泡软了再吃。
我掂了掂,还挺沉,放车里肯定不会被颠飞。
这一路下来,我也有了不少计划。像危房翻修、道路建造,水井开凿、边境绿化…昉县真是什么都缺。它的建设已经不是女娲补天了,叫盘古开天辟地。
一路上,我决心与百姓同甘共苦。于是我饿了就啃啃馕饼——我觉得这饼可以给小申用,它们无论是大小还是硬度,做盾牌都刚刚好;馋了就闻窗帘——真的腌入味了,浓浓的鸡汤香,余味绕梁,经久不衰。
我还把窗帘剪成几块儿,大家分着闻,毕竟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才香嘛。
如果是在邯郸,这事儿肯定能上兴和茶楼热门评事。题目我都想好了:
昉县行满目疮痍,地狱疾苦在人间
砥道上深入群众,体察民情闻窗帘
不知不觉,路已经到了尽头。我走下马车,映入眼带的居然是一排郁郁葱葱的小树林。
我记得黄壹写的植树报告里没有这片区域呀?
我热泪盈眶。那一刻,我思绪万千。在如此贫瘠之地,居然还有树木生长!它们不惧环境恶劣,世人之嘲讽,默默无闻,向阳生长,以坚韧不拔之精神,铸荒漠绿意之奇迹!我等官员当以此为榜样,不畏霜雪…
啊啊,刚才那一段是即兴演讲素材,出自《太守需知百条》,我临行前刚背过,有点记忆深刻。
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甚至有比我更激动的。
随行的主事正抱着一棵平平无奇的树苗大喊大叫:“这棵树是南孟种的啊!一定是南孟种的!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她居然有了如此成效!果然,打不倒她的只会让她更强大!她不可能故弃自己的梦想啊!”
我有点好奇:“南孟是谁?”
主事满脸羞涩,语气中含着幸福与狗粮:“小南她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温柔善良知书达礼秀外慧中多才多艺…”
被迫听了一刻钟的溢美之词后,我无奈打断了主事的情人眼里出西施:“要学会抓重点啊!南孟到底是谁?”
“小南啊,就是南茯苓,我一般叫她南孟来着…我们从小一起长大,情投意合两小无猜芳心暗许…咳咳,小南的父母在她小时候在一场沙尘暴中失踪了,从此之后她就一直执着于种树。不过因为各种原因,她一直没成功…
“但现在不是有个“西凉防护林计划”嘛,刚好在昉县招人,小南她就去了,现在应该在黄司农那儿种树。她那么聪明伶利可爱机智…”
我本来就决定去黄司农那儿看看,这下方便,正好去见见这位思想觉悟极高的小南。
正好我这里还有些馕饼和窗帘。
148.姬稳
又颠了几个时辰后,我们终于赶到了施工地点。
主事口中的南茯苓正挥舞着令旗,指挥服摇役的百姓们种树;
黄司农则躺在胡床上,边喝米酒边炫枇杷——这些都是他从徐远带的。
我把正在摸鱼的黄壹从胡床上拽起来,然后顺手捞了几个枇杷。
我问他:“西凉绿化工程进行得怎么样了?”
黄壹冷汗直冒,吱吱唔唔,拼命给旁边的南茯苓使眼色。
南孟会意,对答如流,口齿清晰,逻辑通顺:“回太守大人,该工事规划科学,成效较快,计划覆盖三郡七县,目前正在进行七之首县,进展顺利,成活率良好,估计再需三月即可完成初步目标。
“界时黄司农便可开展其它工作,我等农部林吏只需做好每日检校灌溉。预测该杂交树种成活当有十之七……”
这才是我大周官员应有的素质!
我不满地瞪了消极怠工的黄壹一眼——他正在试图偷拿我的枇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