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六点半铃声响起,看守所内的女嫌犯们飞快地起床洗漱,张芳芳的编号在后面,每每队伍排到她这儿就没有热水了,用冰凉刺骨的冷水洗漱完毕后喝一碗清汤寡水的粥,鸡蛋馒头她是抢不到的,每天被饿得前胸贴后背。
九点钟是放风时间,张芳芳再一次被堵在了墙角。
一个操着北方口音的大姐按住了她的肩膀:“听说你是绑架亲生女儿进来的?”
张芳芳快哭了:“没有没有!我真的没有!”
另一个操着本地口味的大姐一口吐沫吐到了张芳芳脸上:“呸!我都听说了!人家小姑娘被你诈了几十万,你们还差点把人家活埋了!”
“?????”
“你说!有没有这回事?”
张芳芳百口莫辩伏地大哭:“我真的没有——我真的没有想过要杀她!是她设计陷害我的!我们几个人都中了她的圈套!”
大姐这么多年混社会也见过形形色色的人渣,不过这种合着外人坑害亲生骨肉的,她倒是头一次见,于是皮笑肉不笑地说:“哦!敢情你们几个大人合用一个脑子?被一个小姑娘送进来了?”
“对对!就是这样她很聪明!!我们都是被她算计了!”
两个大姐王之蔑笑。
不久,墙角那边就传来了阵阵殴打声、惨叫声。
“不要打了!是我!是我!是我干的!”
“你都干了什么好事?”
“我想杀了她!”
周海燕在医院修养了一周就肘着挂石膏的胳膊和唐德凤一起返回了首都,她要参加大一上学期的期末考试。
1992年1月,大洋彼岸那一端传来了好消息。
周海雅投出的八份简历有了回应,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西北大学、哈佛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纷纷向她伸出了橄榄枝。
除了纽约大学以外剩下四所大学都需要进行当场面试或电话面试。哈哈!意思是如果她选择纽约大学可以直接入学!
周海燕不淡定了。
打电话给了周月菊询问她面试技巧,得到的答案是面试问题一般都是五花八门,但最重要的是要突出自己的优点。老美可不讲华夏人那套含蓄,有一点成就都巴不得贴在脸上让所有人看见,简而言之两个字“自信”!
周海燕于是先打电话到了各个学校的招生办。
哥伦比亚大学表示对周海燕的简历非常感兴趣,问她对于本校的了解程度并且介绍了学校的奖学金分类。
第二通电话打给了以新闻、法学、商学著名的西北大学,西北大学的招生办和她交流了二十余分钟聊了华夏文化、历史以及近代工业,最后提出希望她尽早提交SCEA申请锁定学位,当然奖学金是可以谈的。
康奈尔大学的招生办同上,但明确的给出了每年三万美金的奖学金,并且可以优先选择喜欢的专业。
周海燕有些心动,但她还是拨通了哈佛的电话,哈佛每年有5%给全世界各地贫穷留学生的名额,尤其针对亚洲青年,因为华夏留学生在哈佛的比例实在不如其他国籍的学生,甚至连隔壁樱花和棒子的国的比例都不到。作为一碗水端平的哈佛大学,自然是很希望北美畅销读物的作者入读他们学校,所以在奖学金方面给的格外豪爽是四万美金。
当然哈佛的面试不仅仅是电话,发去的面试通知书上清清楚楚写着,需要去学校进行‘校友面试’。
虽然曾经出过畅销书是值得在个人陈述中重点描述的部分,但单独的挪列一堆活动和奖项并不是招生官想要的答案。哈佛大学本质上更青睐精英领袖型学生,优异的成绩、在艺术体育等方面的成就,有出色的社会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这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生源。
当然推荐人和就读学校的评估亦是很重要参考。
打完电话周海燕心里就有数了,虽然不是百分之百确定会录取,但是能够通过初步审核,已经感觉到了无比的快乐!
周海燕账户里的美元终于派上了用场,她不用去特意去兑换外汇,只用预约取款。
结束完期末考试后周海燕和唐德凤拿着面试通知书和机票去了沪市办理签证,机票预定时间是一月二十号。
签证官倒也没有为难周海燕,看过她的材料后,问了她一些问题,比如对于未来的安排,毕业后准备回国还是留在美国。周海燕当然是回答报效祖国,估计她的资产材料在当天的学生签证中格外耀眼,签证官对她的印象也不错,所以排除了移民以及非法滞留的可能,迅速的获得了pass。
唐德凤的探亲签证也办理下来,探亲签证比学生签证要容易,周月菊作为担保人有高学历和稳定的工作,这些都是签证官放行的重要参考条件。
这几天周海燕都住在沪市的房子中,周海洋的同学把房子装修的非常舒适。
唐德凤十分自豪:我孙女就是这么棒!到处有房子!!niubility!
离出国还有一周时间,周海燕心里一直惴惴不安,好像冥冥之中有什么很重要的事情被她遗忘了。
当天晚上的《新民晚报》财经版块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发行股票认购证,凭认购证摇号认购。
周海燕一拍大腿:她想起来了!她还有九十五本认购证在银行!连忙和唐德凤一起去了银行,背了一个好大的书包才把一大堆认购证扛回了家。
唐德凤看着满地花花绿绿的小本本陷入了沉思。
这东西唐德凤认识!自从周海雅每个月给她两千块钱生活费后,唐德凤就隔一段时间要去银行存个定期,无独有偶前几天她去存钱,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工作人员没听懂她的方言还是怎么的,总之她的存款业务被错误的办理成了股票认购证。
六千块的存款,莫名其妙变成了二本,也就是两百张认购证。
唐德凤发现后简直哭都没地儿哭,没有视频举证,一经出柜,概不认账。
唐德凤害怕被责备,一直悄悄摸摸的没敢给周海燕说,但到底六千块钱买了一大堆垃圾心里还是难受。这几天一想到这一茬就难过的掉眼泪。周海燕一直沉浸在出国见世面的喜悦气氛中,没有及时发现唐德凤的不对劲,她以为奶奶在为张芳芳的事情担忧呢。
“海燕……你是不是也被骗了?”唐德凤想了好一会儿才组织好语言。
为什么是也?
周海燕狐疑。
唐德凤指着桌子上一大堆认购券:“这个上面不是写着:所得资金将全部捐给沪市福利事业。”
???
周海燕:“奶奶,你也买了吗?”
尽管有点难为情,唐德凤还是点了点头。
周海燕不仅不生气反而开怀大笑:“奶奶!我发现你真的很有财商呢!”
财商?什么是财商?唐德凤蒙圈,周海燕拍了拍她的肩膀:“奶奶,这东西您收好,到时候我帮你卖掉。”
*
陆明今天来找周海雅是因为有人拖了刘正宇打听周海燕之前拍下的那块地,给出的价格非常合理足足是起拍价的三倍。
那人还说给2%的茶水费,陆明一听立刻收拾一番开车到了周海燕楼下。
谁知道周海燕听完就默默地对他说:“陆叔叔,这块地我留着有用。”
陆明有些不解:“这才几个月不到足足翻了三倍,为什么不卖啊?”
周海燕垂眸想了想:“我想留着盖房子,盖学校……现在没有钱,先放着吧。”
陆明见她早有打算也就不再多说,只是心里到底有些惋惜,这么好的价格不知道错过了下次还能不能遇见。
“对了!陆叔叔!我有东西拿给你!”说完把手里的帆布手袋递了过去。
陆明打开一看一堆小本子,有些狐疑:“这是……?”
周海燕眨眼:“救命之恩涌泉相报!”
陆明越发好奇了,打开袋子一看小小的本子排的整整齐齐,上面写着:股票认购券。
陆明对这玩意儿并不陌生,前几天报纸上铺天盖地的广告,他也曾动过心思要不要买几张放家里,但是身边所有老友都在传这东西比老千股还吓人,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于是他那颗蠢蠢欲动的心就淡了。
“这是多少张啊?”陆明扫了一眼,还怪多。
“五百张。”
“你……你……你花了一万五买了这堆东西?”陆明简直觉得自己需要抢救。
“对啊!”周海燕得意的挑眉,“你别急着出手,放到今年下半年没准有个大惊喜。”
什么惊喜?简直是惊吓!
同样的剧情反复发生,A市那边的钱爱国收到了邮政包裹寄来的五本认购证,内附纸条:年底出手,多多学费。
包括副行长、林笙和周海洋等人也收到了来自周海燕的‘感谢’。
于是在众人无语、怀疑已经莫名奇妙的复杂情绪中,周海燕和唐德凤登上了去纽约的航班。
唐德凤这辈子第一次坐飞机,眼见飞机滑翔在跑道上,‘嗖’得一下垂直起飞吓得勒紧了安全带。
周海燕教她张大嘴巴发出声音避免耳鸣和不适,适应以后的唐德凤兴奋的把脸贴在玻璃上:哇!城市星星点点的就在她的脚下!人类真太伟大了!虽然没有翅膀却可以在天上飞!
沪市到纽约,飞行时间26个小时,中途需要在东京转一次机。
上午八点半起飞,第二天当地时间下午五点钟五点钟到肯尼迪机场。
纽约属于北半球和西半球之间,一月份的气候在零度以下,虽然空气湿度比首都强一些,但大致的体感温度和首都相差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