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眨眼而过,电影也逐渐被人遗忘,网络上再也没了水花,反倒是一些表情包活了下来:网友们很喜欢用薛典楠饰演的罗杰尼从阴暗角落走出,拿着刀缓缓逼近的一幕整活,配字“再逼逼就鲨了你。”
薛典楠觉得还挺好玩的,可惜自己用不上。
能和他建立稳定联络关系的人,没有一个会在察觉到薛典楠的不耐烦后继续逼逼赖赖的,让这个表情包一直在收藏夹吃灰,有些惋惜。
薛典楠察觉到了终端的轻震,抬手看了眼,是课表的特殊提示。
除了主修的政治经济学和辅修的农林畜牧课程外,薛典楠还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流窜到别的专业的教室,选修旁听一些有意思的课,这就导致他的课程表经常处于一种奇异的重叠状态,需要他看情况选择去上哪节课。
翘掉全部课程去做其他事也是一种选择,只要提前给任课教授们来一通电话,说明来意并表达歉意就可以轻松解决翘课的问题。教授们从不会拒绝薛典楠想要课件与教案的请求,同学们也很乐意将自己整理好条理分明的笔记借给他看。
接触到的知识越多,薛典楠就越是清晰的认知到自己并不是什么天才,无法将接触到的那些知识全部刻印到脑中。
但他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他出色的社交能力与组织能力,那在所谓神明注视下的诡异吸引力,只要身边有着追随他的人,他就不需要死记硬背、劳心劳力的细枝末节完全可以交给别人。
社恐的人可能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人能不打腹稿不做心理准备就直接给人打电话,但薛典楠只想着什么时候能把这些人拉个群,这样就可以少打几个电话,一个群视频就可以搞定。
有点难,几位教授并不互相认识,拉到一起翘课也有些不妥当,还是算了。
倒是可以把几个经常替他做笔记的同学拉到一个群里,大家常用的记笔记的习惯各不相同,统一一下格式阅读起来能舒服不少。
朋友嘛,多聊聊就熟了,熟悉后有一些相似的习惯也很正常。
薛典楠没有叫自己的司机,坐着校车,路上看着路边的风景,偶尔与邻座的人闲聊两句,很快就倒了南校区。
南校区的比之其他几个校区,显得清冷了不少,几栋实验楼和实验基地占据着大片的土地。
终端在门禁扫过,大门应声而开。
“呦,来啦。”有人站在二楼,倚着栏杆,抱着水杯,冲刚薛典楠露出热情的笑。
水汽氤氲,在镜片上留下淡淡的雾气。
“早上好,学长。”薛典楠坐着电梯上了二楼,与那人打招呼:“实验怎么样?资金还够吗?”
“足够足够。”穿着白大褂的学长将手里的水放到一边的小桌子上,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是试剂盒快空了,导师他虽然有门路,但也要排队。”
薛典楠注意到,他的手心有些发红,应该是感觉到他差不多到附近了后抓紧时间停下了手头的工作,随便接了杯水就在栏杆边蹲守,生怕被别人抢先了。
在他们的眼中,薛典楠就好像是游戏里不定时刷新的稀有商人,有钱有人脉,温和好说话,能帮忙联络供货商和卖家,还有点锦鲤体质,每次他来,实验成功率都能上升至少五个点,浑身都仿佛散发着圣光。
当然,实验出了成果,薛典楠也总能在二作上看到自己的名字,互利互惠,双赢的结果。
记下了学长所需的试剂盒,薛典楠继续走向下一个人。
有人早早等待,也有人得到了消息迅速赶来,薛典楠一个个记下他们的需求,在心里整理着他们需求的物资应该联系哪些人。
也有人并不需要薛典楠提供些什么,他们只是凭着感觉,围绕在薛典楠的身边,希望能与他对上视线,并得到一个安抚的笑容。
“导师太不争气了!”有人小声嘟囔:“要是学弟能是我师弟该多好。”
“他才大二!”“大二怎么了,先下手为强!”“学弟好像说过,不会专职科研……”
薛典楠很适应这样热闹的场面,确认自己没有遗漏任何人后又是一个云点头,带着安抚的笑,缓步走出了第一栋实验楼。
时间把握的很好,在计划时间内,今天他有足够的时间把这几栋主要实验楼大致转一遍,下午时间充足的话还可以再去逛一逛另一边的实验田,农科院小食堂的味道也不错。
但薛典楠还是低估了人们的热情,当他走出最后一栋试验楼时,天边遍布晚霞,已经到了吃饭了时间。
婉拒了想要邀请他吃饭表示谢意的实验室众人,薛典楠坐上了早已等在的车。
学校内的校车虽也四通八达,但速度却并不快,走走停停的。薛典楠并不想错过饭点,还想常常农科院那边的新菜。
农科院的小食堂并不对外开放,偶尔会有师生带着食材过来自己开火,做一顿简单的家常便饭,尝一尝自己种出来的东西。
今天薛典楠来这边吃饭,就是听说了这边有了新奇的东西——柴火饭
听闻农科院申请到了自行处理实验田秸秆,并打算在小食堂举办一场小型聚会,得到邀请的薛典楠怎么也不能错过。
因为环境保护与控制碳排放量的原因,薛典楠在这个世界很少见到用木柴烧制的饭菜,即使是去野营烧烤,用的也都是提前处理好的木炭,许久没见到过这样原生态的烹饪方式了。
还没推开小食堂的们,薛典楠就听到了嘈杂的交谈声。
“用秸秆烧出来的饭真的会比电烧出来的好吃吗?”有人疑惑不解。
“你想用这个写论文?”傍边人觉得他想毕业想疯了:“搞得到那么多样本吗?就算出成果了也没人买吧?有政策限制,没前途的。”
走近后,薛典楠更是看到了一番热闹的景象:柴火灶被放在了房间正中央,一群人围着它转,两个穿白大褂的人煮饭像是在做实验,还有人在火堆附近不同距离放置了几个检测仪器,记录着空气质量。
有不少人都正抱着电脑在处理着什么,角落里还有人正在拍照,要不是桌上有碗筷在,真看不出来这是在食堂。
“就猜你要到了。”坐在临时柴火灶旁的魏教授笑着起身:“来来来,坐我这边,尝尝老师的手艺。后厨的其他菜也马上就好,时间正好,马上开饭。”
薛典楠早就习惯了身边人靠着身上的异常效应估算自己距离的做法,从善如流地在魏教授身边落座:“那我可就有口福了。”
简单寒暄了一番,薛典楠提起了那些不像是等开饭而像是做实验的学姐学长们。
“这也没办法。”魏教授叹了口气:“不以实验的名义申请,怎么可能批的下来呢。”
“听我妈妈说,她小时候还有一些露营地允许游客捡一些落叶枯枝烧火露营。 ”一名学姐开口:“但现在不行了,都禁止了。”
另一名学姐从后厨走出,她和一个男同学一人抬着锅的一边,边走边说:“现在也有一些偏远山区仍旧沿用捡柴烧火的方式,不过城市里不行,罚款。”
魏教授能申请到的不多,只有那锅粥是用秸秆烧的,其他菜仍旧是用的后厨的常规烹饪。
薛典楠得到了一个巴掌大的小碗,小碗里浅浅盛放着清淡的白米粥,三两口就能喝完,很是珍惜。
大家围坐在一起,每个人手里都是小小的碗,小口小口的品尝着。
“没有高压锅蒸出来的软。”有人这样评价,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
“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吃。”一个原本信奉原始烹饪法的学生发出失望的声音。
魏教授放下了手中的小碗,端起身前的另一个碗,那是对照组,用后厨高压锅蒸出来的常规白米粥:“也可能是我厨艺不佳。”
“煮粥还需要厨艺?”餐桌上爆发出了笑声。
“谁说不是呢。”魏教授看向那些笑出声的人,同样笑着:“养菌怎么还能养死呢?”
有些人笑不出来了,但有些人笑的更大声了。他们不需要养菌。
薛典楠听着他们的说笑声,罕见有些安静。
被特意烘干过的柴火烟气并不浓郁,室内优秀的新风系统也在安静运行,没有他记忆中的烟熏火燎。
魏教授的手艺其实不错,中规中矩,使用的烹饪材料也是经过数代培育的精米,煮出来的东西其实很不错。比之他上一世的那些食物,甚至能称得上珍馐。
他曾以为,有些记忆他永远也不会忘记。
上一世的他在给自己加冕时,曾在部落里举办过一场盛大的宴会,他这个【苏玛塔娅】的神使在人们的注目下划开猎物的脖颈,用鲜血混杂着自己在部落外荒地种植出的谷物,给大家煮了一锅粥。
谷粒干瘪,混杂着谷壳与血沫,对那时的他却无比美味。
那时的他得意洋洋,在部落面前炫耀着自己掌握了生产的能力,用虚假的的神明收割着他们的信仰,仿佛自己已经统治了世界。
有些可笑,却令人怀念。
只可惜记忆已经在时间中泛黄。
【你很怀念那时候吗?】那个声音又出现了。【想回去?】
“不想。”薛典楠毫不迟疑。
记忆之所以值得怀念,就是因为它已经是过去。
即使眷顾他的是个邪神,薛典楠也不想回到平凡且落后的上一世。
“什么?”那个声音又消失了,魏教授没听清薛典楠说了些什么,有些茫然。
“没什么。”薛典楠露出了得体的笑容。他很擅长引导众人的话题,也很擅长利用邪神的眷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