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 66
考试时间总共80分钟,卷面100分。
题目偏基础,姜吾完成整张试卷作答后时间还剩下半小时。考室内他眼熟的同学并不多,看身上校服的颜色应该还有跨校参加考试的学生。
大部分人都在认真作答,30人的考室内只有极个别学生视线没有放在试卷上。
姜吾很难不注意到这些目光。
但他没有提前交卷,而是乖乖坐在位置上,把试卷后两页的答题重新核算了一遍。
下午两点开始考思想政治,时间同样是80分钟。
中间的这段时间,姜吾在校内就餐。
学校的餐费是开学直接打进饭卡中,上学期开始他没在学校食堂就餐后饭卡里的钱就一直这么存着。
新宁一中鼓励学生在校内安全就餐,所以餐费充值后都不提供退款渠道。姜吾的餐费是按月充值,没记错的话,卡里应该剩了一些余额。
“余额2754.5。”
后勤部的老师把饭卡的余额小票从窗口里递出来,抬眼从下往上瞧见他的脸。
棒球帽下男生的脸白皙俊朗,穿着校服也压不住他的气质。
一看胸牌,平行班。
只盯一眼,便了然移开视线。
平行班多的是家长花大钱送进来“镀金”的富二代,这点余额在那群学生里还排不上号。
那老师回头拉上半拉帘子时笑了声,转手在键盘上敲下些什么。
半分钟后,他见男生仍站在窗口外,看手里小票的眼神认真到执拗。
“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后勤老师重新把半挡在窗口的帘子拉开。
男生微微屈下身,将小票重新递回来,“这个数额不对,辛苦您帮忙查一下这学期开学是不是有充值记录,麻烦您原路退回那笔钱。”
后勤老师看他的眼神怪异,但一听他不是要退现金,并没有拒绝。
姜吾大概猜到这笔钱是谁充值的,知道他要回来上课的人并不多。
真正要算,也要等到高三他才会回来,这笔餐费放在卡里只会浪费。
他照着集训的计划表打了饭,找了个少有人坐的不靠窗的位置坐下。
几分钟后,他坐的餐桌附近便挤满了人。
视线像火炬一样将他包围,却没有人真的坐到他身边来。
只是小声低语:
“我靠你们班以前吃这么好。”
“嘘你小点声吧,这么近他肯定听到了。”
“哦哦……以前怎么没见过他?不是说他高一也在你们班吗?”
“......人家高一入校的时候数学可是满分。你们别看网上瞎说啊,他人很聪明的,就是话少点,没什么朋友。”
“满分我看到了,不知道哪个英雄找出来的中考成绩单......太牛逼了。”
“我早就想问,他成绩这么好,当什么偶像啊?这脑子这底子,考个京大华大不是手到擒来?”
“具体原因谁知道呢,我们曲老师之前简单说了下,好像是家里有人生病了,因为照顾病人把上学期的学业给耽误了。”
“给耽误到全班倒数?”
“那咋了,他认真学能考满分,你认真学考几分?今天上午物理最后那道大题算对了吗?网络上那喷子不会就是你吧?”
“哎呀呀,激动什么,我就随口一说!”
“你随口一说当然爽了,现在就是有人会因为你一句话受到伤害的!你懂不懂。”
“就被这句话伤害?那他得多脆弱?”
“闭嘴吧你......”
姜吾对这些话题充耳不闻,专心消灭餐盘里的蔬菜。快吃完时,才有人匆匆忙忙端着盘子在他餐桌身边还有对面的位置坐下。
“还好你没走呢。”
一行人里男生女生都有,刚坐下时都有些拘谨,但是很快又打开了话匣子。
“一个学期没见了,你还记得我们吗?”
坐在他正对面的女生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她一头浅棕的长卷发很是吸引目光。
姜吾抬头认真看她,点了点头,“记得。”
“你叫于兰。”
他们不仅仅上学期是同学,过去三年里,也是同个班的。
于兰是很开朗的女孩儿,智商和情商都高,成绩很好,跟班里男生女生无论成绩好坏都玩得开。
高一的时候她还是班里的学习委员。
于兰听到自己的名字被喊出来脸上明显惊喜,拉着身边的同学一一指给姜吾看,“还有他们,你还记得吗?”
姜吾并不恼,放下筷子将人一一认齐。
都是同班同学,交往算不上,但他都记得名字。
同学们看起来也并不难相处。
姜吾不排斥他们突然的热情,于他而言,这些都是纯粹的善意。
于兰在认人环节结束后指了指餐桌靠墙的那个男生,“周强还说你肯定不记得我们了。”
男生被她一指直接红了脸,一口汤差点喷到餐桌上。
“但是我说你一定记得。”于兰咯咯咯地笑了,“我们当了这么多年同学呢,我还是很了解你的。”
说着,她又探头过来打量姜吾的脸。
“怪事,你身上什么东西都没变,为什么以前从不觉得你是帅哥?”
一旁另一个女生打断她,低声说,“他还不帅呢,去年圣诞节还有人在操场跟他表白呢。”
“哎哟,忘记了。”于兰恍然大悟般拍了拍脑门。
这事情除了姜吾本人几乎全校都知道,很遗憾的就是,那晚姜吾请假提前回家了。表白的女生没等到姜吾,反而等来了教导主任。
那晚过后谁也没再提那件事。
于兰回想起来的时候,也小心翼翼看了眼姜吾。只见少年嘴角带笑,却并没有追问细节。
“我看到了你们写的信,谢谢你们。”姜吾谢得真诚。
要说他完全不在意网络上的评论是不可能的,但比起生活中的种种问题,那些负面评价只会短暂地刺痛一下。
他已经做好了迎接最差的开场的准备,却收到了最温暖的善意。
于他而言已经非常满足。
“真的很感谢你们。”
几个女生经他一提这事就红了脸,互相看了眼对方忙不迭将头低下,恨不得在地板上找个缝钻进去。
于兰却笑得大方,“姜吾你知道吗?我从来没听过你唱歌。”
“以前我们班办联欢晚会的时候你也从不参加,我一直以为你唱歌准难听了。”
“但是我看了你的那个节目,有人把你唱歌和跳舞的片段从那么长的视频里剪辑出来拼接在一起。我才发现你唱歌真的很好听。”
“不止是我哦,很多人听了都觉得很好听。”
“我听过就在想,如果这是你想做的事情,那就去做吧。”
“因为你本来就是认真做就一定可以做到的人。”
-
下午的思想政治考试结束后,姜吾提前交了试卷,在考室区域的人群多起来之前回到了教学楼。
德馨楼整个教学区都很安静,低楼层的高三年级在教室里自习。
姜吾带着填好的分科意向表推开了办公室的门。
办公室的布局和高一时一样,但是老师们重新规划了座位。现在办公室里,只有各班的班主任在。
姜吾的班主任是个女老师,叫李群英,教历史。平时着装是标准的A字裙和棉马甲,戴一副无框眼镜,不笑时总让人觉得严肃,但实际上人非常好。
之前因为姜彩枝生病急用钱交不上书本学杂费,李群英自掏腰包帮他垫上了。后来还主动帮姜吾申请助学金,只是在审核时因为出勤记录的问题被驳回。
她是一个好老师。
姜吾把意向表放在她桌上,“李老师。”
李群英正在批学生月考的试卷,回头看到姜吾一时愣了神,片刻才敢认人,“姜吾?”
“呀,我忘了,你今天回来考试的吧?怎么样最近,训练辛苦吗?”李群英放下笔,上下看着姜吾,笑容欣慰。
“还好还好,比上学期壮实不少,但还是太瘦,你们那个训练平时吃饭能吃饱吗?”
节目她也看,吃饭的镜头少,餐厅偶尔一闪而过,也只能看到绿油油的蔬菜。
“你现在正是长身体的年纪,可不能光吃蔬菜,要多吃肉才行。”
一连问了好几句,每一句都关心他过得好不好。
姜吾鼻头微酸,点头认真回答。
“不辛苦。”
“重了很多。”
“基地里有肉吃,饿不着。”
李群英看他样子乖乖的,心里也舒坦下来。“你也是去得急,我们这群老师知道的时候,还是你那个平头大哥来帮你办保留学籍的手续。”
她回想起高一期末的那段时间,一开始有陌生男人说要帮这孩子办手续,还问了在学校的表现和各科老师的评价,却没见着姜吾的人。当时急得不行,又联系不上人。
那个来帮忙的男人也是不孬,亮明身份好说歹说终于给各个老师劝下来,还还了她之前垫的学杂费。
李群英当然不是因为这点小事就选择相信方勇。还是后来从网络上看到了姜吾的照片,顺带确认了那个男人的身份才真的放下心来。
这孩子命苦,能遇上识才惜才的伯乐并不容易。
生活都烂成那样了,即便是作为他的班主任,也不强求他非得回学校来念书。
人生啊,怎么可能就一条出路。
“你曲老师当时急坏了,你知道的,她一直想帮你。”李群英拍了拍姜吾的肩膀。
曲老师就是之前给姜吾补课的数学老师,曲向南。
“她啊生完小孩以后一直都谨小慎微的,最近听说你要回来考试也老念叨你呢。大家都很想你。”
“你家里的事情我们也都听说了些,你的家事我们管不上,但是我还是想告诉你,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你要是需要帮助,告诉老师。欠谁的债不是债,咱们关系还亲近些呢。”
女老师声线很温柔,并不逼迫他一定要做出选择,这让姜吾很感动。
姜吾笑着点点头,把意向表推过去,“我今天来还为了这个。”
意向表上明明白白写下姜吾的选择,表格下方家长签名的位置还空着。
“我妈妈现在还昏迷着,没办法帮我签字,还请李老师帮帮我。”
李群英看着表愣了下,“你真要这么选?是准备明年参加艺考?”
她带过几届毕业生,年年班上都有个单独参加考试的艺体生,这并不奇怪。但是这其中选理科的学生少之又少。
然而姜吾却摇摇头,
“只参加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