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星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踏星小说 > 捡的弟弟要当我对象[穿越] > 第3章 变卖戒指

第3章 变卖戒指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黄金换白银,传闻真或假】

到家吃完饭收拾干净后,由于古代没什么娱乐活动,晚上很早就熄灯休息了。

许言从衣柜中翻出自己的背包,打开背包夹层,里面有一个红丝绒布袋。

就着烛光,她把布袋里的东西掏出来,是一个金手镯和一个金戒指。

这两个东西,一个是高三毕业那年自己用暑假工的工资买的,一个是自己毕业后攒钱买的。

爬山那天原本是怕不方便,就先收起来了,没想到今天真的能派上用场。

果然爸妈说得对,存钱不如买黄金。

她不知道这边金子的汇率是多少,不过看鞋铺老板那么高兴,应该也不会太低。

许言心里盘算自己这点小家当能值多少钱。

最值钱的单反在这里如同破烂,哎,真的是风水轮流转。

其实她原本还没想好做什么赚钱,但看到二娘买面粉的时候,突然灵光一现。

吃的!

自己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小吃拿来卖啊。

小时候跟着外婆身后摆摊卖小吃,边卖边吃,外婆给自己擦嘴,还说她卖出去一半,被自己吃掉一半。

想到外婆,许言又有点想家了,不知道大家都过得好不好,有没有发现她失踪了,她家里人一定会担心死的,该怎么办呢……

不行,不能那么悲观,她摇了摇头,试图清醒一点。

提起精神,说干就干!

有了想法之后,许言打算明天就去连云轩看看,起码有钱在手才能安心。

她做好规划之后,躺在床上,嘴里嘀咕着外婆做过的小吃,“糯米饭,凉粉,鸡蛋糕,糯米藕……”

糯米藕!

对了,这里不是盛产莲花吗,肯定会有许多藕的,不如先从需要材料最少的糯米藕开始尝试,而且本地人爱吃藕的肯定不少。

想到这里,许言就更加有信心了,放松后便迷迷糊糊就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许言蹲着往火灶里加柴火,抬头问灶头旁边的二娘,“咱们这哪里可以买藕啊?”

“藕嘛,县那头有大片荷塘,都是农户各自承包管理的,也有没人管的小荷塘。”二娘把锅里的粥舀起来。

“自己吃的话直接去集市买就行,很多人早上就在那卖,咱们这藕最便宜了。怎么了,你是不是想吃藕?”

许言将自己打算做小吃拿去卖的想法和二娘说了一下。

“你这丫头,还真闲不住,想做就做吧,家里什么都有。”二娘也觉得许言能找个合适的事干也不错,虽然自己会织布,但总不能要求许言和她一起织布。

许言欣喜道,“谢谢二娘,我打算先做糯米藕试试,到时候还要二娘再指点指点我。”

二娘好奇,“好,我还没吃过什么糯米藕呢,是你家乡的做法吗?”

许言回想起记忆里的味道,“嗯,算是吧,小时候外婆总做,糯米加上藕,甜甜的很好吃。”

二娘听完擦了擦手,从腰间拿下一个钱袋递给许言,“家里没有糯米和藕,你去买一些回来。”

许言急忙把钱袋推了回去,“不用不用,二娘,我自己有一些值钱的物件,可以自己负担的,你就让我自己来吧。”

两个人这样来回推拉,出现了在过年时候常看见的场景。

多次下来,二娘见许言执意不肯收,也就不坚持了,“那你有困难要和我说,知道吗?”

“好,谢谢我的好二娘。”许言缓了一口气,还好没有加重自己的负罪感。

饭后,许言便拿起小布包贴身放好,便准备去找连云轩,这次她只带了一枚金戒指。

虽然自己这些金子不多,但是她还不了解这个朝代金银这些贵重金属的稀有程度,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治安情况如何。

毕竟财不外露,小心点还是好的。

和二娘打过招呼,便按照昨天走过的那条路出发,出门前许言还找了块布绑在头上,毕竟她的短发一时半会还留不长。

当再次看见那个寺庙的时候,许言的目光又被吸引住。

哪天给婆婆送东西的时候进去看看吧,她太好奇了。

集市依旧热闹,走到昨日路过的卖包子的地方,许言和老板打听,“老板,你知道连云轩在哪吗?”

“连云轩啊,你沿着这条街直走,看见铁匠铺就右转直走就能看见。”老板边回答,手里给客人装包子的动作也没耽误。

“好嘞,谢谢老板。”许言道过谢,转身去找路。

走了不到一刻钟,便找到了地方。

门楣上悬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得应该是“连云轩”三个字,字体流畅而有力,虽说许言不太认得这里字的写法,只能大致猜意思,但字体的确不俗。

门口两旁柱子上的精细雕花,衬得店铺越发精致。

走进铺子里,映入眼帘的靠墙整齐摆放的一排排首饰盒,上面雕刻着繁复的花纹和图案,盒盖微微敞开,露出里面璀璨夺目的珠宝和玉器。

许言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令人放松的木质香味,与店内饰品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质朴而神秘的氛围。

她走到柜台边,询问,“掌柜的在吗?”

柜台后的门帘被掀开,走出来一位中年人,笑脸相迎,“这便来了,请问客官可是要置办首饰?”

“你家可收金饰?”许言不放心,再次确定了一下。

“那是自然,开门做生意,真金我们自然是要的。”掌柜回到。

“金价几何?”

“一两黄金可换八两白银,一两白银可换一贯铜币,即千文。”

那一两黄金就等于八千文钱,她觉得这个价格还是合理的,昨天和二娘卖东西,了解了这里的物价,比较下来铜钱的购买力也不算低。

许言拿出自己的布包,将金戒指放在柜台,“那你看看我这个戒指,能换多少钱?”

她手小指头细,买的是活口戒指,活口两端分别是花朵和叶子,相互包围,是个很新颖的款式。

掌柜拿起戒指,仔细看了看,又瞧了许言一眼,“姑娘,你这戒指工艺不俗,款式独特,色呈十赤①,纯度极高,不像是我们本地商户能做的。”

许言心里咯噔一下,千足金在古代的确少见,估计掌柜是怀疑自己的戒指来路不明,便说出提前准备好的解释,“我本是外乡人,家中遇事,只能独身一人来此投奔亲戚,这个戒指是我娘留给我的嫁妆,若不是遇到困难,我是绝对不会拿出来变卖的。”

她说完,还擦了擦眼睛里泛起的微微泪水,希望掌柜能相信自己。

“原来如此,那姑娘确实要变卖,得需要验货,无误即可。”掌柜看着面前低头抹泪的许言,怕触及伤心之事,也没有继续深问。

“谢谢掌柜体谅,那劳烦你验货吧。”她松了口气,终于是糊弄过去了。

“那我先去后面找工人验货,姑娘稍等片刻。”掌柜说完转身离去。

许言其实心里有点紧张,按道理说,贵重物品不能离开视线,以防掉包或者对方不认账,但是她没办法让掌柜允许自己进里面盯着验证吧?

虽然自己这个款式起码在这里,应该是独一无二的,不会出现掉包这种情况。

但要是他不认账,一口咬定许言没拿东西来卖的话,那她真的是喊破天都没办法,毕竟这里也没有监控。

她只能赌一把了。

在等待的过程中,许言才注意到柜台边贴着一张和这家店氛围并不相配的告示,她只看懂了‘寻子’两个字。

孩子丢了吗?

许言还在研究告示内容的时候,掌柜走了出来。

“姑娘,这枚戒指重两钱,如换成白银则有一两六钱,如换成铜币则有一贯余六百文。”

许言觉得自己得还价,不能轻易就被牵着鼻子走,“掌柜,你刚刚说了,我这个戒指纯度和款式都难得一见,我现在也是遇到了困难,你看看能不能稍微再加点价,我敢保证,整个莲花县,乃至其他地方,都不找到一样工艺和纯度的戒指了。”

“而且我打听过了,大家都说连云轩出价最高,做生意最为仁义。”

再吹嘘一波,她坚信没人不爱被恭维。

掌柜许是也少见她这样年龄不大,嘴皮子还利落的小姑娘了,随即答应,“你这姑娘倒是口齿伶俐,那我再给你加二百文。”

早知道再多夸几句了,没准还能再加点,许言心里有点懊悔。

“多谢掌柜体谅大度,是否可以给我换成一两白银加八百文钱?”她不想身上放大量钱,重且不安全。

“当然可以。”掌柜转身拿出来两张收据,提笔写下内容后,让许言过目。

许言只看懂了钱数没错,就在两张收据中间按了手印,盖了个骑缝章。

收据一式两份,许言拿一份,另加一袋子钱。

看着掌柜将收据和戒指收好,她问,“这个戒指会被融掉吗?”

“如你所言,这枚戒指款式和纯度都极为难得,我们应该会在店内出售。”掌柜觉得这是个难得一见的好物件,化了可惜。

“嗯,希望它能找到新的有缘人吧。哦对了,掌柜,这个告示是做什么的?你孩子走失了吗?”好奇心驱使她提出疑问。

“这个是我们东家的孩子,走丢好些日子了,说是出门祈福的时候自己贪玩走丢了,其实啊,大家都知道,肯定是东家的小老婆给故意弄丢的,孩子也是命苦啊。”掌柜看着人敦厚,没想到聊起闲话来,立马就来精神了。

许言的八卦之魂熊熊燃起。

她把头凑过去,“你细说,没准我能看见那孩子呢。”

掌柜摆摆手,“诶呀,怎么可能看见,都三四年了。”

这种瓜怎么能放过啊。

她不死心地继续问,“但总归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啊,你就给我说说吧。”

掌柜拗不过许言,见店里也暂时没其他客人,便给她说起了几年前的故事。

连家是莲花县的首富,传承几代人的连云轩也算是百年老铺。

连家这代家主连清为人正直,做生意也是踏实本分,在及冠之年娶了一位举人的女儿,其知书达理,温柔聪慧,两个人是一对人人称赞的夫妻。

奈何事情皆有遗憾,夫妻二人近十载未有子嗣,什么偏方秘药都不起作用。

在连家长辈的要求和物色下,连清又娶了一门妾室。

开始的一年,三人相处尚算是和睦,谁知第二年,妻妾两人竟然先后有了身孕。

大家都说这妾室命里带喜,旺夫旺家宅,因此在府里的地位和正房几乎平起平坐。

人一旦得势,就容易心高气傲,自命不凡,连家妾室一样如此。

自怀孕后,明里暗里针对正房,奈何没留下把柄,谁也拿她没办法,连清听闻府中闲言碎语,只能多次嘱咐她收敛一些。

两人皆有孕,正房越发虚弱胎儿不稳,需要每日卧床静养,妾室倒是越发圆润胎儿稳健,府里的下人背后嚼舌根说是妾室给正房下药了,但这点却无从证实。

没过多久,正房和妾室先后各诞下一名男婴,但正房的孩子并不足月。

连清喜得两位麟儿,为长子取名连宛之,次子取名连景安,还特意摆席三日与众人同庆。

正房生产之后身体一直虚弱,于是养育之事便交给了奶妈。

长子不知是否因为不足月的关系,看起来总是痴痴傻傻,外人与他说话皆无反应。

大家都觉得次子更为优秀,以后肯定能当家主,这不免让妾室的气焰更大了几分。

直到两个孩子年近七岁,妾室说带他们去祈福,为了长子求健康,没想到去时是三个人,回来就只有两个人。

连宛之不见了。

全家四处寻找,却毫无消息。

正房由于失子之痛,郁结于心,良药不医,不久后便撒手人寰。

接连失子丧妻,连清也是心力交瘁,他一直未放弃寻找孩子,但时过三年,至今一无所获。

掌柜说完,还叹了口气,仿佛是在心疼他们东家。

许言感觉自己像是听了个话本故事。

怎么古代也有这样的事啊?大家关着门安安静静过日子就行了呗,怎么还对孩子下手?这孩子和他父母多可怜啊。

不过也不知道这个事情从掌柜的嘴里说出来真实性有几分,应该有添油加醋的成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