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护国公府。
自从老国公爷聂光炤和其嫡长子聂延相继过世后,昔日时常前来上门拜访探望的掮客少之又少。
曾经在盛京城里风光无限的国公府如今门庭冷清,整座宅院的氛围比万佛寺的大殿还要沉寂。
北院客房外的长廊,管家刘叔将人领了进门。
这不是张楹第一次来这个地方,她看见聂桓身后的侍女先是一惊,之后便怯怯地垂下眼帘,不敢再表露出一丝情绪。
“你很聪明,用装病和寻死这种不入流的伎俩就能换取她的同情。”坐在主位的聂桓头也不抬地往棋盘上落下一枚白子。
他独自坐于一侧,对面的位置空无一人。他的视线仍在紫檀木所制的棋盘上,若无其事地手执黑白二子,自己同自己对弈。
禾穗为他上茶,他抬眸看了张楹一眼,“怎么不说话?还是说,你又想帮她了?”
“公子,”张楹朝他跪了下来,哀求道:“我养母现今到底身在何处,求求您告诉我吧,之前您让我做的我都做了。”
“是啊,我让你做的你都做了,我没让你做的......”聂桓把玩着手上的棋子,“你似乎也做了不少。”
张楹知道聂桓的言外之意,他指的是当初她出现在公堂上为张蝉送证物,又出堂作证一事。
“盛京的气候没有江南好,你养母在苏州会比回到这里更适合。”
“公子,您大发慈悲放过我吧,我真的不想再做这些事。我不会将过去的事告诉其他人,只要您愿意放过我,之后我和养母离开盛京,就再也不会出现在大周境内。”张楹带着哭腔。
聂桓轻蔑地端详着她的脸。
他所在的院子是从前国公夫人用来接待普通外客的一处偏僻小院,常年透不进阳光,因此房中的光线昏暗。今日仅仅燃了一盏蜡烛放在棋盘的边上,整个屋子就像被包裹在沉闷冰冷的深渊里。
他摩挲着一枚黑子,缓缓起身,居高临下地望着跪在地上的人。
张楹仰头望着他,忽然眉心一凉,他戴有玉戒的手指指节沿着眉心徐徐划过她的鼻骨。
“多漂亮的一张脸。”他冷冷地说着,一手扳过她的下颚。他的眼神冷如霜雪,探不到一丝隐晦的情欲,话间又似乎带着玩笑的意味,“如果我杀掉她,让你名正言顺地替代她做张家小姐,你敢不敢?”
张楹被他的话吓得动也不敢动,她的双眸充血,眼眶里时不时掉出几滴泪。
聂桓看着她的反应,他松开手,嗤笑一声,“这就怕了?你也不是第一次做这种昧良心的事,竟也会怕?莫非是跟她一起在侯府里住了几天,还生出了姐妹情?”
张楹低下头,她一走进这个地方,从脖颈开始就仿佛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扼住,如何挣扎都挣脱不开。
“何必呢,你有良心吗?”聂桓嘲讽着她,“从一开始我就警告过你不要多事,等张蝉因拂光引死了,你就能安安稳稳做你的侯府千金。”
张楹一僵,低声说:“我从未贪慕权势富贵,我当初只是想让养母得到买药钱才动了心思,并不想她死。”
“是吗?你说你这人,想当好人也当不彻底,去做坏人也犹犹豫豫,到头来你什么也得不到。”聂桓转动着食指的玉戒,“这样吧,再为我做最后一件事,我就还你和你养母自由,如何?”
张楹听后全身发颤。
最后,她迟缓地抬眸看向聂桓,只冲着他麻木地点点头。
聂桓钳住她的手,将自己食指的玉戒摘下,套进了她的拇指里,道:“这一次,你可别再让我失望。”
*
次日清晨张蝉奉旨进宫。
起初她跟着安英的步伐进殿,就见到天兴帝的龙塌边跪满一地的御医,她的脸上一丝表情也没有,就连嘴角都是松弛地朝下。
直到那人的身影撞进眼帘,刹那间,张蝉的双眸犹如被点亮的明灯,蓦地焕发神采。她看了段明徽一眼,虽是微抿着唇,唇角却还是悄悄地上挑了一个不起眼的小弧度。
张蝉向皇帝行了大礼,她跪在御榻前,手指轻放在天兴帝的腕上。
内殿里,连带着四周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一般。
所有的人目光全放在跪于前方的张蝉身上,他们屏气敛息,此处安静得依稀只能听见天兴帝一人的喘息声。
“如何?”暗哑的声音从明黄床帐内传来。
“容皇上配合臣女伸另一只手出来。”张蝉平静道。
此时安英的心早已经提到嗓子眼,他回想起张蝉于前一晚在此同天兴帝的答话,后背就不自觉地出汗。
在领着张蝉进太和殿之前,安英一路上不停地交代张蝉,警告她初次给圣上问诊必须要谨言慎行,言语上不能出一丝纰漏。
也许他是真的担心这位小郡主又没听进去,来回共交代五六遍,直到张蝉露出不耐烦的表情才肯罢休。
安英不禁用余光瞟了眼站在对面的段明徽,他倒是淡定得很。
这时张蝉已经诊完脉,她起身朝后退了两步,跪于众位御医身前不远的位置。
天兴帝起身,安英立即伺候其更衣,“这会子你可以说了吧,朕究竟得的是什么病?”
“禀皇上,因为事关皇上龙体,臣女只能对皇上一人说。”她的目光转向了天兴帝,又斜向身后的一众御医。
“你们都下去。”天兴帝道。
安英领着御医下去,段明徽隐隐蹙眉,张蝉没有回应他的目光。
她低头垂眸,若有所思地看着自己身前的冰凉地砖。等她再抬头时,内殿走得干干净净,只剩御榻前的明黄身影。
“你的顾虑朕都为你处理了,现在可以说了,”他似乎叹息了一声。
“陛下得的是心症。”张蝉道。
“心症?”
“心有何患,症结就在何处。”此时张蝉的手隐隐扣在袖中,她低声说:“皇上症结的所在之处就在心脏上。臣女发现您的脉象时急时缓,时有终止,又止无定数,有脏气衰微,运行不畅的症状。”
天兴帝闻言微微一怔,半晌后又莫名笑了起来,“好,好啊,好个心症。”
又听他道:“张蝉,你一针见血,确实比朕养在皇宫里的那些御医要高明。那依你之见,朕的心症该如何医治?”
张蝉顿了顿,道:“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祛病如抽丝,臣女观您脉象发现此症并非是新病乃是宿疾,若想痊愈,恐需用药多日才能好转。”
“只是好转,而非痊愈?”天兴帝审视着她,语气中稍带威严。
“臣女不敢欺瞒皇上,若之后您的龙体都由臣女主治,臣女才能按症施药。只是这用药需要时间,也需要一段疗程才能见效,所以臣女不敢妄下断言,担保定能痊愈。”她低下头。
天兴帝眸色微变,“若朕不仅要你做到让心症痊愈,还要保龙体万安呢?”
听到此处,她眉心一动,想着他多年来的症结所在之处,不就在这句话上。
他并非是想要龙体万安,而是还不死心地寻求长生之术。
“皇上的心症若能得治,待宿疾一除,将来龙体万安,定能福寿延年。臣女会尽力为皇上除去顽疾,保皇上龙体康健。”她压下肩膀,将脑袋重重嗑向地面。
张蝉从太和殿里出来时,刚至辰时。
天际边洒下的稀薄金光洒在站在殿外的段明徽身上,柔和细腻的光晕似乎让他那凌厉的双眉眼骤然减掉三份锐气。
御医已经各自离去,天兴帝传唤安英进殿,殿外的廊下只剩二人。
张蝉脸上浮现薄怒,她走上前,问:“你是不是一直有事瞒我?”
段明徽大概能猜出她的意思。
只是面对她的质问,他尚做不到面不改色,薄唇微张,却什么也说不出口,只好心虚地避开她的目光。
“你跟我走。”她真的生气,直接握住他的手腕往另一处去。
“上哪去?”他问。
“别问,走就是了。”她别过眼,脚下步伐越来越来快。
段明徽看着这条路的方向,恍然明白她想将他带到何处。
毓庆宫的周围早在他那年离开皇宫后,就撤去所有的宫人和守卫。
经年未有修葺的宫苑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变得颓唐,庭院内已经杂草遍布,当初坐在玉石台阶下的两个孩童,此时正面对面地站在这个昔日初识的地方。
张蝉没有开口,只是拉过他的两只手。她神情凝重,正欲挽起段明徽的袖口。
“别乱摸。”他挣扎着想将手收了回去。
“老实点,别乱动。”她将手拉了回来,冷声道。
她指尖用力,攥紧他的手。段明徽轻叹一声,只能顺从她的动作。
在他被发现前,心里忽有一种之前从未出现过的坦然,只是这种坦然又伴随着长期以来一直对她隐瞒的愧疚。
张蝉利落翻起他的衣袖,为了证实自己方才的猜想,她将手指搭在段明徽的腕上。
果然,她预料的没错。
“你骗我。”她放下手,哽着声说:“人可以说谎隐瞒事实,可是人的脉象和人体出现的症状无法隐瞒真相,皇上他.....”
她倒抽了一口气,只觉脊背发寒,“皇上今日的脉象和去年你在平州因玉蚕蛊发作晕倒时的脉象几乎是一样的。明徽,你究竟瞒了我多少事?”
她渐渐变得平静,想起在平州时从卢平峰的口中得知玉蚕蛊的事,后来贺兰群想让她主动离开,便故意将她第一次喝药恰好能复明的原因告诉她。她才明白原来自己每次用药,段明徽都会用自己的血做为药引。
张蝉没开口,目光久久停滞在他的手腕上。
他腕间的刀伤大大小小,纵横交错,当初利落割下的每一刀此刻都仿佛落在她的心上。
“为什么?”她苦笑一下,“你对我说过的玉蚕蛊,原来不是一只而是两只,对不对?我离开平州前给你的那瓶药根本起不来作用,是不是?”
她现在才明白,那两只玉蚕蛊,各分为子母。他体内的是子虫,天兴帝体内的那只则是母虫。
两只蛊虫分别被下在他们两父子的心脏上。
母虫依靠子虫而生,子虫则依靠宿主病发嗜血而存活。
卢平峰曾说身患过玉蚕蛊的人最终会神智失常,暴戾嗜血。她给天兴帝诊脉时才明白只有段明徽越痛苦,当心智接近疯魔,寄宿在他身上的子虫就能借此发作得越厉害。也只有这样,天兴帝体内的母虫才能存活下来。
蛊毒几乎无药可解,这或许就是那位道貌岸然的父亲会突然想明白,让他这位从前一直冷眼相待的儿子回宫的原因。
他体内的子虫,还有他的血,是他父亲长期渴望的。
“蝉儿,”段明徽放下袖子,看着她发红的眼尾,沉声说:“你不应该进宫。”
“如果我不进宫,将来你是不是要我眼睁睁地看着你因他而死?”她胸膛犹如被巨石压住透不过气,鼻息沉重:“段明徽,你对自己太残忍,对我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