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星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踏星小说 > 月落之第二部 > 第5章 籌整裝備

第5章 籌整裝備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對艾爾已沒有初見時的敵意和對立,但那是建立在同行襯托上,當初以團裡的同僚魔法師為基準,對艾爾玩弄人命的做法感到憤怒。

後來深入了解後才發現,比起其他魔導師來,那男人已經算有節操的了。

且不說那些臭名昭彰的邪惡法師,即使道貌岸然的大魔導師克羅德,背地裡也沒少幹髒事、下黑手。

曾被笑著問過探險隊行李和王都住處有沒有什麼重要物品需要派人取回的,他可以讓手下的人去處理。

言下之意就是,你要是有什麼東西藏得不夠隱密,又不適合落入別人手裡,我可以讓人幫忙弄出來。只不過拿來的時候被研究參考一下,那也是該有的運費。

細想一番後,還真沒什麼是非從住處和行李中拿回來的,自己有將重要物品貼身帶著的習慣,所以留下的東西中較重要的就是自己的筆記書稿、製作的各種藥物和一些浮財而已。

照王都傳來的消息,財物應該會讓安迪那小子繼承,而藥品也只要重做就好。

勉強要說的話,就是曾被託付要幫冰劍找個俠義之士為主的約定,眼前是註定無法完成了,這事找對方來做穆還真不放心。

那些筆記書稿都是用東方文字寫的,以克羅德大魔導師的做法,應該會將內容拆分,找包括韓猛在內的不同人來翻譯。

不曉得這樣大費周章之後,得到的卻是食譜、旅遊指南和家庭常備藥方,那個老法師會作出什麼反應?

從休養了十幾天的秘密據點被送出來後,因為東方人的顯眼外表,穆沒有直接到附近的城市,而是在離城市還有段距離的地方下車。

即使目前建立起某些合作關係,也不代表對方就完全值得信任,多留幾手底牌是必須的。

其實連以前在傭兵團和騎士團的同事和部屬們穆也認為不能太信任,從能迅速掌握自己身邊狀況來判斷,周遭應該有被那男人吸納進外圍組織者,更不要說接下來這段時間,他還可以拉攏吸收團員。

養傷時讓人採購的藥物、材料故意把配方在分量和批次上做手腳,煉製過程也使了些障眼法和假動作,因為他不確定身邊是否隱藏著監視用的魔法道具。

多出來的材料也沒留下,而是用來製作各種旅行時用得上的藥品,當中也包含了化妝染色藥膏。

以前在王都時就假扮過南方異民族去當冒險者,這件事除了多尼爾以外,那男人也知道,所以想藉此隱瞞行蹤並不可靠。

但故技重施也是為了加深定見,事實上只要肯花功夫,還有製作化妝面具加深輪廓和淡化膚色的手段。

瞳孔顏色那真的是沒辦法,過去東方也有不少易容高手被拆穿都是因為眼睛漏洩破綻,至少自己沒聽過有誰掌握能任意改變瞳孔而不損傷眼睛的方法。

使用可更換的義眼倒是勉強算得上,以前在北方戰場就得到過一個類似魔法道具,因為其危險性大,所以一直如魔狼晶石般隨身帶著。

不過除非本來就瞎了眼,估計只有瘋子願意挖出完好的眼睛裝上這種道具。

.

.

.

接下來要前往的城市是瑞門坎城,據說地名源自河流聚集之意,三條河流在這此交匯,吃水六呎以下的中型船隻可以從沙夫亞河航行到這,再往上游的三岔河道就只能航行吃水三呎以下的小型船。

在春夏水位高漲時,最遠可以航行到上游近百哩,所以此地成了本郡治理與商業活動的中心,更遠處的帕威魯木材也會扎成木筏順流而下到此出售,所以也是南方木材加工與集散中心之一。

穆打算在這裡籌措長途旅行用的裝備物品,之所以不讓海蓮娜為他準備是擔心行李中有標定位置或監視竊聽的裝置。

雖然他曾和魔導士們交流學到一些辨識魔法物品的方法,但在魔法造詣高絕的那人面前仍不夠看。

如果行李裝備都由自己準備,就算透過測試確認收下的徽章有跟監作用,也可以在關鍵時刻用來誤導追蹤者。

與一般平地城市習慣在四方設置城門不同,這座城市因為河流交匯的緣故,水門和河港、貨場等設置,所以城門設在偏斜對角處。

為了方便城市管理,除了本國貴族官吏以外,外地人進城都要繳入城費,有經常入城做買賣、運貨用的月費,和只限出入一次的單回費。

打算辦完事就走的穆只交了單回費,拿到一塊證明牌,入城費只有五索尼,但是還要簽證押金二十索尼,出城交還證明時才會歸還,最多滯留五天,逾期前要出城或續費換證,違反的話還要追加罰金。

雖然這麼規定,但各地守門衛兵通常會以保管費為名扣剋些押金,差別只是比例高低。

不過老兵都會嚴格告誡菜鳥絕對不可全貪墨掉,否則有人因此偷出城不交還憑證,上頭每周更換證明並查核有無非法滯留時就會發現問題,那時就有人要被送去長期站城牆瞭望警戒的苦差。

月費則相對便宜,只要十索尼,也不用押金,只須要有市民做保證人。

雖然沒有押金,門衛的盤剝還是存在的,不說運酒肉蔬果等食物,就算是運其他東西故意在檢查時造成髒污、損壞一樣讓貨主、物主困擾,所以都會月初換證時額外送些禮物。

能例外的,就只有每日運送水肥和垃圾的貨車。

.

.

.

以前在外變裝行動有兩個身分,東方出身的武術家格林和南方混血的冒險者薩爾。

當時在北方利用職權給格林安排了身分證明,而在王都擔心被注意到,所以薩爾沒有安排而專從事灰色工作。

因此新變裝用格林的身分證明,卻採用混血黑豹的設定,只是從莽原沙漠部族混血,改成沙漠與帕威魯混血。

以油膏改變成淺褐膚色,用頭巾包住頭髮,為了減少麻煩而掛上大劍士之證。

雖然他的證明是帕威魯發放的,但兩國因為盟約有互相承認彼此認證資格的協議,所以在普羅西亞一樣可以使用。

其實要鎮住別人用劍師證就足夠,但此時也沒得選擇,至於進城後,雖然很多混混根本認不出大劍士之證,但光是攜帶長劍的特權就足夠讓人知道不好惹。

從東北門進城很順利,門衛向來不太願意得罪有高階認證者,通常這種角色不是大人物,就是在為大人物效力

一進來就能看見不遠處的北水門,城中的河道也直接被依方位命名,北河兩岸除了碼頭、船廠就是各種貨棧、倉庫、或工廠、工寮之類的地方,想找住宿地點得往南邊走。

城中心是公署機構與各類公會所在,居住區從環境最差的西平民區延伸到郡守府所在的東南富豪區。

剩下三條南、東、西水道兩岸則對應精品商店、批發交易和平民攤商三個層級的商業區。

復出的冒險者決定先到公會去看看,那邊的公告和委託是免費又快速地掌握當地情況的重要參考。

貼在顯眼紅色告示欄中的是密密麻麻的通緝令,幾張特別大的都是流匪團夥,因為地形因素這一帶少見利用森林、山地、水泊掩護的山賊、水匪,但是去年的戰爭卻製造出不少流匪。

因為各種理由逃離軍隊的傢伙們許多是帶著軍械的,暫時回不了家的他們就用手上的生財工具謀出路。

進城時沒有高階證明的陌生外地男性都要查核左上臂,就是在檢視有沒有軍隊的士兵刺青,以防止逃兵流匪混進城來。

藍色告示欄是委託任務或招收人員,短期或單趟的護衛工作、搜尋或調查人物、冒險小隊徵求隊員、富豪徵求護衛或武技指導等各種需求。

黃色告示欄是收購請求,最前面兩大張分別是公會收購物品項目及價格和稀有物品收購清單,其他都是形形色色的收購和徵求,魔法裝備、罕見材料、珍本書籍、特殊藥劑都是熱門項目。

綠色告示欄是情報分享,前面都是公開重大消息和情報,後面則是情報的求購和販售,情報購買和其他物品不同,必須等到確認期限後才能拿到酬勞,要是有複數提供者,則以先後順序和內容詳實程度分配酬勞。

許多城市的公會公告欄各種消息混雜,本城能做到這樣分門別類,足見規模和經營能力的優秀。

用在北方登記的冒險者之證掛名登記,雖然外來者只能接不限制信用等級的工作和指名工作,而且離開前要註銷,但可以讓自己更像一個旅行冒險者。

公會的事情完了就該解決住宿問題,漂亮的公會女職員推薦了高到中等檔次的幾家旅店,低檔旅店的安全性對獨行旅客來說不是好選擇。

比較過後,他選了南區靠城中心一家名為『馬車與豎琴』的旅館前往,這家旅館雖然不是最豪華但歷史最悠久,幾次翻修改建,已經是一棟有三層建築和兩層地下室的大型建築。

「請問是要貴賓房、上等房還是一般房,要單人房、双人房、双單人房或四人房,靠窗還是不靠窗。」美女櫃台問道。

以前在帕威魯和北方住過的旅店沒這些名目,他特地詢問了一下,才知道靠窗的房間要加錢是因為有慶典的城市在活動期間會有不少遊客入住,有窗口陽台觀看的房間會變得特別搶手,那時最少也是同級房間的兩倍,而平時淡季就只加一成的費用作為區別。

想多看看這座城市景色的穆選了能看見南河水道的一般單人房,房間不大,除了一張單人床外,還有一張桌子、一個櫃子、兩把椅子,桌上還有一個陶製水壺和兩個杯子,牆上有兩個掛東西的鉤子,角落則放著馬桶。

等客人對房間表示沒問題後,「上午會有一次清掃時間,樓下有供水處免費提供煮過的乾淨井水,出門時請將鑰匙交給櫃台保管,回來時再憑房牌領取,若有貴重物品不便外出攜帶也可以寄放櫃台。」領路女侍說完便退出房間。

其實自己也沒甚麼行李,將斗篷掛好後便鎖上門準備出去辦事,因為想看看這家旅館的餐飲水準,他除了支付四天的房費外還加上第一天的餐費。

大陸東部各國因為環境和出產,飲食習慣有很大出入,除了雞是各地普遍的肉食以外,帕威魯人以牛、綿羊為主,斯堪地人以斑鹿、毛牛、雪兔為主,西哈克人則是山羊和毛駝。

普羅西亞人則以豬、鴨、鵝為主,但牛、羊、鹿、駝等肉畜也不罕見,半島和沿海常吃海鮮,兩大河也盛產河鮮,加上海上貿易取得的香料。優越條件使廚師們能不斷研發新菜色,讓他們自詡是大陸上飲食文化最發達的國家,普羅西亞菜大陸第一。

甚至普羅西亞菜自身都被分為北部、中部、南部和半島四個菜系,每個菜系又分幾個地方代表,瑞門坎就是其中之一,受鄰近帕威魯風格影響和善用本地產香草是其特色。

住宿客和外客的用餐區被刻意用矮牆隔開,以避免送餐用餐的干擾。

午餐讓人有些失望,住宿客的供餐是固定菜色,僅主菜有烤雞胸、煎豬排兩種選擇,也凸顯不出當地特色,普羅西亞人通常宰殺家畜不先放血的做法讓肉容易產生腥味,只有蔬菜冷湯還算清爽,挽回一些評價。

穆曾經疑惑為何號稱美食大國的普羅西亞和畜牧王國的帕威魯宰殺畜牲都不放血,明明斯堪地人和西哈克人都會這麼做,甚至用收集來的血液製作血布丁和血香腸,就連白沙之民聽說都只吃放過血的肉。

不同的來源告訴他不同的答案,一位學者說因為被宰殺的牲畜死前的恐懼、怨恨會在肉中殘留惡性物質使肉變硬變差,所以為了健康著想要迅速殺死動物再肢解。

另一位學者卻說這是因為斯堪地人和西哈克人食物不豐足,放血過的肉較不容易腐壞,可以省著吃更久,而血液、內臟也必須利用起來,所以這兩國平民會吃動物的胃和大腸,但普羅西亞人和帕威魯人認為污穢是不吃的。

相反地普羅西亞人喜歡鮮嫩多汁的口感,所以偏好沒有放血的鮮肉,只有準備拿去做肉乾、香腸的下品牲畜才會放血。

王都認識的肉商和廚師大部分都認同第二種說法才是正確的,而東方人說用擊打也可以讓肉變軟的做法對方並不認同,說這樣會破壞肉的質地,讓肉汁(血水)在烹調時流失掉。

雖然能理解各地飲食文化的差異,但東方人到現在都還不太習慣吃帶血水的半熟肉排。

.

.

.

來這座城市的採購計畫包括背包和皮具、旅杖和木柄、各種金屬配件,繩索鉤釘、備用衣物等旅行野營所需。

從冒險者公會推薦的皮具店開始,穆提出訂製背包和皮裝具,重點要求堅韌耐磨。

「預算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