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乔的那一个扣篮在网上火了,全平台播放量破了五百万,除了少部分说他还要再练练的,评论区里是一片赞誉。马上有很多媒体联系他,要采访他,有联系师大附中的,也有直接给他打电话的。郑乔统统拒绝了。网上的视频,他也一个都没去看。总有以前在七班的兄弟刷到就转发给他,他也从不打开。
他知道,不管是哪一个平台的评论区,都是潘多拉的魔盒。只要一打开,里面就会滋生出无边的恶意。他只想这个视频的热度慢慢降下来就好了。
当时扣篮的时候,恰好被一个围观的学生拍了下来。因为拍摄的角度、清晰度和完整性都很好,这个学生也就萌生了发到自己视频号上的想法。前面一个星期,这个视频原本只有几千播放量,基本都是师大附中的学生互相转发观看,尤其是那些郑乔的“粉丝”们。但后来,忽然发生了一个转折。那段时间恰好有一个职业球员在比赛时扣篮失败,一时沦为笑柄,于是就有博主把这两个视频剪辑在一起,起了个视频标题叫《年入千万的职业球员扣篮VS普通高中生扣篮》。标题起得够吸引人,播放量蹭蹭地涨。再加上那位职业球员最近有些争议,正是被全网群嘲的阶段,流量很大,竟一下子顺带把郑乔“捧红了”。于是更多郑乔打球的片段都流了出来,有些博主还专门做了精彩集锦。还有退役的篮球运动员自己录视频,向郑乔祝贺的,还嘱咐他不要放弃,要继续好好练球。也有一些大学的官方号喊话郑乔报考的。总之,一时网络上热闹得很。
郑乔却没有任何感觉。他知道,自己是师大附中的最强,但在全国高中生中,他连第一梯队都进不去。最强的那一批高中生,都是跟着教练接受系统训练的,参加了大量的市赛、省赛,甚至是国赛。而他,只不过是在校篮球赛打打球罢了。再说扣篮,去任何一个体校,都能找到能扣篮的。扣篮的门槛,没有观众想得那么高。
但潘多拉的魔盒还是被打开了。各种自称郑乔小学同学、初中同学和邻居的评论出现了,编造了大量的谣言,都说得言之凿凿似的,骗到了不少人。但也有一些似乎是真同学,曝光了郑乔父母车祸去世的事情。
“哎!老郑,宋卫平转发你打球视频了!”有一天,梁允举着手机喊。很多人喊郑乔做“乔爷”,但调查小分队的众人不习惯这样叫,既然已经叫老了,就干脆喊作“老郑”。
舒保加问:“宋卫平是谁?”“央视一个元老级别的的篮球解说员。”梁允解释道。
宋卫平的微博转发了郑乔扣篮的视频,配文是:中国永远不缺热爱篮球的年轻人!
郑乔听了,只是“嗯”一声。最近转发他视频的大V还不少,他都淡然处之。
不过,宋卫平在篮球界影响力不小,进一步增加了这个视频的播放量。而郑乔一直以来的不回应,也成为了某些人攻击他的理由。
在宋卫平转发视频后的第三天,网络上针对郑乔的评论风向发生了180度的转变。
“不算什么。中国最厉害的青年人才都在各俱乐部青训队里。”
“没有投射,肯定不是全国这一档的。虽然突破、上篮、终结能力、视野,都还行。”
“在高中打打还行,要想走职业道路还需要点绝活。”
“太独了。我要有这个持球时间,我也能打出这个数据。”
“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真以为自己是最强高中生?”
“真这么厉害,怎么不去打世界中学生男篮比赛啊?”
“还跟职业的比,笑死人了。真要放在一起,绝对被碾压。”
“现在高中生可以烫头发了吗?”
“连宋卫平都不回复,好大的架子哦。”
“就这也能吹?笑死我了。”
“没爹妈的玩意儿。”
……
舒保加看到了,气得哭了,一晚上没睡着。她性之本善,尤其看不得被人问候父母的事情。她截图发给秦伽陆,秦伽陆回了一句:唉。舌虽无骨,伤人至深。
尽管郑乔从不主动去看跟这件事相关的东西,但有些评论总是难免会被他看到。有不少好事者会专门把一些过分的评论截图下来发给郑乔。好在他的情绪够稳定。依然每天按部就班地学习、练球,不让这件事影响到他分毫。即使那场意外是他心中永远的痛,他也不会让任何人用这件事去攻击他,他早已经自我攻击了一万次了。
他把手机关了机,扔进柜子里,从此清净了。已经跟叔叔婶婶说好,如果要找他,联系顾煊就好。
但调查小分队很担心他。他们自发地轮流去陪伴郑乔。吃早餐时,屁股后面跟着毛宇文和梁允;吃午餐时,换成了夏杨和吴淼;下课后练球时,其他人就在场边,舒保加还一边背着书;下了晚自习,他们又来了,又跟着郑乔去球场,他练球,其他人聊天;舒保加带着耳机听英语,看到沈希羽跑步经过时,就笑着招招手打个招呼。
郑乔和吴淼练得累了,坐在篮下,舒保加就屁颠屁颠过去问:“对了,你有没有发现,希羽最近又是一个人跑步了?”
这个时候的夏杨和秦伽陆,是不关心郑乔和其他的。因为调查小分队在一块玩的时候,夏杨和秦伽陆两个“面瘫”学霸就会凑在一起聊他们之间的话题。从《三体》的黑暗森林法则,到《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的人设;从卡夫卡风格的转变,到安·兰德世界观的构建;从资本主义的扩张本性到如今全球盛行的消费主义……众人终于发现,原来夏杨和秦伽陆不是天生话少的……
中伤郑乔的人多了,他在网络上就更火了。要来采访他的媒体就更多了起来。甚至有一个不过几千粉丝的、在内蒙古做卖房中介的自媒体,也不知怎么找到了他的邮箱,给他发了邮件,说要采访他。看得他着实是哭笑不得。后来他连邮箱都不去看了。他不接受采访,就又有做心理知识科普的博主做了一个选题——《郑乔在逃避什么?》。从他的家庭和学校开始分析,胡说八道了二十分钟,竟然也有十几万播放量。
舒保加看了,惊愕地问秦伽陆:“这些人是不是疯了?”
但好在,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是有壁的。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恶意,不知道是哪些躲在暗处的臭虫所散发,在阳光下都被隐藏起来了。起码他在师大附中,还没有听到什么谩骂的声音。在十五班的第三场比赛,依然有大批学生去为他加油。但是,也有不少学生,举着手机全程直播比赛。舒保加很想把这些吃人血馒头的人的手机都打掉。这场比赛郑乔打得很克制,大部分出手机会都让给了队友,也没有了扣篮和高难度的篮下动作。评论区又是一片嘲笑声。其他场上的球员也遭到了评论区的嘲笑和攻击,郑乔只好决定,个人退出下一轮比赛。
舒保加又气到了。反倒是郑乔去安慰共情能力过强的舒保加:“没事的,任何网络热点都超不过一个月,很快就没人讨论这件事了。”
舒保加说:“你上次说的是一个星期。”
“真的没有什么办法让他们闭嘴吗?”舒保加问。
秦伽陆看了一圈众人,说:“其实是有的。就看老郑你愿不愿意配合了。”
郑乔说:“你说说看。”
“其实,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需要危机公关的情境。目前最大的争议点就在于你一直保持沉默,我就把这叫做‘真相的真空’吧,这就导致了谣言的产生。你需要对外回应几个关键问题。同时,你的沉默又被解读为目中无人,这是那些人贬低你的根本原因。所以你又需要出来表演一个低姿态。”
“不愧是中考状元啊,懂得挺多啊。”梁允说。
秦伽陆很认真地说:“我爸公司每年都好多破事,不是打官司就是上民生新闻,多少也跟着学了点。其实我最近一直在思考这个事,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方案。”
舒保加喊起来:“那你快说!”
秦伽陆说:“因为你一直没有过任何回应,所以第一次正式回应一定会得到很高关注。所以,必须选一个‘根正苗红’的平台,不可以是微博或者抖音之类这种娱乐至死的地方。我想过了,我们学校电视台是最合适的。
“然后就是回应的内容。你说过,不想走职业道路,打球只是你的兴趣所在。我觉得这一点就可以说,而且要说得情真意切。毕竟,如果你都说了只是个兴趣爱好,又不用来赚钱,谁还能说你打得不好呢?”
舒保加打断她:“老郑什么时候说过?我好像没印象?”
秦伽陆说:“他跟我说的。之前我问过他想不想打比赛,我爸老家那个镇,需要外援,打赢了有两三万出场费吧。”
“舒保加你别打岔。秦伽陆你继续说。”梁允说。
“大概就是这样的啦,如果想更稳妥一点,最好再聊聊人生理想,升华一下。不过最好说一些人家没得黑的职业,比如军人啦、消防员啦、医生啦、老师啦……再保险一点,就等发布之后请水军带带节奏。我想这个方案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夏杨微笑着说:“对,打球只是爱好,现在只想好好学习,这确实是一个很巧妙的回应。”
舒保加热烈地鼓起掌来,吴淼也跟着鼓掌,笑着说:“果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作为十五班的班主任,顾煊一直很关心郑乔的心理健康,最近已经多次过问这件事情。所以在第二天,调查小分队到办公室找到顾煊,讲了这个计划。顾煊竟然很支持,还说校长也一定会支持的。于是,这个方案就正式启动了。
作为省里的头部高中,师大附中拥有几乎最顶尖的资源。演播室是近几年装修的,设备也是最新最好的。除了学校电视台以外,平日也给师生参加各类比赛录制视频使用,其中有很多是全国大赛甚至是世界大赛。所以,演播室是永远不缺经费的。录制一个简单的访谈节目,更是不在话下。
访谈的大纲,是由顾煊和学校电视台的主任共同草拟,细节是是郑乔完善的,又请某大学公共关系专业的教授修改过,最后层层审核,经级长、副校长、校长、书记都看过之后,才开始准备制作,可谓是万无一失。除了郑乔父母的事情不谈,其他很多细节都考虑到了。例如,由主持人介绍郑乔的文化课成绩,以及前不久刚拿到的奥数省一的好成绩,让观众接收到郑乔的“学霸”人设,这样,再谈到职业规划时,就更有说服力。还有,在连续几个严肃的问答过后,还特意安排了一个轻松但关键的问题——“有些网友说你的头发是烫的,是吗?”把所有能被抹黑的漏洞全部都堵上了。
录制当天,郑乔背着双手慢悠悠地走进来,看起来和平时一模一样,似乎没有一丝紧张感。录制开始前,他很放松地靠坐在椅子上,结果被老师提醒:“坐直了,别靠着椅背。要微笑,但眼神一定要真诚。”
录制很顺利。主持人是顾煊,节奏把握得几乎完美。郑乔也表现很自然,就是一个脑袋聪明同时运动也发达的好学生模样。在说到职业理想的时候,他侃侃而谈。他说到大学想读基础医学专业,未来想要投身科研,研究的方向是癌症疫苗的研发;又提到想为提高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也为全人类的健康发展作贡献。因为稿子是自己写的,职业理想也是真的,所以在场的人毫不怀疑他所说的真实性。
视频制作好之后,首先在学校的公众号和bilibili账号发布,很快又被媒体转载,也有很多自媒体博主截取其中的片段再传播。总之,效果就如秦伽陆所预测的一样,又再一次扭转了网络上对郑乔的评价。对他赞誉有加的、向他道歉的,看都看不过来。又有很多网友找到以前视频下面对郑乔的恶评,疯狂辱骂那些写下恶评的网友。还有很多说要为他捐款的,或者留下自己联系方式,说愿意资助郑乔读到博士的……
舒保加又问秦伽陆:“这些人是不是疯了?”
看到郑乔的危机解除,秦伽陆这次是真的笑得很放松,只说了四个字:“乌合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