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星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踏星小说 > 为臣(我在新朝干基建) > 第11章 明光

第11章 明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那年轻文官本是汉王府属官,姜帝心腹之人,做事麻利,很快便揭开三张糊名。刘后走上前去,笑道:“圣人,这三位进士分别是宇文泽、舒颜、陈竹。”

姜帝问道:“哦?舒颜,听名字,倒像个女子。”

丰相身侧的另一中年文官道:“启禀圣人,这舒颜确是女子,是云中郡人,今年十六岁,前不久才带着幼弟回了邺都。”

姜帝:“哦,那朕猜这行书应该是出自她的手笔,字不错。”

刘后笑道:“圣人猜错了,舒颜是那卷魏碑。”

姜帝略有惊诧,走到刘后旁边,又细细看了看舒颜的卷子。

姜帝问道:“她家里都有些什么人?”

中年文官恭敬回道:“启禀圣人,舒颜是家中独女,其父为大农令舒安民,其兄为边军偏将舒白。”

姜帝点头:“舒安民教子有方,他女儿也会体察民情。朕没看错人。”

刘后赞赏道:“今岁又得三位人才,妾为圣人贺。”

刘后身后,丰相、姬遥和其他数名文官纷纷跪拜道:“臣等为圣人贺。”

邺都,东城,舒府。

舒蓝带着妹妹下了马车,从大门进了府。今日舒父和堂兄舒绿当值,是以迎面而来的是舒伯父安国和舒伯母苏乐、舒母沈如玉。

舒安国见舒颜身上披着一件做工极其精细的矜贵大氅,他在鸿胪寺干外交工作多年,一眼便认出,那料子产自吴国丹阳郡,是专供南吴皇室的江南缎。丹阳郡和会稽郡均盛产丝绸,南蚕吐的丝又密又细,北边少见。

只是大部分人根本看不出,他是因着工作需要。

前夏有位幽帝,他在位期间,商贩走私之事猖獗,偏生这位皇帝又对于走私之事深恶痛绝,一言不合便要杀守关卡的军士和鸿胪寺的文官泄愤,有时还要搞株连;

于是鸿胪寺的文官们为了自己和九族考虑,纷纷头悬梁锥刺股地疯狂补习商贸知识,一时间鸿胪寺业务水平高速进步,到了可以辞官出去经商单干的地步。

舒伯父眼珠一转,问道:“倾之,可是圣人赐下了锦袍赏赐?”

舒颜答道:“伯父,这件大氅不是圣人所赐,是同科进士陈竹,见我裙摆脏污所赠。”

“陈竹?哪个陈竹?”

女孩觉得伯父这话问的奇怪,但因是舒安国问的,便也接着答道:“会稽郡的陈竹。”

苏乐亦奇道:“郎君,有何不妥吗?”

舒安国面色凝重:“前朝八大世家延续至今的,只剩陈、卢、李、萧四家。当世四大世家之中,大姜第一世家便是东海陈家,势力横跨北海郡、济南郡、泰山郡、齐郡、平原郡五郡之地。”

“陈是大姓,未必就是东海陈氏。”沈如玉提出反对意见。

舒安国沉吟道:“当世陈家家主陈氏,他的正妻会稽郡主,封地便是会稽郡。传闻二人感情不谐,郡主带着独子离开了东海,回了封地,不与陈氏住在一处。”

三人各执一词,舒蓝懒得去听,舒颜却陷入了初次与陈竹见面的回忆。

齐郡的长矛、东海陈氏、五郡之一的齐郡、围攻商队的“逃兵”、战死一地的镖师、浑身是血的侍卫、运送货物的少年首领......

舒颜得出了一个惊惧的结论。

也不一定——舒颜否定了这一推论,或许陈竹只是恰巧姓陈呢。

她宁愿他只是个倒霉被打劫的商队首领,也不愿他是被家中人心鬼蜮算计的世家公子。

一顿午饭舒颜吃得食不知味,吃完人也没什么精神,索性回了自己院子中睡觉。

不料小半个时辰后,女孩就被摇醒了。

来摇人的,正是母亲沈如玉。

“阿娘,怎么了?”女孩迷迷糊糊地睁开眼,“有什么急事吗?”

“倾之,阿颜,你中了!榜眼!是榜眼!你中了榜眼!第二名!”沈如玉激动不已,抱着女孩又哭又笑。

等到沈如玉和雪霁二人拉着舒颜梳洗装扮好,再出门之时,舒颜发现,自己屋外站满了人。

“恭贺榜眼娘子!祝榜眼娘子鹏程万里,步步高升!”舒府的下人们个个眉眼带笑,恭敬地向她道喜。

沈夫人自是命徐妈妈发了许多赏钱下去,满心欢喜。

步入前厅,便见得一位宦者令正坐着喝茶。

见榜眼娘子来了,宦者令笑眯眯地起身:“圣人口谕,朕今夜于明光宫设宴,命榜眼娘子舒颜等人戌时赴宴,不得有误。”

女孩拜倒在地:“舒颜接旨,谢圣人赐宴,圣人万年,大姜万年!”

沈如玉取了金锞子给那宦者令,那宦者令接了,笑意不减,道:“奴谢榜眼娘子的赏。榜眼娘子是新朝第一榜的榜眼,

今后前途不可限量,说不准哪日,奴还要蒙娘子提携。

授官在即,奴提前祝舒大人心想事成,官运亨通。”

说罢,便离开了舒府。

因着晚上要赴宫宴,舒伯父又对女孩一番耳提面命。等到舒安国这位严师确信徒儿舒倾之已经全部记住,才满意地放人。

舒颜走后,舒伯父把玩着手上的扳指,左思右想。

新朝的榜眼,和陈氏的宗妇,嘶,究竟哪个得益更大呢,还真是难以取舍。

按理说倾之刚得了榜眼这样泼天的大富贵,很快就要成天子近臣了,该多留她在家中住几年,万不可急着嫁人才是;别舒家处心积虑养出来的榜眼娘子,被别家摘了果子;可若是陈氏的继承人真看上了倾之,倒也......舒家有了陈氏这样的姻亲,何愁下一代儿女的前途啊......

舒颜对伯父的小算盘一无所知,当下,她正被苏乐、沈如玉和舒橙三人围着妆扮,一旁还有个吃着山药软酪看热闹的小舒慈。

苏乐和舒橙认为,舒颜应当穿女装,戴流苏钗子、鎏金头面;

沈如玉认为,舒颜应当穿男装,戴长玉簪。

双方辩论地不可开交,场面都赶得上去岁舒伯父在鸿胪寺,与外国使团讨论休战和议的唇枪舌战了。

舒倾之继承了祖父舒太公的端水特质,当即便道:“伯娘、阿娘、阿姐,圣人命‘榜眼娘子’进宫赴宴,说明圣人认可了我女子的身份,所以我穿女装即可;

但这翡翠流苏钗子和红宝石鎏金头面太招眼了,圣人要的是能做事的官,用长玉簪即可。”

眼见众三人没有异议,女孩便接着说道:

“阿娘,您给我挑两对玉簪吧,纯色的就行,不要有花纹的;伯娘、阿姐,请你们给我挑件衣裳吧,这衣裳我应该只会穿这一次,下次入宫,便是官袍了。”

最终,女孩头上是一对碧绿长玉簪,和一对素白长玉簪,身穿广袖暗花朱雀纹印花上襦,下着折裥裙,腰间配了祥云纹的飘带和一块红玉佩,旁边三人都很满意。哦,还有个舒慈,阿姐换衣之时,他被赶出去了。

当舒慈看到成果时,他也很满意。

戌时初,十位进士已经到达明光宫。宫内点了长信宫灯,焚了沉水香,有侍女立于帘后。

二圣还未来,内侍们一一为进士指引自己的座次,从第一名至第十名,二人一案,舒颜因是榜眼,便被分到和状元宇文泽同案。

状元郎今日穿了一身深蓝色修身长袍,衣着朴素,发冠以一根乌木簪固定住,腰上系了白玉佩,见身侧是舒颜,不由吃了一惊。

“倾之女公子安好。”

“临泰公子安好。”

二人互相用士人的礼见了好,便开始低声交谈。

谈话间,宇文泽得知逢之公子落榜,无缘进士,为他感到惋惜;舒颜听得宇文泽的妻弟柳氏今岁也落了榜,连个秀才也没考上,连连宽慰;听得宇文泽准备将家小从燕县迁过来,舒颜还贴心地告知了邺都生活指南——这正是宇文泽所需要的。

一时间,状元郎和榜眼娘子聊得热火朝天。

忽而一阵清幽的降神真香的气息飘过,舒颜对香并无研究,只觉这香气很好闻,却见陈竹坐在了她邻近的食案上,还对她微微一笑。

今日陈竹穿得一件浅青色暗纹锦衣,上绣远山重云,面料矜贵考究,同色发带以于阗玉长簪挽住,腰上佩了长长的华贵玉饰,以红色丝带系住。舒颜方才闻到的降神真香,便是从陈竹袖口处传出的。

陈竹向宇文氏和舒颜问好,二人忙回了礼。

不多时,殿内十人俱以到齐,女孩抬眼看去,第九席,正是殿试那一日,好心的崔娘子。崔柔向舒颜点头示意,女孩亦予以回应。

剩余九人中,除却一位须发尽白的老人外,其余八人,不是陈竹这般的少年,便是宇文泽那样的壮年。

戌时一刻,二圣至明光宫。

姜帝是一位身姿挺拔的中年男子,武将出身,骁勇无匹,曾一人一骑斩落敌方三将;刘后容色绝美,眉宇间英气勃勃,多年随姜帝南征北战,素有贤名。

姜帝向下扫视了一遍今日众人:宇文泽,出身贫寒,年少时曾为关中游侠,还投过军,后因上官临阵脱逃、贻误战机,杀了上官以自立,打赢定襄之战,却不容于朝廷,遂逃亡四海,隐姓埋名,多年耕读于燕县,孝顺老母,友爱妻弟;

贺庐江,为前楚思帝献三策而均不得用的贺贞之弟,楚国亡后,贺氏族人隐居于乡野多年,如今贺庐江已是七旬老人,此次出山,实属不易;

张赐,出身市井,母亲早逝,父兄均是当地小贩,省吃俭用供他读书,可以说张赐的学堂束脩,是父兄二人一片菜叶子一块萝卜地攒出来的;因着家徒四壁,兄长年已三十五六,仍未能娶亲;这次进邺都赶考的路费,还是拿兄长本要用来说亲的礼钱凑的;

......

姜帝环顾了一圈自己选的这帮子栋梁,十分满意。

席间,自然免不了一些常走的流程,诸如向二圣表忠心、诚心、决心,二圣也须对众栋梁宽慰之、赞允之、勉励之。

宫宴之后,舒颜本以为今日到此为止了,因着大家已经在齐齐跪拜,喊“再谢圣人赐宴,陛下万寿无疆,皇后长乐未央”,准备退下,各回各家了;

结果,姜帝龙目一扫,金口一张:“状元郎、舒榜眼、陈探花,尔等三人留下。”

宇文泽、舒颜、陈竹: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