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星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踏星小说 > 穿到汉武朝,霍去病叫我太姥姥 > 第231章 拉踩对家

第231章 拉踩对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霍止瘁虽不清楚这是什么官职,不过既知服侍于太子,想来以李禹的年纪,都算是少年得志了。

霍去病又向她稍稍提及了李广的堂兄,当今丞相李蔡。

提起这二人,霍止瘁少不免想起之前隽方对于李家的种种介绍。她忍不住看向霍去病,问道:

“东武侯太夫人,如今跟李家,当真再无来往?”

“或许是。”

霍去病淡淡应道。对于别人的家事,他显然并无太多兴趣。

霍止瘁倒有点兴趣,因为既知那李眉如此奇葩,况且她对家又是李广一家,因此她便乐见其成,巴不得亲眼目睹这两家人来场大乱斗。

不过就刚才的情况来看,李眉与李敢父女碰面时,仅仅只是点头,随即便再无一句交谈。

很显然,他们都在极力避免与对方碰面,更不制造半点机会与对方有起冲突的可能。

“看来因为这儿是公主邸,所以他们两边都不敢乱来……没好戏看啦!”

霍止瘁虽然从隽方那里听来不少关于李眉的奇闻,但到底对方只是外人。

况且宴上所见,李眉无论说话举止,都是十分客气和蔼,与传闻中大异。所以霍止瘁对于李家家事,只是一时兴起,随即便抛在脑后,也不关心。

霍止瘁又向霍去病问起关于李广李敢父子之事,从对方口中,得知李广在孝文年间便已从军时,她暗暗做个鬼脸,心想:

“这么说是三代老臣了。果然够久的……不过现在他儿子都成关内侯了,他还不得封侯,确实够尴尬!”

隽方听得二人闲谈,也对霍止瘁说道:

“李老将军于孝文十四年时为抗击匈奴,毅然从军。至今都已经有四十五六年了。像这样老当益壮的军中栋梁,实在少见。陇西李氏,更是以李老将军为傲。”

霍止瘁在心里算了一算,发现以李广的年纪,当年入伍时,年纪应是在二十二三岁。

她知道如今男子从军的年纪是为二十三岁,所以李广当年这个岁数应征,确实符合条件。

霍止瘁不禁瞧了眼身旁的霍去病,霍去病恰好也在看她,便问:

“看什么?”

“兄长你当年初次随军出征,是多大?”

“十七。”

霍止瘁快速地眨了眨眼,她以前只记得霍去病参军时非常年轻,但具体到底是多少岁,她脑袋里那点少得可怜的历史书本记忆根本帮不上忙。

至于进卫府后,虽然有数之不尽的机会可以从旁人或下人那儿了解到霍去病的过往,但由于一直跟对方暗暗置气,所以霍止瘁压根不开口,甚至听见别人兴致勃勃提及他的从军经历和战绩就马上扭过头,来个不听不问。

如今从当事人那里得知了正确答案,这让她陷入了更深层次的不可思议之中。

“才从这么大就当兵、不,当军官打匈奴?他怎么能入伍的?多半是皇帝的意思?恐怕舅舅也拗不过他……”

但现在二人隔阂渐除,霍止瘁察觉对方虽然仍是时常缄默,但为人却自有其通情达理的一面,因此如今熟络下来,也对这位兄长的经历与性情越发好奇。

“兄长,依你来看,这李家父子,算不算是可造之材?”

面对霍止瘁的问题,霍去病想了一想,回了句:

“李家家风好武,擅骑射,敢力战。若是再有大战,李敢得用,便是晋封列侯也未可知。”

霍止瘁对于李敢的武力如何不得而知,但她听霍去病这样评价,显然对那位下属还是颇为看好的。

至于李广……霍止瘁见霍去病一字不提,心里已经有些明白:这位老将想要再上一层楼,怕是难上加难了。

她见卫思在一边游玩,旁人都去看视,这儿只得自己和霍去病,心想正是时候,便咳嗽了一声,说道:

“我看这李家人果然家风正直。他们无论男女,都挺直性子的。只是,有的时候,未免直率得过了头。”

霍去病问道:“此话怎讲?”

“方才在席间,我见李家女公子,才与东武侯太夫人碰面。明明公主就在面前,她们二人都立刻板起脸孔,不愿再多看对方一眼。”

“两家素有嫌隙,这事人尽皆知。但今日乃是由长公主殿下好意设宴款待,我们身为客人,到此一聚,自当为主人席间添光增色才对。怎么能反过来、彼此拉下脸,倒让主人家头痛烦恼的?”

其实之前李眉与自己侄孙女见面时,两人虽是口吻不冷不热,但到底是客客气气地互相问候一番。

什么板起脸孔、拉下脸之类的,自然是霍止瘁故意夸大的说法。

她这么做,自然是为了强调李家人的不靠谱。

“不过,这事也不怪她们。到底是以往旧事结怨,她们做女子的,哪怕想和好,都不好开口的。”

“我看见本来李媺坐在那儿还挺自在,偶尔会和郭太夫人说笑。但自从她父亲一进来,她才拉起脸孔,更不敢看郭家那边。”

“李敢对女儿看起来冷冰冰的,不似是女儿,倒似是他下属。看来他女儿也是学了他的模样。”

“正因有其父,其女才学得这样。有主家在前,他尚且如此不顾旁人;要是只有自家人在时,真不知他还会如何!”

霍止瘁的目的,是李敢。

如今她拼命抹黑自己并不太了解的李敢,只是想希望让霍去病能留下关于“此人不靠谱”的印象。

之前不曾见过此人,所以霍止瘁哪怕想胡编乱造对李敢的印象,一时也无法找到机会。

如今跟此人才见了第一面,霍止瘁担心再不提醒卫霍便来不及,于是不顾自己说词破绽极多,硬着头皮都要先将李敢贬低一通。

霍去病听得她这番分明是鸡蛋里挑骨头的话,倒不曾说什么,只是默默听着。

待到霍止瘁一气说完后,霍去病这才看了她一眼,说道:

“听起来,你对李家知道得倒不少。”

霍止瘁有点心虚,忙道:

“因为之前听隽姆提起过此次酒宴的各家家事,我对李家与郭家的那番过往确实有些好奇。”

“来到这儿后,我见那位郭太夫人神色傲慢,对——”

她忽然看看另一边,霍去病也顺着她目光看去。

只见卫思在树下,口里“吱吱”叫着。旁人围绕在她身侧,指着树上的蝉给她瞧。

见卫思丝毫不曾留意他们的交谈内容,霍止瘁这才放心,又低声道:

“她对外大母看似客气,结果我无意中瞥见,她与孙女一边觑着外大母的举止,一边窃窃私语,神色很是傲慢。这下子我才知道,原来她们看我们不顺眼。”

隽方一怔,这才知道,原来霍止瘁也早已留意到这一点,只是之前忍而未发罢了。

“至于李家女公子,唉,我也不多说了!反正兄长你留心细看,便知真假。”

霍去病听得有人对卫思不敬,剑眉微蹙,沉思不语。

霍止瘁趁热打铁,又说:

“我以前在平阳时,曾听得人说,李广任太守时,奉命抵御匈奴。但他行军松散,单凭自己的喜好来提拔下属。因此匈奴人最喜欢来他驻守的地盘上进攻,一打一个准。”

“倒是另一位太守程不识驻扎之地,匈奴鬼一听便绕着走。休说是派兵了,哪怕是碰都不愿碰上程不识和他的兵马。”

“因此,平阳那儿连老百姓都说,若是被征调入军中,最好能派到程不识的麾下;千万千万不要去到李广的队伍中。”

“要是能到程不识麾下,哪怕遇上匈奴人,也有活命的机会;但若是跟着那李广,只怕才走到半路,还没遇上胡鬼,自己就不知丧命在何处了!”

霍止瘁绞尽脑汁,将昔日那些在小摊上听来的军中传闻,改头换脸一一说出。

因为当地老百姓口中的传闻,基本都是夸李广对士兵好,所以人人都愿意到他军中。

当然,程不识的口碑就远远没有李广那么好了。到过他军中服役的人,无不抱怨此人治军太过精细严谨,因此他们常常连一丁点偷懒的机会都没有。

霍止瘁刻意将两人的民间评价调转过来,说得好像是她自己亲眼所见的一样。

对此,霍去病却并未反驳。他点了点头,说了句:

“是有这说法。”

霍止瘁一听,大感振奋。她却一脸困惑的样子,看向对方,问道:

“兄长,原来这都是真的?这李广乃是三朝老臣,又常年与匈奴人作战,他这样治兵法,还怎么跟匈奴打仗?”

霍去病便道:“李广虽久在行伍,但游侠之气始终不改。他崇尚孟尝君信陵君那样的人,因此每去到一处,无论贵贱,都乐意结交。”

“他这性情,到了军中也不改。明明身为将领,他却与士卒饮酒赌钱。赌嬴了,他不要别人的钱;赌输了,他也不恼,将钱通通拿出给士兵们。看着大家上来抢钱的样子,李广从不生气,哈哈大笑便完事。”

“正因他这般行事,所以他军中的士兵都乐意和他相处,听他差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