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
门被敲响了两声,徐市停下介绍,二人同时看向门的方向。
“徐公子,乐吟……姑娘,主人似与二位有要事相谈,差我来问问,二位的事,可是说好了?”
屋里二人相视一眼。
门外仆从见二人未答应,想再问一遍,一抬手正要敲门时,房门吱呀一声被从里面打开。
“失礼。”徐市拱手行了一个礼,问到:“敢问先生,北辰君可有说是何事?”
仆人也对徐市回以一礼:“主人未言其他,只是差使我,来请位去一趟。”
徐市若有所思,但也并未多说什么,行礼道:“那……还请先生带路了。”
其实这也并不算是庙会。
只是中秋佳节即将到来,在此之前的半个月里,每日傍晚到一更天,巴蜀城里都会举行热闹集会。这是自卢誉詹成巴蜀王之后就开始的惯例。
而这个热闹集会最有意思也是最闻名的,便是百米长的花灯游行。
所谓花灯游行,是将花灯编铸成各式花草灵兽。大的需十人共抬,最小者可佩于美人耳垂之上。除了花灯,各式各样的奇异装扮是百米游行上第二大看点。
要说为何会有此般盛状?
是因为巴蜀地近西域。百年前开关口与西域通商,不止带来了西域商品,还引进了异族风采的文化与服饰。平时那些异族人都是着汉服生活,可每到这个时候,他们就会换上本民族的服饰。汇入巴蜀城民中,共享这极度欢乐。
除了异族人,巴蜀人也用自己的方式融入这场盛宴。
而他们融入的方式就是一副面具。
现在城里到处都是卖面具的。
在白瓷面具的眉心点上一点红,象征着纯洁无暇的神女。有胡有须,白脸棕发,额头上画着一个“王”字,那是猛虎。黑面凶目,面上皱纹如条条血河,徐市不知道这是什么,商贩告诉他,这是无间炼狱的王。
“真有意思!徐市恍然大悟,笑了起来,拿起那个神女的面具,开口说到:“我要这个。”
“好嘞!两文钱~”
“好的。”徐市正打算掏钱出来,看到神女旁边另一只面具,一起拿了起来:“还有这个也帮我一起算上。”
“那就是四文!”
付了钱,徐市把神女的面具递给乐吟:“前辈,这是给你的。”
乐吟看着徐市手里的面具,接了过来:“谢谢。”
“不过为何会选这个面具给我?”乐吟一边带上面具一边问到。
“我找了很多买面具的摊位,没有找到一个适合前辈的。只有这个面具,我才以为能配得上前辈。”
“是吗?”乐吟戴好了面具,转头看向徐市,徐市也刚把面具戴好。
“那你呢?选择这幅面具的原因是什么?”乐吟问到。
徐市戴的也是一副纯白的面具,可除了白色,面具上再没有任何颜色。
徐市选择这副面具有两个原因。
其一,它是跟神女面具放在一起的;其二……
“这样别人就看不出来我在想什么了~”徐市只回答了第二个原因。
乐吟笑了一声,“就算你戴着其他面具别人也看不出来你在想什么的。”
“那可不一定。”
二人并肩往前走,花灯游行就在他们左侧,他们在跟着人流流向东边。
“那你能知道我此刻在想什么?”乐吟问到。
“嗯……我猜前辈此时心情应该不错。”
乐吟又笑了一下,没有回答。
“我猜对了吗?”徐市问到。
“何以见得我此刻心情很好?”乐吟反问。
“是我呆在前辈身边,感受到的~”
“所以这并不是你通过面具看出来的?”
“前辈的不是,但是那个人,”徐市指向他们左手边一个戴着愁苦面具的人,“我猜他此刻一定心烦气燥,前辈要离他远一点,免得他生气起来,波及到前辈。”
“所以他是明知自己心烦,还要选一个愁苦的面具戴上?”
“选面具时的心情最能影响最后选择的面具,一个心情烦闷的人,看什么都会让他心情更糟,如果是我,我是此刻是最见不得别人开心的样子,所以我会选一个能表达我心情的面具,别人见了,自然会躲我远远的。”
“都如此了,那还何必出门?”
“不知道,或许有不得不出门的理由也说不定。”说这句话时,徐市双眼一直盯着那人看,看久了,徐市都能感觉到面具下的那人是真的在哭。
乐吟看了一眼徐市,转头看向另一个人,问到:“那那个人呢?他的面具怒目圆睁,那他此刻是很生气吗?”
听到乐吟的声音,徐市看向乐吟说的那人,回答:“他是在生气。”
刚才徐市就觉得有什么地方很奇怪,但是一直说不上来。
现在他终于发现什么地方奇怪了。
这里的人,都戴着面具。在这样的氛围下戴面具很正常,可分明就不是一个让人生气或者愁苦的环境,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戴自己喜欢的或者能表达此刻自己喜悦心情的面具。可为什么,这里会有这么多人戴上这些格格不入的面具呢?
而且,这些人戴上的这一部分面具,小摊上,根本就没卖的。
难道真的有什么既使他们想哭泣,生气,想杀人也必须有不得不出门的理由?
“徐市。”
徐市正在出神,乐吟喊了他一声,他回过了神。
“怎么了?”徐市问到。
“你看那里。”
徐市顺着乐吟的指示看过去,只见在他们右侧的百米花灯里,迎来了主角。
那是一盏由十六人抬着的巨大花灯。花灯底座被做成华丽的祥云形状,坐在花灯中间的是一尊巨大的神像。这正是前些时候徐市在真加庙中看到的真加始祖像。
此花灯一出,全场气氛达到了高潮,所有人都在欢呼,热情欢迎着花灯的出现。并且,他们刚才看到的那个跟此氛围格格不入的面具们居然在这个时候统一换成了喜笑颜开的脸,似乎就等着这盏花灯的出现。
可重点是,徐市根本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换上的。
“前辈……”徐市不确信地叫了声乐吟。
“嗯。”乐吟也皱起了眉,只是表情掩藏在面具之下,徐市并不知道而已。
“终于知道为何北辰说的毫无看头是什么意思了~”乐吟说到。
“是那盏花灯有问题?”
“花灯没问题,有问题的不在这里。”乐吟回答。
徐市不明白乐吟说的是什么意思,但是他想起了白天乐吟在真加庙说的话。她当时也是说她要找的东西不在这里。
那乐吟到底是在找什么?
“那既然如此,前辈我们也上前面看看吧~”徐市提议道。
“前面?”乐吟有些疑惑。
“对,前面。既然这里没有什么看头,那我们就去更前面。我叫前辈出来的本意也并不是要看到底那盏花灯有问题,而是想告诉前辈,那盏花灯最有意思。”
乐吟笑了起来:“你知道那盏花灯最有意思?”
“知道。”徐市露出自豪地笑容,朝乐吟伸出手,问到:“要我带前辈去看看吗?”
乐吟看着徐市伸出的手,徐市才发觉,自己有些失礼了,赶忙把手收了回来。可即使如此,徐市还是又问了一句乐吟要不要去。
“我当然也想知道哪一盏花灯最有意思~”乐吟回答。
徐市就像得到奖赏的小孩儿,立马又来了精神。
在他们错过的百米花灯最前面,是一丛花团锦簇。
因为大家都在等最后的真加始祖像,这里的人并不多。他们把灯做成花的样子,排头又是一顶抬椅,上面坐着一位打扮成花神的姑娘。之前说的小则可佩作耳饰的花灯,此时就佩戴在花神耳侧。
那盏花灯用的并不是火作光源,而是一粒小小的夜光石,这种石头,也是自西域传进巴蜀的。
二人来到了这花团锦簇旁边。
“你说的有意思的就是这个?”乐吟问到。
“是的。我在还未如巴蜀之前就有听说过,亲眼所见,还是觉得震撼。”徐市回答。
抬轿上的那名女子真的有配得上花神的面容,她也尽情的扮演着花神的角色。
只见花神抬手,做出施泽天下的动作,仿佛真的有可润万物的甘霖落下。花神瞧见了人群中的二人,示以一笑。旋即走下抬轿,亭信步于花丛之中,拔下一盏花灯,走到乐吟面前,施以尊礼,将花灯呈递到乐吟面前:“今见神女于世,当属吾之最大幸事。现赠予无名之花一支,望神女佑巴蜀安平~”
乐吟接过花,四周变成一片空地。却也依旧是花团锦簇,却也并非黑夜而是白昼,周围也空无一人。
“何出此言?”乐吟问到。
花神抬头,露出她本来面目。
“我本是长于山中玉兰花,不久前见山下城中有异,便下山来探,果发现有异端现于城中。”
“是何异端?”
“巴蜀上下尊从的真加始祖。”
“可知他真面目为何物?”乐吟问到。
“不知。”花妖摇摇头:“我能力有限,只求神女大人能保佑巴蜀勿遭异端所害。”
“知道了。”乐吟回答。顷刻间,她们又回到了现实。
所有人只知道花神给了戴神女面具的女子一盏花灯,却并不知刚才发生了何事。
包括徐市。
“走吧。”乐吟开口。
“要回去了吗?”徐市问到。他刚才还在感叹,不愧是乐吟,就连花神都得对他偏爱几分。
“嗯。”乐吟点了点头,看了花神一眼。此刻她又重新回到了抬轿上,对上乐吟的视线,花神点了点头,意思像是在说“拜托了”一般。
乐吟转身,看向巴蜀城的西边。
那里有很浓的血腥味儿,是她最在意的地方。
不能再拖了。
明天,所有的一切必须要有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