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最后的结果令天下唏嘘不已。
或许是谁都没想到,曾经盛极一时的巴蜀会在四天时间里被元秦踏平。更加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巴蜀四大贵族之一的北辰君竟然是元秦的丞相。其实一开始若不是北辰宅先空,其余两大贵族也许还不会悄悄逃走。
也就是说,北辰君柏壑,为实实在在导致巴蜀灭亡的关键因素。
可这是柏壑希望看到的局面。
“我本来就不是巴蜀人。早在十年前,元秦还是新晋的时候,我就是新晋右相。潜入巴蜀,是我对新晋君王的承诺。我苦心经营,终成了巴蜀四大贵族之一。不过在此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未曾再动过要取巴蜀的念头。因为这里确实是我想看到的天下和乐的景象。可直到卢誉詹起势,还把巴蜀搞得一团乱。”
“所以你就制定了这次计划?”徐市看着眼前的柏壑问到。
他们相对而坐。
其情景就跟他们第一次见面相似。只是这次不是在路边驿站,而是在北辰宅邸中。
没错,那座空掉的北辰宅邸在半个月后,他的主人又回来了。
柏壑的酒杯空了,仆人上前来为他倒满。
他喝了一大口,嘴里还是美酒的回味,他看起来如痴如醉。这个样子,让徐市看着很气愤。
“我如果不这样做,巴蜀迟早也会毁在这些人手里。”柏壑放下酒杯,回答道。
“可现在巴蜀毁在了你的手里。”徐市反驳。
“怎么能说是毁在了我的手里呢?巴蜀百姓,我可是一个没杀。”
“可你杀了东南二君,还将他二君满门流放。”徐市说这句话时的语气很凶狠,可柏壑却突然笑了起来。
为什么会笑?
徐市很疑惑,不知道柏壑在想什么,只能恨恨地盯着他。
应该是笑够了,柏壑停了下来:“我猜徐公子还没经历过需要斩草除根的情况吧~若是你明白什么叫后患无穷,你就不会说出这样的话了~况且,我能做到如此地步,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我不能明白,我之后也不会明白。我实在明白不了,为什么你要做到这种地步。”
“明白不了就算了。明白不了就不要来插手,就像你没阻止我杀了楚茂一样,你不也没阻止我杀了两大贵族的人吗?”柏壑看着徐市的眼睛说道。
徐市被看得有点不舒服,躲开了他的视线。
当时楚茂被处死时,他就在一旁看着。他应该去阻止的,可没能去阻止,是因为他当时明白了一件事。
因为楚茂必须死。不只是楚茂,巴蜀的四大贵族都只能死。
因为这些人都是巴蜀百姓的信仰,百姓遵奉他们,相信他们会带给自己和平、安定以及富裕的生活。可有朝一日这些信仰背叛了自己呢?
那百姓会变得很焦躁,无助。
这个时候,再赋予他们其他的信仰。这个信仰会救他们于水火,重新带给他们和平、安定以及富裕。
所以他们会忘掉曾经自己身为巴蜀人的事实,就像楚家一样,变成只尊从王的存在。
这是柏壑要完成的事,也是柏壑当初给新晋君主的承诺。
“我真当你是朋友~朋友之间,总应该喝一杯酒的吧~”柏壑举起酒杯,意思是要向徐市敬酒。
徐市不再好推辞,也端起了酒杯,致意柏壑以下,仰头一饮而尽。
“你跟乐吟姑娘之间还好吧~若是二位成亲,可千万要记得告知于我,我想为二位送上祝福呢~”
“噗!咳咳咳咳咳!”
“哈哈哈哈~!”
“怎么了?干嘛被吓了一跳的样子?”柏壑打趣道。
徐市呛得脸都红了,咳嗽还没止住。
“请不要开这样的玩笑……咳!”徐市忍着咳嗽道。
柏壑笑了一下,再次端起酒杯敬向徐市:“我可是很认真的在说。既然离别在即,那我就祝二位一路平安。”
“多谢。”徐市也回敬了一杯。
这一杯酒,算作是告别。
徐市打算以后都不想再遇见柏壑了,因为柏壑这个人太过深不可测,看不懂他到底在想什么。
说起来离别在即,不只是他们跟柏壑的离别在即,他跟乐吟的离别也在即了。
怎么办?要这样放她走吗?
可他并不想。
于是徐市打算主动制造机会,他接下来要去看望他的弟弟,因为这个弟弟马上就要过生辰了,他答应过要去看他的。
徐市打算邀请乐吟一起去,可是不知道怎么开口。
二人并肩走在林间小路上。
斑驳树荫落下在乐吟肩头,徐市看着乐吟的肩膀出了神。
因为她是神龙,是被尊敬的前辈,所以他理所当然的以为她很强大。可她的肩膀很单薄欸~
如果,当然,这可能只是他的一厢情愿。可就算是一厢情愿,徐市也想做出一些努力,他真的好像问问乐吟,她说的要做他妻子的事情,可不可以当真。
“在想什么?”看着徐市出神,乐吟突然问道。
徐市回过神,连忙摇头回答了一句“没有。”
“嗯。”乐吟看向前方,问到:“接下来你打算去哪里?我们要就此别过?”
“不要!”徐市赶忙回答。
“嗯?”乐吟看向他,“为什么?还有什么要解决的事吗?”
“没有……不是!有的!”
乐吟笑了起来,问到:“那到底是有事还是没事?”
“还有事的。”徐市不敢看乐吟的脸,他只能靠着看着脚下的路来强装冷静:“其实我弟弟再过不久要过生辰,我答应要去看他的~前辈可以跟我一起去吗?”
这是徐市对乐吟的请求。
乐吟看了一眼徐市,淡淡地笑了起来,“有何不可。”
“那太好了,阿潜也会很开心的~”
“阿潜?”
“阿潜就是我弟弟,”徐市解释说:“他是我叔叔的儿子,我的堂弟,再过两天就是他过四岁的生辰。早在很久前就闹着要我去陪他。”
“看来你跟你弟弟关系很好~”
“阿潜很乖的~虽然有时候是调皮了些,但是他很听我的话。我也确实很久未见他了,还有些想念他呢~他还说,以后要跟我一起游历各国~哈哈!”
“那你弟弟一定跟你一样很有意思~”
“是吗?”徐市耳根子突然红了,问到:“前辈觉得我很有意思吗?”
“是挺有意思的。”乐吟回答:“跟你在一起也很有意思。很多地方我也没去过呢,我不能跟你一起去看看吗?”
“前辈会愿意吗?”徐市问到。
乐吟看向徐市,问到:“这是把你心里话说出来了吗?”
“不算是。我是真的想问前辈愿不愿意随我一起的。我的意思是,嗯……就是前辈很厉害,我想跟着前辈学本事的。”
因为没能控制好自己的心跳,徐市此时显得异常慌乱,虽然他表面上看起来很平静。他根本就不是这个意思,他就只是想跟乐吟呆在一起。所以慌不择路之下,他给自己找了一个听起来很合理的借口。
“原来是想拜我为师吗?”乐吟笑了笑:“可是我不收徒弟怎么办?”
“那就我来做前辈师傅。”
“嗯?”乐吟一时惊讶的睁大眼,问到:“那你要教我什么?”
“总会有前辈不知道或者是不会的事,前辈想学或者想知道,那我就是前辈的师傅。”徐市回答。
“你是想让我叫你师傅?”乐吟问到。
“不是的,我当然不是想前辈叫我师傅,我也不愿前辈叫我师傅。”
“那你想让我叫你什么?”
糟糕……
这个话题有点危险了……
徐市还没打算这么早表达自己的心意。万一被拒绝,那他跟乐吟能呆在一起的时间就会少许多。
“没有……”徐市倒吸一口气,看向斜上方。
还好乐吟不打算刨根问底,看向他们要走的路的前方:“这个方向,应该是去咸阳的方向,你叔叔一家住在咸阳吗?”
徐市松了口气,解释道:“不是咸阳,是咸阳南边的宏田。”
在咸阳与巴蜀中间,有一座不大不小的城市,名为宏田。
据说宏田在四百年前是为红田。在此处播种下的粮食作物都会获得很好的收成,于是人们开始在此地聚居繁衍。于一百年前,红田才改名为宏田,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在这座不大不小的城市西北角,有一家药房。经营药房的的一对年轻夫妇。丈夫坐诊,妻子就负责抓药收钱。因为医术高明再加之药材价格便宜,使得药房生意火爆。
徐市带着乐吟找到药房门口,此时问诊的人已经排起了长龙。徐市就排在长龙末尾,乐吟什么也没说,排在徐市身边。
“这就是我叔叔家。”徐市开口解释:“听父亲说,叔叔从小就对医术感兴趣,后来拜入当时一位名医名下,名医对叔叔视如己出,并且之后还把自己女儿嫁给叔叔。从此,叔叔就定居宏田,再也没有回过予松山。”
这还是徐市第一次说起自己家里的事,乐吟听得很认真:“那你说的弟弟……”
徐市往店里张望一番:“今天没见到他呢~是跑哪里去玩了吗?”
徐市这么张望着,突然就看到自己脚边滚来一个毛绒绒的小东西,紧接着,一声清脆且稚嫩的“狗蛋儿别跑!”跟着这个毛茸茸的小东西而来。
狗蛋儿不跑才怪!
要是被抓到可就完蛋了!
叫“狗蛋儿”别跑的是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儿,太小了,跑起来不太灵敏的样子,随时都要摔倒一般。
也不是很热的天气,小男孩儿跑得浑身是汗,他的眼里只有“狗蛋儿”,“狗蛋儿”跑,他就追,吭哧吭哧的。
“狗蛋儿”跑进了人群,遇到了阻碍。小男孩儿就要得逞了!
“嘿嘿,抓到你了!”
小男孩儿猛朝“狗蛋儿”扑了过去,眼看就到得手了!可他却没想到被别人一下子揪住衣领逮了起来。
谁敢逮他!
“放开我!我的狗蛋儿要跑了!”小男孩儿挣扎。
“狗蛋儿”眼看得救了,正要跑,却被同一个人揪着脖子上的厚皮提了起来。
“这是狗?”徐市把“狗蛋儿”提到自己眼前。
听到声音,小男孩儿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扭动他短短的脖子回头看向徐市,立马喜笑颜开,喊道一声:“哥!”
徐市温柔的笑了起来:“好久不见啊,阿潜~”
“哥!哥!”徐潜高兴得两只手都欢扑了起来,一把抱住徐市的脖子:“哥!你可来了!你都有好久没来了!”
“哈哈~!”徐市弯腰把“狗蛋儿”放在地上,空出来两只手来将徐潜抱了个满怀:“知道阿潜要过生日了,我在忙着给阿潜准备礼物呢~”
“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吗?”徐潜欢喜得完全忘记了狗蛋儿。
“哈哈~!当然准备好了。”徐市抱着徐潜,转头看向乐吟:“前辈,我们一起进去吧。”
“进去吧进去吧!”徐潜在一旁欢天喜地地重复着。
乐吟觉得有些好笑,点了点头,跟在徐市身边,进了这座人气极旺的药房。
徐章正在为一位大爷号脉,突然视线里闯进一个跟自己长得非常相似的人,一时惊喜得站了起来,把正在被号脉的老人吓个半死,如此激动,老人甚至都以为自己得了绝症。
“市儿!”
“叔父。”徐市笑着回应着徐章,又看向徐章身后的女人,喊了声:“叔母。”
这就是名医的女儿,名为罗桑。
罗桑见到徐市也很惊喜,但无论如何也没有徐章惊喜。徐章连脉都号了,迎着徐市走了过去:“早就说要来,怎么现在才来?”
“路上有事耽搁了。”徐市回答,拿出一个沉甸甸的小包裹:“叔父,这是带给您的礼物。”
“又是医书?”
徐市扬了一下下巴示意徐章打开包裹:“叔父打开看看就知道了~”
徐章喜出望外,打开包裹,里面有两卷竹简。一卷确确实实就是医书,另一卷是徐市这段时间从各地听来的当地唱曲,他把这些唱词记录了下来。
“医书是给叔父的,另一卷是给叔母的。”徐市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