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星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踏星小说 > 天幕认证:十阿哥的命是一等一的好 > 第30章 利益为本

第30章 利益为本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七年前的天幕传播甚广,弘暄很容易弄清楚内容。

出逃海外吗?

这一点弘暄还真没想过。

假死脱身呢?

这一点弘暄还真琢磨过。

但是,如今的他还能出海吗?

好像,也不是不行——

带着这个心态,看到被接到皇玛法膝下抚养的弘历的时候,弘暄的心态放得很好,毕竟,在他认知中两人又不是竞争对手。

比起弟弟弘晙,弘历有着不属于他年龄的成熟。

听话,懂事,聪明,再加上与生俱来的察言观色的天赋,无怪乎雍正会选择弘历继位。反正,对着他乖乖喊‘哥哥’的小娃娃,弘暄还是很喜欢的。

对此,嘉亲王胤礽神色难辨,他说:“你倒是稳的住。”他瞥一眼趴在皇帝身旁的小娃娃弘历,“不嫉妒吗?”

闻言,胤礽身旁的胤禔同样侧目,这个问题,他也想知道。

不光胤禔,胤礽的话一出,康熙环着弘历的手一僵。刚刚还跟胤禩、胤禟、胤祯抱怨汗阿玛不讲道理,竟然因为他今天左脚迈进乾清宫罚他抄书的胤誐也停止抱怨汗阿玛看不得他太闲的话了。胤禛攥紧了端着的茶盏,对着胤祺、胤祐念叨的胤祉也不说话了。

此时,所有人的视线似有若无的瞄向弘暄。

只有这几年存在感一直不强的,喜欢默默隐在十五、十六、十七这些小阿哥身后的还是光头阿哥的胤祥,他第一时间看向的是胤礽。这一瞬间他脸上的表情似笑非笑,别扭极了。反应过来的第一时间低头掩去心中所有的嫉恨。

又是这样,胤礽被废了,还是这么无所顾忌。

胤礽被废,胤祥从来都觉得理所应当。截挪公款,纵容手下贪赃枉法,鞭打宗室,结党营私……反正,在胤祥眼里,胤礽那是一件好事不做,皇阿玛是瞎了眼才会无底线的偏爱太子。

当然,这也是一废太子时胤祥添油加醋太过被康熙迁怒圈禁的原因。

胤祥的看法其实再是正常不过——

胤礽智珠在握做一心做个好太子的时候,胤祥刚入上书房,风华绝代的太子殿下是什么模样,胤祥没见过,自然就不会明白康熙为什么会偏爱胤礽。这不仅仅是胤礽是康熙养大,更是因为胤礽是康熙亲手按照自己心意费心打磨的一块美玉,投入的心血太多,以至于难以放下。

等一腔热血的胤祥入朝时,索明两党党同伐异,好事那是一个不做,朝堂乌烟瘴气,一个手段癫狂的太子就是胤祥的全部映像。美玉一朝皲裂、破碎,没有见过美玉原本模样的胤祥又怎么会为胤礽可惜呢?

胤祥只会觉得,胤礽这太子废的真好,只会不忿被废后的太子竟还有这般高高在上的待遇。更不会理解,为什么汗阿玛会放心未来的圣皇和胤礽接触。

对胤祥的看法,胤礽不是一无所知,但也不会放在眼里就是了。他不是个好太子,胤祥和他又没有多少兄弟之情,被添油加醋不是很正常的吗?

正如,过不去这个槛的从来不是胤礽,而是康熙皇帝。

胤衸死后胤礽被迁怒被废是这样,胤礽被废后胤祥被迁怒圈禁也是这样,没有道理可言。

正是因为明白,胤礽才从来没有去报复过胤祥。胤礽能想通,可惜钻了牛角尖的胤祥却做不到。

这段在胤祥眼中肆无忌惮的话语,胤礽到底是有感而发,还是蓄意挑拨离间两兄弟的关系,恐怕胤礽本人也无法理清。

胤礽的意思,弘暄倒是很明白,但他总觉得二伯想太多。弘暄当然可以说客套话,譬如他和弘历是兄弟,譬如弘历还小,譬如他相信自己的能力……但最终,他选择拿利益说事:“二伯,一个本土,一个海外,我们并无利益纠纷。”

“是吗?”胤礽嗤笑:“弘暄,你可真是天真——”

弘暄还未待说些什么,胤禔便开口嘲讽:“老二,你小心眼儿,还以为弘暄会跟你一样吗?

呵,胤礽白了胤禔一眼,好像因为汗阿玛随手赏自己的一块砚台生气这么多年的他不小心眼似的。

对于弘暄的容人之心,胤禔是赞赏的,若是胤礽有弘暄的雅量,胤禔未必会去争这个皇位。尽管他反驳了胤礽的话,但你要说胤禔对胤礽的话完全嗤之以鼻,那也不是,他转过头来又叮嘱弘暄:“不说养虎为患,但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其中的度,弘暄你自己把握。”

难不成还是孩子的胤礽和胤禔一开始就是关系恶劣的吗?

并不是——

只是利益所聚,他们背后的利益推着他们不得不争。

若不是神迹出现,胤禔和胤礽只得骑虎难下,非你死我活难以回头。

利益相争,又利益相合。

彼此看不惯对方,却又不得不联手合作,说得就是胤禔和胤礽两人。

因此,虽然被胤禔衬得自己枉做小人,胤礽也只是不痛不痒的瞅一眼胤禔,并未作出反驳。

要不说弘历聪慧呢?

他总是在该开口的时候开口:“大伯,弘历喜欢哥哥,我们是兄弟,才不会像大伯说得那样对哥哥不利呢?”

但弘历这话说得不对吗?

对,怎么不对,简直太对了,但也太刻意了。

兄弟之情,有时候还真不如共同利益来得放心,更何况他们还是堂兄弟。

好像他们这些做叔伯的不是兄弟是的,要他们来说,越是兄弟,斗得才越狠。

事情是这个事情,弘历还小,作为弘历的阿玛,胤禛也不得不说些什么:“大哥,他们还是孩子呢——”

胤禛不说什么还好 ,一开口胤禟就讽刺了回去 :“对,孩子的你为一条狗剪了爷的辫儿,孩子才会更记仇,孩子长大后报复的才更狠。”

‘塞斯黑’算是胤禟过不去的槛了。

在胤禟心中,他当然比一条狗重要,但在胤禛心中,朝夕相处的小狗被欺负,谁重要还用说吗?

但狗更重要,这话也就心里想想就是了,说肯定是不能说出来的。当年受罚的是胤禛,就很能证明事情对错了。

这不,剪辫事件参与者之一的胤誐立马同仇敌忾:“就是,就是——”

被九伯拉着科普过和胤禛恩怨,让自己小心警惕防范四伯,又知道事情来龙去脉的弘暄很难昧着良心承认在这件事上当年熊孩子一个的阿玛和九伯做得对。

自己小时候什么模样,真是一点没数。

一边是一见面就往自己手里塞大把银子的九伯,一边是一见弘暄就各种数落自己的四伯,弘暄的心就很难不偏,他打圆场:“四伯,您别生气,你也知道九伯只是对我关系过度。”

胤禩:“就是,四哥,别跟九弟一般见识。”

这边劝着呢,那边胤禟‘哼’的一声,他的不满那是连掩饰都不加掩饰。

这种冲突,就不是小小的弘历能参与的了了。

胤祯:“四哥,你大度点儿,别跟九哥一般见识。”

胤祺:“差不多行了,四哥早就知道错了。”

还有看热闹幸灾乐祸的胤祉:“老四你可真不受人待见——”

……

偏架拉得明明白白,事情向着一个奇怪的方向去了——

对于一众儿子的眉眼官司,康熙那是见怪不怪。

从胤礽挑拨离间开始,上首抱着弘历认字的康熙帝听得明明白白,但他就跟聋了似的,什么也没有说。又不是第一次见,康熙都懒得处理。反正,他们又不敢当着他这个皇帝的面打起来。

弘暄和弘历,昭武帝和乾隆帝,到底该如何安排,康熙自己也未曾理清。神迹中的乾隆帝确实固执己见,但你要说乾隆帝是错的,那也不至于,满汉之别的看法,应该说乾隆帝的看法才符合康熙帝想法,也符合满洲八旗的想法。

是,天幕从基因、从遗传上证明了满汉根本没有区别,但在文化认同上,又真的没有区别吗?

观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短短半个月时间,连海外探查的船只还不曾启航,想改变还是很难的。

就像所有人都知道昭武帝最终海外建国建立了偌大帝国,但有勇气去海外闯荡的人依旧不多,这又不是日本,还有巨大利益可图。海外原住民的生活,天幕又不是不曾展示,刀耕火种,蛮夷落后,和华夏隔着汪洋大海,此一去跟流放又有什么区别。

正如岭南的繁华不是朝夕可成的,蛮荒之地的印象也不是那么好改的。那么一大片土地,心动自然心动,但有勇气付诸实践的,终归还是廖廖。

弘暄从利益的角度剖析,自然令人信服,但一众阿哥们是否信服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而臣子们如何站队,更是连皇帝都管不了的事情。

还是那回事儿,利益不同——

你就说第一期被圈的那些皇子们愿不愿意雍王一系上位吧!

还有就是,凭什么这大清江山要固执己见的乾隆帝继位?一众叔伯认同弘暄,那是因为弘暄是未来的圣皇,那弘历凭什么让他们认可?

如此种种,都是问题所在。但这些问题,也并非不可协调,可是有些事情,不是可不可以协调的问题,而是值不值得妥协的问题。

天幕的存在从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是的,仅仅半个月,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天幕再次猝不及防出现了——

从小太监进来禀告,到抬步外出,也不过短短数息时间,令古代人看不懂的车水马龙过后,眼前又是熟悉又陌生的打招呼声:

【大家好,我是喜欢和大家一起探讨历史的非专业博主爱新觉罗·钱鑫。

感谢大家对我上期视频讲解的斧正,这一期也希望亲们在视频结束后踊跃发言,大家共同探讨,共同进步,还是那句话,要是沾染了大家智慧的毕业论文一下子能通过就再好不过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