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伏灵令,溪山逢,玄幻魔法,伏灵令在线阅读">

踏星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踏星小说 > 伏灵令 > 第44章 弓鸣县·番外[番外]

第44章 弓鸣县·番外[番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符庄恳求鱼宣不要将她斩杀弓鸣的事告知其他人。

符芹向来不许她涉足危险,从前冯时惜读书时,每每符庄想跟着去,都会被拒绝。

符庄原本是孤儿,她并非弓鸣县人,而是被渡头的浣衣妇人救下的。

浣衣妇人发现她时,小小的女婴躺在木盆里,从河流的上游漂下来。

妇人将她救下,却没法养她。

平民百姓家里本就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妇人家中已有二子一女,她浣衣正是为了补贴家用。

上游战事不绝,女婴能安全到达渡头已经是奇迹,若不管她,无非饿死或淹死。

妇人不忍,将她带回去,准备替她寻一户人家。

只是过了十天,渡头村的家家户户都找过了,各家都有难处,只余村头独居的痴儿。

痴儿照料自己过活倒是没问题,能下地能做饭的,平日穿戴也干净,可妇人自己有孩子,自然知道带大一个婴孩不仅仅是吃吃喝喝,万万做不出把女婴交给痴儿的事。

妇人捡到女婴时正是开春,每日喂些米汤,喂到了夏末。

雨水频频,渡头的水线都高了不少,靠岸的人家不得不往里搬。

往年都是如此,村民们习以为常。

那段时间痴儿总是在家里坐不住,来妇人家中看女婴。

水边危险,妇人不得已停了浣衣,又做起针线活,有人帮忙看顾当然好。

妇人家最小的孩子与女婴差不多年岁,痴儿却只对她感兴趣,每日抱在怀里晃悠。

落雨七日不绝,土路上举步维艰,满是深深的泥脚印。

村里气氛日渐阴郁。

水再这么漫上来,地里的庄稼根本活不成,来年更难过。

这天夜里,雨势空前。

渡头边的村民屋子被水淹了,到妇人家中借住,于是妇人就让四个孩子去村头的痴儿那儿借住。

凌晨,女婴的哭声将其他人吵醒。

雨没停,最大的孩子往外看了一眼,当即喊道:“快,快!咱到山上去!”

水线已经上涨到门口了。

痴儿最大的优点就是听话。

他当即抱起女婴往外跑。

但妇人家的二女儿抱着小儿子,忧心忡忡:“爹娘怎么办?”

大儿子不过十一岁,他也想不到好办法。

“咱先上山,看看有没有人在,大家一块儿去救人更稳妥。”

对于几个孩子来说,顶着洪灾救人与送死没区别,只能寄希望于大人。

可是他们忘了,痴儿的屋子在村头,是整个渡头村地势最高的地方。

若有人逃出生天,经过时怎么会不来叩门提醒呢?

痴儿带着四个孩子在山腰待到天亮,也没见半个人影。

雨势最大的时候已经过去,这会儿只下着牛毛小雨。

水线没有退去的迹象,他们不敢轻易下山,心一点点往下沉。

这情形,两个较大的孩子心里都知道,村民们生还的可能微乎其微。

妇人家的大儿子临出门带上了痴儿灶台边的干粮饼,那是痴儿平时下地带去填肚子的,现在成了帮他们熬过这场洪水的粮食。

两个小孩饿了不管别的,就是哭,他们不足半岁,只能把饼掰呈指甲盖大小一点一点喂。

在山上待了一天一夜,雨彻底停了,水线已经退了许多,被淹没在水里的渡头村上半段重见天日。

其中包括了妇人家的屋子。

木头材质的建筑经水泡过,变得脆弱许多,屋子的不少地方被水冲垮,已经算是危房了。

于是两个小孩被交给痴儿照顾,两个大孩子进屋去找人。

渡头村人生长在水边,没有不习水性的。

往年也有发大水的时候,但最多死伤几个行动不便的。

这场洪灾过后,却无一活口。

妇人家的孩子和痴儿是渡头村的人,即使这里已经没有其他人,他们也得留下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痴儿在家看着两个孩子,两个大孩子到山另一边的村子找活计,每个月末回家歇两天。

某天女婴对着回来的二姑娘喊了一声“姐姐”后,他们知道,这孩子如果现在不送走,往后就送不走了。

痴儿预感到了什么,整日都抱着她不撒手,二姑娘说要替他,他愣是不肯。

最终趁着夜色,痴儿睡得沉,两人带着女婴翻过山头。

这边的村子虽然只与渡头村隔了一重山,但山路足足要走一晚上。

天蒙蒙亮的时候,女婴被放在寺庙门前。

他们打听过了,这寺庙虽小,却常有人来参拜,再不济也能在庙里吃口饭长大。

这时辰他们要赶去上工,没等寺庙开门就离开了。

因此他们不会知道,当地的乞丐有一批每日天不亮就在门前蹲着,见了香客就说吉祥话讨赏。

女婴就这么被带回了乞丐窝养大。

就这么长到七岁,带着她的老乞丐一直喊她“小尼姑”,始终没有一个正经名字。

乞丐窝也做些生意。

女孩白天饿得受不了,喝水垫肚子,晚上起夜听见其他人商量着要把足岁的孩子卖给人牙子。

这些年混迹市井,女孩很清楚,人牙子手里的小孩命好的能进高门大院伺候,命不好的最后的去处甚至有可能是肉摊子。

可是偏僻的村子哪里有什么高门大院,荒年里肉摊子比菜摊子都多。

这两年雨水格外稀少,只怕收成还要减。

她看一眼熟睡中的其他小乞丐,轻手轻脚地出了乞丐窝,头也不回地逃命。

乞讨是一门学问,世人不会看你可怜就烂好心。

女孩耳濡目染,学的几分本事,全用在了这场逃亡中。

她不敢耽误,除了讨口吃的,几乎是片刻不停地跑,直到支持不住昏倒在食珍楼的后门。

乞丐窝养孩子不是发善心,不可能给他们吃饱饭,女孩能跑这么远是她自己都没想到的。

再醒来的时候,她躺在铺着被子的床上,有了自己的名字。

——符庄。

符芹对两个学徒的安排可谓因材施教。

符庄对功名利禄没追求,她七岁前沿路行乞,见过形形色色的人。

她所有力气都在一路曲折中耗尽,好不容易重获新生,已经无心折腾。

那日状元府夜宴,符庄久违地心累。

如果可以,她这辈子都不想与人打交道了。

当然,这也不意味着符庄想跟女鬼打交道。

尽管鱼宣是个很有礼貌的灵异,上门还送礼。

收了东西要办事,这点道理符庄早就摸透了,无需鱼宣开口。

符芹被气走,没人盯着符庄练字,她坐下来看着长枪发呆。

这年头连灵异都学坏,跟她打哑谜。

是救人还是杀人,给个准话啊。

鱼宣不说,符庄没问。

早先女鬼在院子里鬼鬼祟祟布置阵法的时候,符庄好奇看了两眼。

没看懂。

鱼宣看她一片茫然的脸,就知道她帮不上忙,挥挥手让她站到一边去放风,别让人发现坏了事。

后来听见冯时惜让人来传话说身体不适,符庄就知道该自己干活了。

女鬼没有给她拒绝的余地,符庄也不想体验拒绝灵异的后果。

她老老实实到鱼宣布阵的地方等着,然后趁乱把那条大得惊人的长虫扎了个对穿。

其实符庄把长枪拔出来的时候就发现一件事:长虫没死,只是因为蛄蛹过头而力竭。

所以她补了一脚给它踹晕,又反手帮冯时惜体面地昏过去。

符庄问:“为什么要我动手?”

鱼宣笑眯眯:“谁说我要你动手了?”

符庄觉得,灵异聪明过头不是什么好事。

但好在,她一眼看出这把长枪很值钱,卖一次命一劳永逸的值钱。

不过女鬼也不亏,因为符庄买一送一,顺手救了两条命。

符庄不希望符芹知道的原因除了不想被念叨之外,还怕她觉得自己连灵异都能对付,真有什么大才可挖掘。

卖命有风险,给别人卖命更有风险。

符庄很惜命。

冯时惜也是。

她感念符庄的救命之恩,也了解自己这个名义上的师妹最想要什么。

要不是御赐的东西不好流通,冯时惜都想从自己的家当里翻点贵重的东西送出去。

她现在能自由支配的,都在状元府里了。

冯时惜在弓鸣县没有待多久,就要回京城上任。

她走了,状元府没有人去楼空,偌大的府邸和满满当当的库房都留给了符芹和符庄。

一夜暴富的符庄躺平得更心安理得了。

冯时惜临行前,瞿青派人来在府里各处栽了几丛竹子。

文人墨客讲究“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状元府起初是按诗情画意的风格建造的,出资的各家都想掺和,推敲的细节太多,最基础的元素反而被略过。

竹子成材要三五年,瞿青送来的算是半成品,已经具备足够的观赏性。

这是一份十分取巧又挑不出错的礼物。

何况瞿青也说:“多亏齐大人提点,下官才想到献青竹为状元府添色。”

哪怕了解不多,冯时惜也知道齐览不是管闲事的性格。

她不得不收。

可惜整个状元府中,除了符芹,没有其他人会兴致盎然地欣赏它。

每日晨起,符庄在芹心园的小竹林边练字,符芹则雷打不动地煮一壶茶。

日光打下来,竹林影影绰绰。

斑斓的蛇尾在其中一闪而逝。

[番外]')" class="btn-addbs">『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