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怡笑得神秘莫测:“你猜呗。不过奖品是我设置的,虽说陆老板是我拉来的赞助……但你也可以理解为是我和陆尹珩一块商量的奖品吧!”
林可梦频频摇头:“现成的赞助人站在这,如果前三名奖品不是现金,我不是很认可。”
陆尹珩一把年纪这么拼,第一名是没有任何悬念的,傅青颂甚至觉得学院应该额外给他颁一个“最佳努力奖”。她没参赛,左右奖品是不是现金也和傅青颂没有关系,她频频确认着时间准备离开:“我下午和关老师有约,一会可能要提前离场。”
“这才三点多,你们约在哪?”井怡反应过来,“关老师?文院的那位关平老教授吗?你们要商量办论坛的事?”
“对,就约在图书馆一楼的咖啡厅。说起这事我还想问问你,确定是哪个院承办了吗?文史哲学科交叉前沿论坛的定位,规模不会小,计划进度怎么样了?”
“这事学校内部已经开过会了,毕竟平大很久没有过这种规模的学术活动了。我上次听说开会的结果,不出意外的话咱们院要承办,但需要联合署名。你说得对,这么重要的论坛不能不重视,而且规模一大开销就得直线上升,也是要考虑的因素。不过呢——”井怡一副早有计划的样子,“你再猜猜,我帮你们联系的另一个承办单位是何方高明?”
“平陆?”傅青颂几乎没有犹豫地猜道。这个走向虽有些预料之外,但属实是情理之中。
包括AI技术在内的新一代产业变革力量是各学科关注的重点,人文学科也不例外。傅青颂在上半年还用虚拟形象参加了一场学界的“元宇宙”会议,时下科技革命方兴未艾,随之而来的是新型科技同社会伦理之间的巨大张力,人文学科中有关于此的讨论层出不迭,这次的前沿交叉论坛上定然少不了相关文章,这本来也是举办学术论坛的意义所在。
陆尹珩又是平大知名校友,平大与平陆合作只会带来互利共赢的局面,对于双方现阶段议题影响力的扩大有益无害。
井怡神采飞扬的笑意则肯定了她的猜测。
此时,观众席上传来一阵欢呼声——陆尹珩刚刚拿了第一名。
她们不约而同将目光汇聚到操场上,井怡想起什么似的:“我好像听陆尹珩说下午也有约,所以他才把男子长跑设置在前面。你们该不会都是要去见关教授吧?”
“关老师好像是说到时要引荐一个人。”想来关平不知道他们认识,傅青颂想想道,“既然如此,你要不要一起去?”
井怡干脆地摆摆手:“我就算了,我又不是出资人又不搞学术,起个头就算我尽一份力了,去了都听不懂你们在说什么。”
眼看约好的时间快到了,陆尹珩估计要收拾一下,傅青颂就同井怡暂时告了别,准备提前一会去咖啡厅接应关平。
井怡不放心地嘱咐道:“你一会路服务驿站记得拿校友纪念礼包啊,一定要拿啊!”
“知道了,井总辛苦。”傅青颂打趣道。
看她这副模样就知道纪念礼品八成也是井怡参与准备的,来都来了,傅青颂高低要带一份走。
只是男子长跑项目结束后,傅青颂一直都没再看见陆尹珩的影子。她没再继续找,视线从下面的操场收回后,就离开看台往上面走去。
林可梦留在看台上边看比赛边等她。傅青颂明天便要赶回H市,她们约好晚上一块吃顿饭。
驿站工作人员本来在玩手机,看到傅青颂走过来,就看着她的脸和同学低声交谈了几句,然后起身确认她的身份信息。
“傅青颂。”她拿出自己的校友纪念卡,报出自己的名字。
“噢噢,你就是傅学姐呀,那没错的!”小姑娘一边在登记表上打钩一边冒出这么一句,让傅青颂有点莫名其妙。
她自从毕业后鲜少回来,眼前这个同学傅青颂并不认识。她认为自己尚且没“美名远扬”到这个地步。
不过对方没再说什么,只是回头边找礼品边问旁边的人:“刚送上来的那个袋子去哪了?”
“我怕丢,就放你身后的纸箱里了。”另一个女生说着,起身去取礼品。
傅青颂很快从她们手里接过礼包,感觉颇有分量。印有学院logo的硬纸袋塞得鼓鼓囊囊,也不知道里面到底装着什么好东西。
傅青颂拎着礼包往咖啡厅去,穿过周末下午座无虚席的咖啡厅前部,在角落里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学生平时都喜欢来这里学习或是进行小组讨论,到处涌动着青春活力的气息。
环望一周并没有看见熟悉的身影,她应该是最先到的。
离约定的时间还有几分钟,傅青颂入座,将礼包袋上的丝带解开,率先看见一件白色的纪念T恤,以及一枚同样印有logo和栀子花的精美胸针。
底下还有一层,是个硬纸壳包装的盒子,搞得神神秘秘,不知道究竟隐藏着什么宝藏。
傅青颂不想在这里把物品弄得太乱,她把T恤和胸针拿开,从拆开一条缝隙的纸盒边缘往里窥去。当她看到里面陌生又眼熟的尖帽子造型时,便霎时愣了一下。
这是……一份周边?
里面装的是一只如今堪称“海景房”的怒眼女巫公仔,以及一对还没有上市的联名镀金徽章。傅青颂一眼就认出来,那只公仔《手执镰刀的女巫》绝版周边。
她再一翻,从奖品袋底部摸出一张便签条,上面赫然写着预料之内的大字:男子五千米一等奖。
女巫怒目圆睁地看着她,俨然和她七年前拿到的奖品正好凑成一对。
这些周边八成和井怡最近做的项目有关,毕竟世上没有这么多巧合,联系最近的动向,也只有她能搞到手了。
傅青颂给周边拍了一张照片,发送给井怡。
井怡的消息很快回过来:“嘻嘻,这就拿到啦?”
傅青颂:“下血本了啊各位老总,我想知道你搜罗了多少只娃?其他项目的一等奖也是周边吗?”
井怡:“想多了朋友,这可是绝版周边,哪有那么好弄?不过其他奖品也没差太多,是折合市价换算的。”
傅青颂:“这合适么?”
井怡:“这个么,就当我和资方老板的一点小特权吧。不用谢我了,谢谢陆老板吧~”
傅青颂:“啊?”
其实这时傅青颂还有点没反应过来,为什么她要去谢谢陆尹珩。
在她的逻辑里,她之所以拿到这个礼品袋,是陆尹珩刚比完赛就要赶到图书馆来,为了节约路上的时间,才托工作人员直接把他的奖品带给傅青颂,目的是让她顺便转交。
可她自己也发觉这逻辑有点怪,总透露着隐隐的不对劲。
井怡看到她的反应,有点无语了:“你那脑袋不会还沉浸在论文结构里吧?你把袋子反过来再拍一张看看呢?”
等傅青颂把袋子转到反面,不用拍她也懂了——纸袋左上角明明白白做着标记:To 傅青颂。
傅青颂若有所思,明白了井怡为什么一开始就想撺掇她参加比赛,还想游说几个运动健将跟她们组队。她也明白了,吓退那么多人的项目单单吸引了一个陆尹珩,到底是什么原因。
窗外两只小猫一前一后奔跑而过,顿时吸引了咖啡厅中不少人的注意力,傅青颂也跟着看过去。
起先她以为那两只狸花猫是伙伴,没想到前面那只被追到后,两只猫立刻滚到一起争斗起来,像是在抢地盘。好在猫咪的情绪来得快也去得快,先前被追的那只猫处于下风,很快就跑得没影了。
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只奶牛猫追上来,嘴里叼着刚刚捕猎得来的昆虫,两只猫绕着那只昆虫开始打闹,在刚刚争来的地盘上分享乐趣。
这让傅青颂想起她有一次问林可梦的问题:家里的猫不会说人话,她也不会说猫语,为什么每次只要小猫抬头看看她,甚至不用“喵”一声,她就能立刻知道它想做什么?
林可梦的具体回答,傅青颂已经记不清了。大概就是说,其实就和做朋友一样,任何两个动物的相处都离不开默契,很多时候不用开口,也能全然明白彼此在想什么。
哪怕一方沉默,但我知晓你心意,便能在恰当的时机将你想要的东西送到面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