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星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踏星小说 > 她择路而行之(权谋) > 第19章 长生之烛

第19章 长生之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问,这是你们掉的东西吗?”那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孩子又重复了一遍问题,众人这才回过来神。

“啊,是我的东西,可能是刚刚走动时不小心掉了。”容铮上前几步,弯腰从那小孩手中拿过自己的太子玉牒,“是很重要的物什,多谢这位小郎君。”

“没事,我正采药草呢,刚好捡到了。你们也是要去寺里上香吗?”

“是啊,小弟弟你呢?这么大雨,你怎么一个人在山上?你的家人呢?”九娘见小孩衣服都已经半湿,忙把自己的伞给他打上。

“我的家人们都不在这里,我就住寺里,你们要去上香的话,跟我来。”

众人跟着这小孩七拐八绕,没走多久,就已看到了法隐寺掩映在重重墨绿中的黄色院墙,再往上爬了十几步,一道挂着锁的黑色小门出现在了眼前。

“你们先在这儿等一下。”

那小孩噔噔几步跑上前,在门梁上轻叩了三下,又重重拍了一下门板,只听吱哑一声,门已豁然洞开。

九娘记得上一世,自己离开湖州前,每年也会和姨母们或者小婵来法隐寺上香。可眼下这小孩子走的路线,却是此前从未走过的。

途径两片水洼又穿过一片竹林,就在九娘要出声询问之时,一排灰瓦僧房映入眼帘。

“到这儿路就好走了,你们要去天王殿和大雄宝殿,就顺着这钟声一直往前,很快就到了。我要先去给住持师傅送药草,就不陪你们了!”

“哎,小弟弟,你等一下,”九娘见那小孩转身要走,忙叫住他,问他可否带他们一起去找住持。

小孩纠结了一下,许是看他们一路跟过来不像坏人,遂点了点头。

“小弟弟,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可以告诉我们吗?”

“好啊,我叫知恩,知遇的知,恩人的恩。”

“知恩,今日下雨,你还记得去山上采药,辛苦了。”

“应该的,师傅不是告诉我,‘三草二木一雨普润’?,雨水乃天降甘霖润泽世间万物,知恩不觉得辛苦。”

“好孩子,这几位也是跟着你一同上来的?”

“嗯!”

“好,你先回太虚殿把上午未默完的经文写了去,今日这药草采的很好。”

容铮等人见知恩向后山跑去,忙进殿迎住了住持。

“阿弥陀佛,太子殿下和诸位大人不必多礼。老衲慧空,是这法隐寺的住持,不知今日几位贵客光临寒寺,有何指教?”

容铮直起身,对慧空一眼认出了自己的身份并不惊讶,径直问起了长生烛和磷火石之事。

“殿下久居上京,还未曾来法隐寺看过这长生烛,今日正赶上太虚殿开殿进香,不如诸位随老衲一同前去。”

慧空捻着佛珠从众人身前走过,只在看到九娘时露出了一瞬诧异。

“大师,怎么了?”

“无事,只是感叹施主一路走来,受苦了。”

九娘闻言一愣,抬眼撞上容铮探究的眼神,匆忙低头跟上前面吴所畏等人的步伐。

直到进入太虚殿内,众人才恍然明白,所谓前朝太宗皇帝拿万两黄金造一长生烛并非虚言。

这太虚殿位于法隐寺后山最后,整座佛殿完全依附于灵山山壁而建。

说是佛殿,殿中却只见僧侣不见佛陀,大殿四周供奉着无数香烛,而那纯金打造的莲花宝座正中,只有一根粗若合抱之树的巨型蜡烛耸立其间,是为长生之烛。

“这...这哪里是佛殿,这明明就是绕着这根蜡烛建的殿宇。”

“不错,法隐寺的这座太虚殿本就是为了安置这长生烛而建。施主,有慧根啊。”

“大师,我看这烛台前怎么还有一盒白骨?那骨头看起来可是有年头了,为何不入土为安?”

吴所畏转悠一圈,目光被熟悉的东西吸引,九娘顺着他的声音看去,发现长生烛莲花宝座正下方,确实供着一盒白骨,盒子前方还放着几只水渍未干的新鲜供果。

“阿弥陀佛。这白骨乃老衲的一位旧友,友人生前痴迷佛法,临了唯愿能常伴青灯古佛,老衲这才将他的尸骨放于这太虚殿内,了其残愿。”

“怪不得,我看那尸骨前还有新放的供果香烛,想来大师定常来祭奠旧友。”

“慧空大师,这长生烛怎么看不到烛火?”

久未出声的肖闻起突然发问,九娘这才惊觉,站在殿内,好像确实看不到蜡烛的顶端。

“随老衲来。”慧空踏出殿外,示意众人跪在门前蒲团上。

九娘跪下抬头,这长生烛的全貌才得以收入眼底。那微微跳动的烛火高悬于殿顶,经年不灭,似明日当空,普照世间。

“慧空师傅,敢问这长生烛平日是由何人照看?兵马司送来的磷火石又都存放在何处呢?”容铮看过长生烛奇景,却并未如旁人一般长跪许愿,只继续盘问那磷火石的所在。

“回殿下,那照看火烛之人,你们今日其实已经见过了。”

慧空带着众人绕到巨烛背后,影影绰绰的香烛间,一小男孩正伏案奋笔疾书,恰是带众人上山的知恩。

“师傅!”知恩见慧空来了,连忙捧着经文上前讨赏,看到九娘等人跟在后头,又兴奋地跟他们打了声招呼。

“殿下,诸位大人,这是杨知恩,是荣平府杨家的小少爷。”

见众人面露惊讶,慧空让杨知恩继续抄经,自己则走到前殿继续解释。

原来这杨知恩并非杨家主母所生,而是一身份低微的侍妾偷偷怀孕跑到庄子上生下来的庶出子。

那妾室本就身子孱弱,生下孩子后竟直接一命呜呼,杨家主母见孩子可怜,便抱回大宅抚养,视若己出。

“五年前,也是因缘际会,杨大人带合府家眷来寺里上香。老衲初见这孩子,便觉心生亲切,后来,知恩果然对佛法一见如故,常来寺内讨教。久而久之,杨大人就做主,让知恩常住法隐寺,做了老衲的俗家弟子。”

“可他一个小孩子,怎么会负责照看这长生烛呢?”

“那是因为这长生烛自十年前成家覆灭后,本就是杨家在照料了。”

成家?成家班!九娘和容铮隔空对视,两人都意识到这熟悉的词又一次出现了。

“慧空大师,你刚说十年前成家覆灭,这到底是什么事?”九娘没理会容铮警告的眼神,直接了当问了出来。

“哦?施主竟然不知?”慧空看了旁边肖闻起等人一眼,又捻了几圈手中的佛珠。

“也确实不过一桩旧事,施主听过就好,不必挂怀。”

“这成家是江南一带传承数百年的建筑世家,以‘样式成’一门名扬天下。自建宁九年选定湖州修建皇陵伊始,就是由成家负责设计建造的。建宁十三年,本就在水患中进度延缓的皇陵工事突发塌方,成家一门折损大半,剩下的族内门人和成家本家,也因圣上雷霆之怒受到牵连,满门抄斩。”

“自此,样式成便不复存在。”

“那这长生烛也是...”

“正是,这长生烛恰是前朝成家第一任家主的立身之作。如何用磷火石维持烛火长明,亦是成家不外传的秘籍。不过,十年前成家惨遭灭门,这秘籍自然也就归了朝廷所有。前些年,杨家找了几位老匠人在寺内负责照料火烛,知恩学会后,便由他来照看了。”

“那磷火石从兵马司送来后,就直接放到这太虚殿里?具体是怎么操作的?我们能看看吗?”

“阿弥陀佛。佛语云‘有眼不看有耳不听六根清净六尘皆明’,这长生烛的事,老衲一无所知。诸位若想知道更多,还请自去问知恩。”

“你们要看长生烛点火?呃,秘密倒是没什么,只是这有什么好看的?”

杨知恩对这个说话温温柔柔还给自己打伞的姐姐很有好感,见九娘要看,二话不说便把众人又拉到了蜡烛背后。

只见他手脚麻利地在香烛堆里清出一条道路,带着众人贴近烛身。几人这才发现这巨烛后部的烛身上,竟生生挖凿出了一道通向顶端的阶梯。

杨知恩在巨烛脚下的大箱子里取出一小箱火石,又将放在阶梯上的麻绳绑在火石箱上,自己抓着麻绳一端拾阶而上。

他小小的身影越爬越高,仿佛是在无边红烛上飞檐走壁,也像是一粒尘埃,晃神间就已和整座太虚殿融为了一体。

“喂!看得见我吗?”麻绳已被拉直,九娘闻声抬头,见杨知恩已经稳稳站在了长生烛的顶端,那渺小人影在巨大烛火的映衬下并看不真切,只有稚嫩童音回荡在空旷的太虚殿内,激的九娘浑身冒出了鸡皮疙瘩。

等了片刻,那麻绳拖着一箱火石开始晃晃悠悠向上收拢,然后嗖的一下便升到了蜡烛顶端,过了一会儿,九娘隐约听到火石滑入蜡烛的声音,接着就看到杨知恩手脚并用地从烛顶原路爬了下来。

“怎么样,是不是没什么好看的?”小孩儿轻松落地,跳下来后随意地拍了拍手上的火石痕迹,仰头看向面前几人。

“你是每天都这样爬上爬下?”

“当然不是,每三天爬一次就行了,这太虚殿位置很避风,蜡烛轻易灭不了。”

“每三天爬一次也已经很厉害了!你真了不起!”九娘见小孩儿扬起的脸红扑扑的还带着几抹烛灰,连忙拿出随身带着的手帕帮杨知恩擦干净。

“所以知恩,你是每三天就把送来的火石都尽数放入蜡烛里,不曾让外人接手过?”

“嗯,反正数量都是老匠人们在的时候早就和那边商量好的,我抄完经,只要看到有送来的火石就都放进去,这东西堆在殿里,也怪吓人的。”

“如果没什么事儿,我就先回僧房洗脸了!你们要还有什么问题,让师傅叫人喊我就行!”

“所以,这法隐寺的磷火石,也没什么问题?”

“目前看起来是这样。”

众人拜别慧空,在雨中没什么香客的法隐寺里四处转悠。眼下已至深秋,灵山半壁霜叶红透,九娘忽然记起这法隐寺中一景,兴致勃勃地要带大家去看。

“喏,就这儿!”

在法隐寺里东转西转,终于,顺着九娘的指点,一栋三层木楼映入众人眼帘。

这木楼位于寺庙东南一角,被密布红叶掩映,不注意看很容易就会忽视。虽不起眼,但木楼层层相叠,清雅秀气,四角飞檐,飘逸如瀑,在宏伟壮观的法隐寺佛殿中倒是别具一格。

“上到小楼的第三层,从露台扶栏远眺,可以俯视整个法隐寺。每逢秋天,还能看到灵山霜叶尽染,所以这一景就叫飞阁流丹。”

众人爬上三楼,还未走到屋外,便听到露台上似有人在小声说话。

听到脚步,那说话声顿止,九娘探身出去,却发现露台上只有一道风姿绰约的背影。

那背影着一袭白衣在萧瑟秋风中被吹的凌乱,只是站在那里,就让九娘内心止不住地微微一颤。

引用注释:

1、《法华经》里一共有七个著名比喻:火宅喻、穷子喻、药草喻、化城喻、衣珠喻、髻珠喻、医子喻。圣严法师的《绝妙说法》给《药草喻》起了一个小标题《三草二木,一雨普润》。这里所说的“三草二木”是比喻根机大小深浅不同的众生;“一雨普润”讲的是佛的教化是一佛乘,并无二乘、三乘,而普收三乘根性之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