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去饭厅吃饭的人,都对着冰箱指指点点。
沈苏叶凑过去一看,好嘛,他真的将自己画的小猪佩奇贴上了饭厅的冰箱上,还选了一个特别显眼的位置,走那路过的人不想看见都难。
“他这是打哪弄来的?”前台小姐姐好奇。
“昨晚他自己画的。”沈苏叶咽下嘴里的油条。
“啊?自己画的?”小姐姐诧异,“他昨晚上没事干,画这个干嘛?”
“他说他小时候没玩过,我就带他去画了。”沈苏叶摊手,表示无奈。
“啊,”小姐姐顿时哑然,眼里露出可怜的神色,脸上的表情突然慈祥,“可怜的孩子。”
[?]端着餐具走过来的叶见归面露疑惑,问到:[怎么了?]
沈苏叶面带戏谑,抬抬下巴指了下小姐姐,对他说:“她听到你小时候没玩过那个画,正在慈母心泛滥,心疼你。”
叶见归闻言,两颊染上一层淡淡的胭脂,嗔怪地看了她一眼,不去理她,只埋头吃早饭。
沈苏叶看见他被自己逗害羞了,骄傲地哼了两声,也继续吃早饭。
只有小姐姐左看看右看看,脸上带着若有所思,默默喝完了豆浆溜走了。
今天对于沈苏叶来说,算是一个比较特别的日子——她要单独出诊啦!
虽然平日在沈爸爸身边,也独自给患者开了很多次药方,但是这次她还是有点紧张,毕竟从今天开始,她身边就不会跟着人,患者的病症和用药都要她来仔细斟酌,难免让她有些神经紧绷。
吃了早饭,她就绷着一张脸去了诊室。今天是她第一次个人门诊,所以并没有多少病人。隔壁诊室偶尔还会有人进出,她这里门可罗雀。没有患者上门,她就窝在诊室里看脉案。脉案里记载了许多沈爷爷和沈爸爸遇见的病例,同样的病症,不同的病史,让辩证结果和用药都不一样,很有意思。
才看了没多久,她就听见一阵急促地上楼脚步,还没反映过来,她的诊室门就被推开了。
“小沈医生,这会儿忙吗?”楼下药房的药师挤了个脑袋进来。
“不忙,有事吗?”
肉眼可见的眼前人脸上顿时挤出讨好的笑意。
“小沈医生绝世无双,和善慷慨,无私友善,乐善好施……”药师是个和沈苏叶年纪差不多的青年,赞美话不要钱似的往外涌,都给她砸蒙了。
“……所以有什么事吗?”她哭笑不得。
药师立马狗腿地上前,“咱药房在做三伏贴,想请暂有时间的小沈医生拔冗帮忙。”
“好,我知道啦。”她默默将书放下,立马同意,跟着药师往下走,不想再听他的马屁。
“真是谢谢小沈医生,”药师继续夸她,“小沈医生真是待人赤诚高尚……”
“……”
药房里除了她,还来了好几个人,无事的前台,还有个针灸师,就连厨房里备完菜的叶见归也被薅羊毛地薅了过来。
“你们怎么来了?”她悄悄挤在前台和针灸师的身边。
两个人给了她一个一言难尽的表情。
“他看我没事,就把我薅过来了。”
“我也是,”针灸师望天,“一路上还卖力夸我,搞得我好怪不好意思的。你呢?”
转头就看见沈苏叶面无表情盯着她。
“额……”她一噎,小声问:“怎么,你也是?”
沈苏叶点点头,道:“进门就开始夸我,把我夸得更什么似得,然后就来了。”
说完,三个人对视一眼,同时转头,用一种难以言表的表情看着药师。
药师:?
总觉得背后一凉。
每个医馆的三伏贴配方都有些许差别,四时堂用的配方是:白芥子、细辛、吴茱萸、甘遂、羌活、白术、肉桂等,按照一定的比例打成粉末,再用生姜汁和蜂蜜混合,捏成圆饼,封在透气胶贴上就好了。
几个人就对着盆子里已经混合好的粉球,你捏一坨,我捏一坨,摁在透气胶贴上。
四时堂的三伏贴不仅会售卖,也会匀一点出来拿给社区,由他们分给社区户外工作的环卫工之类的,所以制作量大,因此药房薅了好几个人过来帮忙,以求快速做完,以免耽误药房给患者拿药、煎药的正事。
几个人越干越起劲的时候,前台另个小姐姐跑来找沈苏叶,说有患者来了。于是她又放下手里的药粉,哒哒哒跑回了楼上。
来的是个十八岁的小姑娘,想要调理一下痛经。今天黄医生休假,只有她一个女医生。前台告诉她,沈苏叶今天第一次独立出诊。小姑娘自己有些犹豫,她妈倒是心眼实诚,表示那也是医生,肯定比他们懂,第一次就第一次,以前肯定跟着老师学过。
沈苏叶进诊室的时候,母女两个已经在里面了。
小姑娘坐在凳子上,看起来有些瘦弱,没有什么精神。
沈苏叶仔细问了下她的病史。
小姑娘自诉,是十三岁来的初潮,经期是正常的,但是每次从第一天起,就会肚子疼,原来还好,最近肚子越来越疼了,吃了西药,也用过中药止疼,但是都没有效果,
沈苏叶让她伸出舌头给自己看,舌质暗苔白。又让她伸出手把脉,左右都把了,脉象沉弦。她注意到,在她给小姑娘把脉时,不经意间触碰到她的手掌,凉沁沁的。
“你的手一直都是这么凉吗?”想了想突然问。
“对的,不管冬天夏天都是这样。”小姑娘被她突如其来的一问,问的有点愣神,但还是老老实实回答了。
“脚呢?”
“脚也一样,所以冬天晚上睡觉都得灌个热水壶,不然睡一晚上,脚都是凉的,谁都睡不好。”
沈苏叶沉思了一下,给她写下了药方。
用了柴胡、香附、川穹、枳壳、肉桂、附子等,以柴胡疏肝散为主调理肝气,再用肉桂、附子、茱萸等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每日两次,先吃两个星期哦,半个月以后记得来复诊。”
送走这位小患者以后,沈苏叶算是开张了,不一会又来了一个患者。
一上午,沈苏叶还是断断续续接待了好几位患者。挨到了下班时间,她终于长舒一口气,起身下楼吃饭。
出了诊室,就遇见了隔壁诊室出诊的沈爸爸。
“感觉怎么样?”沈爸爸问。
“还行,”沈苏叶摸摸脑袋,“都是一些常见的病症。”
沈爸爸点点头,两个人一起往下走,一边走一边问沈苏叶今天遇见的病人,和她是怎么开方子的。
沈苏叶老老实实,一五一十全倒了。
沈爸爸就安静地听她讲,等她说完才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
“有进步。”他赞叹到。
“还有个病例,”沈苏叶有些愁眉苦脸,“是个有子宫腺肌瘤的女士。”
沈爸爸闻言,问她:“病史是什么?”
“她自诉,月经来了二十多天都没停就去医院检查,结果发现是子宫腺肌瘤,而且卵巢还有囊肿,囊肿有3.7厘米。我看她舌苔,发现舌暗苔薄,脉象沉涩。”
“你开了什么药?”
“我用的桂枝茯苓丸化裁,换成了赤芍,加了王不留行通血络,然后就加了三棱、莪术、红花用来活血化瘀。别的没敢用。”
“可以再加上海藻、昆布、山慈菇软坚散结。”沈爸爸略微沉思,“后续如果再来月经,可以再加上红参和山药。毕竟破血药用的多,药又需要一直吃,加点山药红参养养气血。”
两人就这么一路讨论,来到了饭厅。
中午叶见归准备了番茄炖排骨、凉拌豆芽、麻婆豆腐,还煮了冬瓜汤。
番茄被炖的几乎融在锅里,酸味渗进排骨里。排骨已经软烂,一进嘴就能脱骨,番茄的酸味和排骨的油脂味交相呼应,在舌尖上跳舞。汤也很美味,融入了番茄和排骨的精华,咸香的番茄味和点点葱姜味,打开了人的胃口。
凉拌豆芽爽口生脆,口感绝佳。
麻婆豆腐麻辣味直冲天灵,豆腐润滑香嫩,一口下去,辣椒和花椒带来的刺激齐飞。
沈苏叶很快就解决完午饭,端着一盅冬瓜汤细细品味。午饭味重,吃得难免燥热,冬瓜汤清谈,只加了点点盐调味,可以将中午经受辣椒考验的胃袋缓解一番。
她一边慢悠悠地喝着汤,一边百无聊赖的梭巡着饭厅。很快,她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平日里吃饭悠悠哉哉,号称细嚼慢咽对身体好的谭师兄,今天吃饭那叫一个囫囵吞枣。沈苏叶怀疑他都没有尝出菜的味道,就把嘴一抹,急冲冲地跑了。
过了一会,他又背了个包,从诊室出来直奔大门口。
午休都不休息了?沈苏叶好奇,眼睛一直跟着跑。
就看见,她家医馆大门口来了个漂亮姐姐,穿着白色吊带长裙,脚踩银色新高跟,提着个包,只不过距离有点远,看不太清长相。但是糊糊一眼,一看就是风情万种的美人。
“师兄有问题。”沈苏叶朝着大门口,对着叶见归说。
叶见归回头,只看见一个离去的背影。
[怎么了?]好奇。
“师兄跟着一个漂亮姐姐出去了,一看就有问题。”眼睛微眯,一副神秘莫测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