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辈来京城读书,他不会推拒,日常吃住还是在书院,最多年节在家住一住。
家里的事情理清楚之后,沈初开始参加一些宴会交际,两个女儿她每次都会带上,也是为了方便相看。
表妹那边,原本以为已经过去的事情,没想到,她又来了。
“这些是我这个做姨母的给愉儿的礼物。”
熙愉眼下已经知道,这个看似和善的长辈,对她并没有什么好心思。
表妹的亲事,沈初知道 ,当初并非是姑母所愿意的,但姑父跟家中长老都觉得很好,姑母一人反对也是无用,在那档子事暴露之前 ,表妹甚至也觉得这是一门好亲事。
一转眼,事情也过去了不少年,表妹在外也有好名声,都说她大气懂事还贤惠。
“收着吧。”
沈初看了一眼女儿,熙愉随后上前,表达谢意。
一个做工精致的的匣子里装着各色珠花,但也仅限于好看。
不小的厅堂内,沈初表妹看了看四周。
“母亲跟你姨母有话要说,你回房去看账本吧,你们也都出去 。”
来者是客,何况还有亲戚关系,厅堂内,眼下就剩下二人。
“表姐 ,之前的事情,我是有些唐突贸然,先在这跟你赔个不是,不过表妹也是诚心的,你别多想。”
说完,她从袖子里掏出一个荷包,拿出内里的一沓子银票。
全都是五百两的面额,加起来肯定是上万两了。
“愉儿是我的女儿,之前过去的人,话说的很清楚。”
沈初自然不可能被银钱打动。
“也不知道姐姐怎么想的,让愉儿嫁到高门大户不好吗?日后在怎么样,那也是锦衣玉食一辈子,找个读书人,有出息还好,没出息,那岂不是耽误了孩子,这些银钱,我提前给你们,也可给愉儿当做私房,数额不少呢,妹妹这么有诚心,姐姐还是不愿意吗?”
“知道妹妹贤惠爱子,但不成就是不成。”
沈初索性把话说明。
表妹的心思不难猜测,一个被嫡母养大的外室子,纵然有了身份,当初的事情 ,京城谁不知道。
同等级的,不可能把闺女嫁过去,庶出都不愿意。
向下兼容一些也难,外室子终究是不上台面,一些人家除非没得选,否则也不愿意。
可若是太小门小户也不成,不太配,也会让人议论她这个母亲偏心。
这事也没那么容易解决,合适的人家不好找。
多年来,表妹在外有好名声,可长子的婚事并不能拖,要不按照顺序,接下来那几个也都要耽误了,到时候,就是她这个嫡母做的不好,会被人诟病。
总而言之,这件事还是很棘手的。
她有这个心思之前 ,去娘家走过一遭,兄嫂们也都拒绝了。
沈初也不傻。
眼前人一方面不太看得起她们家,一方面又想求娶,她又不是疯了 ,为了让女儿高嫁 ,不要脸面名声。
“愉儿虽说也到了年纪,但我们才给她相看,这事不急,时候不早了,也就不留妹妹了,早日回去吧。”
这算是赶客,沈初面上不显,心里也是很生气的,说完,她起身就走。
秋末,家里在成衣铺子订购的冬装陆续送来,先试装,确认没问题,结账之后,掌柜的带着银钱离开了。
这天下午,许伊带着已经成婚的女儿还有去年刚考中秀才的儿子过来。
她家的车马早上就到京城,先去拜访了长辈 ,也就是小五,下午才过来,这次到京城,之后还要娘家走一趟,送儿子到书院,怎么也要待大半个月。
刚来,她就定了客栈,亲戚家到是能住 ,但说句不好听的,情分也就那么多,住宿也不是什么大事 ,家里也不是没钱,找个上档次的客栈,住的也舒心。
夫妻二人经商多年,银钱是不缺的,带来的礼物也是只多不少。
公婆去世后,就是他们两口子当家做主,在府城的日子别提多畅快。
许伊保养得宜,衣着鲜丽,眼下的她看起来跟那些年轻妇人,也没什么大的差别。
“有几年没见大嫂了,大嫂快请坐。”
大家一番客气寒暄,互相打招呼,看起来十分和乐。
厨房里的那些厨子,眼下也是忙的热火朝天,少不了几桌丰盛的宴席。
“母亲,这宅子可是真的好看气派。”
许伊的女儿在自家母亲耳边轻声说道。
许伊当初是闻家第一个进门的孙媳,一晃眼,她也成了长辈,昔日里,那个不大的闻家宅院,她至今还记着,眼下这个新宅院是后来置换的。
长辈给力,子孙后代也能享福,她的公爹跟沈初的公爹虽然是亲兄弟,但差距可不小 ,一个考了好些年都没中举,一个确实年纪轻轻的就是二甲进士,当官多年,压根没法比。
“这宅院比五爷爷家的还要气派许多。”
“日后若是你弟弟争气,咱们家也会有的。”
京城有亲戚在,还都是当官的,关系也不远,许伊送孩子过来读书,一来想着有人帮忙照拂,二来,对孩子日后也好。
她给儿子选的书院,便是当年闻乐谦兄弟两个读书的书院。
这个书院在京城也是赫赫有名,其中不乏一些名师,眼下闻家那几个小辈,也在这读书呢。
寒风吹过,她整个人异常清醒,只盼着儿子日后争气,早日考中入仕。
等到晚饭时分,闻家人都回来了,免不了一番应酬,许伊看着乐谦跟昕昕的几个儿子,一番夸赞。
孩子们站在一排,看着都很健康活波,也十分有礼。
饭毕,她也没留宿,带着一双儿女先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