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星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踏星小说 > 焉知非皇 > 第43章 巫蛊(十三)

第43章 巫蛊(十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承道帝坐在书桌前愣神,一坐便是一夜。

天微微亮起,在东宫搜查的侍卫前来汇报:“陛下,在太子寝殿外的一棵桂树下面,发现了一个人偶。”

随即侍卫将树下发现的人偶呈到承道帝面前。

这人偶同昨日黑影留下的那个人偶一样,也是一副穿着黄袍、浑身扎满针的装扮。

侍卫继续汇报道:“此外,东宫还有一个扫撒的小太监说,太子经常站在那棵桂树下。”

承道帝默不作声,怔怔地看着那人偶出神。

如今人证、物证都直指太子直指东宫。

可凭承道帝对太子的了解,太子完全没有理由做出这些事来诅咒他,太子人品敦厚,也断然不会做出这种阴毒之事。再者,他也完全不相信太子会做这种阴毒之事。

今晚的这一切来得太过于突然,太过于巧合。

吴忠义见承道帝看那人偶看得出神,不知在想什么,于是便壮着胆子上前问道:“陛下,眼下要如何处置?”

“秦王妃那边怎么样了?”承道帝并不搭这一茬,反而岔开话题,问到了秦王妃的情况。

“王妃见红,贵妃娘娘、四殿下、在王妃身边守了一夜,现已稳住,还望陛下安心。”

承道帝听后闭上双眼,双手扶额,长叹一声。

吴忠义见承道帝只是禁足了太子,并不愿继续处置,眼看太子倒台就在这一瞬间了,自然不肯放弃,继续追问道:“陛下,太子和太子妃要如何处置?”

吴忠义不放弃,继续试探着追问:“陛下?”

这小兔崽子有些不对劲!

吴善辅联想到昨日中秋宫宴上吴忠义的举动,察觉到一丝异样。

昨日宫宴,吴忠义先是将微醺的承道帝引到太子的东宫,随后又率先发现黑衣人留下的木偶,再到现在的一直追着承道帝处置太子……

这小兔崽子竟想着陷害太子!吴善辅惊出一身冷汗,不敢再继续想下去了。诬陷太子那可是要诛九族的!

承道帝也察觉到了吴忠义的异样,自昨夜起,吴忠义便一直在他的面前上窜下跳,甚是可疑。

难道东宫内发现的巫蛊与吴忠义有关?那吴忠义背后那人又是谁?秦王刘茂?

巫蛊一事一出,诸多皇子中唯有秦王刘茂可堪大用……可昨夜贵妃还在他面前信誓旦旦地担保此事与秦王绝无干系……

承道帝一时间也没了思绪。

“你去,让长公主来见朕。”承道帝不搭理吴忠义,指着吴善辅道。

“是。”

吴善辅垂头应下,走之前还狠狠瞪了吴忠义一眼。

先前吴善辅只以为吴忠义要在陛下面前邀功争宠,没想到他如今竟这般胆大,竟然都敢插手皇子间夺嫡的事儿了!

之前怎么没发现这小兔崽子的野心这么大?只是不知道他为哪位皇子办事,是哪位皇子的眼线?

“陛下——”

吴忠义急了,还想再说些什么。

承道帝紧闭双眼,不耐烦道:“你们都下去吧。”

福宁殿的宫人们应声离去,吴忠义别无他法,也缓缓退下,事情进展与他们预想的不一样,他得快些将消息传递给出去。

“父皇!”

永安长公主刘安来到福宁殿,见承道帝在闭目养神,不敢打扰,只垂手侍立在旁。

刘安不可置信地看着眼前的承道帝,面容憔悴,头发凌乱,已无往日的风采。

不过才一夜的功夫,父皇头上便添了不少白发。

承道帝见刘安在他身旁,卸下防备,嘴角扯出一丝苦笑:“你来了。”

“父皇……”刘安语气有些哽咽,眼中满是心疼地望向承道帝。

承道帝有气无力道:“安儿……昨夜东宫……你怎么看?”

刘安不敢去想昨夜发生的事,垂头道:“父皇……儿臣不敢妄言……”

“呵……福宁殿没有外人,你……但说无妨。”

刘安想着昨夜发生的一切,先是贵妃抬出金丝累成的桂树,再到吴忠义顺理成章地提出东宫赏桂,最后发现黑影,一行人跟着黑影来到东宫太子寝殿外,又恰巧发现了穿着黄袍的巫蛊木偶,整件事情都与贵妃和吴忠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贵妃与皇后不对付、太子又与秦王一向不对付。如今皇后被禁足,晋国公一脉又多被贬黜,难保有人不会生出多余的心思……

若太子倒台,最得意之人只怕便是秦王,只是……这样的计谋是否太过浅显?

是背后另有其人?还是……秦王和贵妃胆子如此大?

不过吴忠义又是谁安插在福宁殿的眼线呢?

刘安有些不确定,犹豫开口道:“似与……似与贵妃娘娘和父皇身边的那个近侍有些关系……”

承道帝点点头,道:“朕也是怀疑他们二人,但贵妃背后牵扯太多,只怕追查起来不易。”

承道帝顿了顿,道:“不还有一个吗,就先从他开始查吧。”

刘安应下,她也觉得吴忠义不对劲。

在殿外候着的吴忠义、吴善辅二人见刘安迈出福宁殿,忙凑上前去探听消息。

吴忠义更是急不可耐,他此时急切想知道承道帝下一步是否要处置太子,忙问道:“长公主殿下,不知——”

永安公主抬眼冷冷看了一眼吴忠义,不待吴忠义说完,当即呵斥一声:“来人,把他绑起来!堵住他的嘴!”

御前侍卫当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吴忠义擒住,捆得结结实实的,按永安长公主的旨意将人押到了别宫。

刘安看着被扔在地上五花大绑的吴忠义,命人取下了他嘴里塞的布,质问道:“是谁?指使你诬陷太子?”

吴忠义知道自己已经暴露没用了,为了不暴露他背后的人,不屑地哼了一声,倔强地将头扭过去,一句话也不肯说。

“用刑。”

刘安见吴忠义这幅样子,也知不用刑是不行了,也不多废话。

刘安又不放心地叮嘱道:“仔细些,可别让他自尽了。”

吴忠义的嘴又重新被堵上,被侍卫带下去受刑。

吴忠义被带到偏殿,看到那些要用在他身上的刑具,残忍,冰冷,刑具上似乎还有一个个亡灵冤魂在向他招手,在向他呐喊。

吴忠义本能地往后缩着,不敢靠近。

侍卫们死死按住吴忠义,一人先是将吴忠义的手指塞进刑具里,另有两人用力地拉动着刑具。

行刑开始。

“唔!”手指上传来的阵阵钻心的疼痛,让吴忠义忍不住地惨叫出声。

“这只是第一道刑罚,你若受不住,不如早点招了,免受皮肉之苦。”

吴忠义疼得额头上沁出颗颗黄豆般大小的汗珠,但还是摇了摇脑袋,除了出声的惨叫,不肯再多说一个字。

行刑之人见吴忠义这么倔强,不禁又加大了行刑力度。

终究是血肉之躯,吴忠义再也扛不住了,疼得晕了过去。

行刑之人又朝吴忠义脸上泼了盆冷水,将吴忠义弄醒后,又换了道刑罚。

吴忠义就这样疼得晕了醒醒了晕,足足把十八道刑罚受了十道,才决定松口供出幕后主使。

但吴忠义只肯说与永安长公主一人听,因为侍卫前来请示刘安:

“长公主殿下,吴忠义说兹事体大,只能告与殿下一人知晓。”

刘安闻言,缓缓睁开双眼,思忖片刻后,不慌不忙地站起身来,缓缓道:“本宫去看看。”

刘安知道,无论吴忠义供出来哪个皇子,亦或者哪位嫔妃,都会是皇室的丑闻,不可外传。

故而在行至偏殿门前,刘安停下脚步,对着门外的侍卫特意叮嘱道:“传本宫的令下去,都退至十步外,没有本宫的旨意,不许任何人靠近。”

嘱咐完后,刘安徐徐进入偏殿,看到了奄奄一息的吴忠义。

只见吴忠义如一滩烂泥般地瘫在地上,裸露的皮肤上布满触目惊心的伤痕,衣物上也析出一道道的血痕。

刘安见他受刑时竟一声不吭,不由得多了几分欣赏,道:“受了十道刑罚还一声不吭的,是个人物了。

刘安怜悯道:“你要是早这么聪明,早些招供,又何必受这么多罪呢?”

“说吧,是谁指使你的?”虽然刘安先前已猜到了此事与四皇子有关,但那也只是猜测,这件事情还有很多疑点,还是要拿到实质的证据。

吴忠义眼神空洞地盯着刘安的方向,一言不发,嘴角上扬,脸上神情甚是嘲讽。

刘安见吴忠义这般消遣自己,不由得冷笑一声,怒斥道:“吴忠义?尽心为忠,刚正为义,如今你却欺君罔上,与旁人相互勾结,尔有何忠,尔有何义?哪里配得上陛下赐名忠义二字?”

刘安见吴忠义依旧一声不吭,缓了脸色,轻掩着鼻子凑近吴忠义,诈问道:

“是英王刘元?”

刘安加重语气:“还是秦王刘茂?”

问罢,刘安仔细观察着吴忠义的表情,想从吴忠义的反应来确定他背后的人。

吴忠义闻言冷哼一声,眼中满是挑衅。

刘安吴忠义这般反应,也不恼,呵笑一声:“我原以为你是个聪明的,没想到也是个蠢笨的。都什么时候了,还替他们遮掩。”

“看来你是要将这十八道刑罚一一用遍才肯说啊!”

刘安见吴忠义脸上毫无动容之色,面上带笑,不急不徐道:“在这十八道酷刑中,有一道叫‘生唇点珠’,你可知是什么吗?”

“行刑官们会准备好一根烧红的铁棍,让受刑之人含住,受刑者的唇角便会被烫得生起水泡,看着就像嘴角挂了一串珠子一样,颗颗盈润饱满,故而称之为生唇点珠。”

“我原先也并不知道这个刑罚到底是什么,毕竟大江建国这么多年来,鲜少有人用过。”

“也是前几日翻阅史书时才见到。元启帝的贵妃赵氏,毒害君王,受的就是这一道刑罚。”

刘安掩嘴轻笑一声:“你如今能用尽这十八道刑罚,也算得上是青史留名。”

刘安撇下吴忠义,转身朝着门口大喊一声:“来人——”

吴忠义高喊一声:“是二殿下!”

刘安闻言驻足,不可思议地看向吴忠义,质问道:“什么?”

刘安不敢相信自己耳朵所听到的,此事竟然与二弟刘仲有关,竟然是他……

吴忠义又是怎么和刘仲勾结在一起的?

刘安带着满腹的疑惑,大步走向吴忠义,问道:“你方才说什么?昨日东宫一事,与二皇子刘仲有关?”

吴忠义大笑几声,质问道:“长公主,你信吗?”

“就算你信,陛下会信吗?用刑讯逼供得来的证词来昭告天下,天下人会信吗?”

“长公主与蔡桐素有嫌隙,而蔡桐所作所为皆在太子示意之下,长公主难保不会对太子心生怨怼……”

事情败露,吴忠义早已做好赴死的准备,但在赴死之前,他还要拖更多人下水,他还要把局面搅乱,搅得越乱越好。只有这样,刘仲才有机会。

吴忠义癫狂大笑几声,面目几近扭曲,道:“构陷太子,污蔑皇子,殿下可知是什么罪吗?”

“好一个吴忠义,真乃无忠无义小人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