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星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踏星小说 > 夫郎是个小跟班 > 第23章 酒席与夏收

第23章 酒席与夏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上菜了。卤肉、烧鸡、四喜丸子、红烧鱼块,猪骨萝卜汤......肉菜都是满满一大盆。

“先吃。边吃边上菜。还有几个菜都炒好,端出来就行。”李天德招呼众人。

大伙说上一些场面话,拿起筷子吃菜。马坤没吃过农家酒席,很是新奇。以前,跟马父去吃酒,菜式都以精美著称。一碟菜一人一两筷子就没了。有时没吃饱,回家还得加餐。不像现在,都是一大盆一大盆,大伙热热闹闹的。

李星和帮着端菜。马坤正和里长对酌,见人上菜,他侧过身子让出空间。抬头一看,嚯,卖书签的小哥儿。

怎么在李家端菜?

马坤想不明白。抬头望去,李星和已经坐下吃饭。那一桌都是妇人、小孩。李万里的未婚夫郎也在。马坤不好多看,收回视线。李星和和顾千阳挨着坐,两个人埋头苦吃。吃一个菜,就互相说好吃,让对方赶紧尝尝。顾千帆坐在顾千阳旁边,拿着鸡腿吃。这个姐夫好像不比大柱哥差。鸡腿好吃。

另一桌的大柱,目不斜视。顾家都来了。顾家已经跟李万里定亲,应该不会再缠着自己。但大柱不敢看过去,怕跟人对上眼神。尤其怕顾千帆再喊上一句大柱姐夫。

怎么回事?

莫不是万里兄已拜得名师。大儒派小哥儿过来帮忙。不愧是万里兄,大儒待他多好。说来也是缘分,小哥儿眉眼跟万里兄有些相似。

马坤看谁都像大儒。仔细一看,谁又都不像。李万里正跟舅舅忆苦思甜。马坤不好打断。他想着,等走时,问下万里兄。里长再来劝酒,马坤二话不说喝光。

何大舅赞他豪爽,也来跟他喝。马坤来者不拒。既然看不出谁是大儒,那把每个人都当大儒看。客客气气地。自己可得表现落落大方、进退有度、待人接物让大儒挑不出毛病。

马坤走时,醉醺醺的,完全不记得要问李万里什么事。马夫把他扶上马车,在李万里的叮嘱声中驾车离去。

李星和,“哥,你这同窗是第一个买竹签的人。”

里长也是被扶着回去的。嘴里还在说,“好酒。好烈的酒。”

“八十八文一斤的竹叶青。”张守笑着说。他孤家寡人,家里不养鸡不种菜。没什么物件带,他实在想不到该买什么礼,干脆买两坛好酒过来。

“让你破费了。”李万里说。

张守继续笑,“哪有的事。李秀才能请我来,是给我面子。”

李万里向张守打听起小镇的酒家。张守在镇上跑闲多年,大店小店,大街小巷都熟。

从张守口中得知,镇上卖酒的店家有十几家。卖酒的货郎也不少。

不过,酒坊不多,他知道的只有三家。第一家就是他今天带来的竹叶青。这家青竹酒坊以竹叶青闻名。酒坊建在村镇外不远处。第二家以桃花酿闻名。这家酒坊,多是果酒。

第三家则是酒村酒坊,以量大便宜出名。清酒酒坊度数低,多数批发给小饭店、小酒馆。另外还会卖给附近村落的村民。清酒酒坊的主人是个乡绅,为人和善。清酒酒坊有货郎五名,每个货郎只能去酒坊规定的村庄卖酒。最好的位置就是小镇,给了清酒村孤儿寡母的陈江一家。

张守说完看着李万里,“ 李秀才,若是有事来找我,我必鼎力相助。”

李万里刚考上秀才,前程大好。又愿为家中长姐出面谋划,为人重情义,能深交自然最好。将来若是有事相求,望对方念旧情相帮。自己认识的人虽多,但能帮忙的很少。大伙都是闲汉,居无定所,无权无势,想帮也帮不了什么。

把客人送走后,一家人收拾起来。李万里被何玉打发去送李春花一家。

李春花笑呵呵,“同个村的,这点路还送什么?”说完并不阻拦。李万里现在可是香饽饽,两家定在明年成亲。自己可得把人看紧了。也让外边的人瞧瞧,有什么坏心思赶紧打退堂鼓。

顾老五喝的不少,走路深一脚浅一脚。李万里把人扶到床上。离开时说要留在家夏收,等九月再去县城求学。期间,顾千帆可以带书来找他学认字。

李春花更是开心,“好好好。千阳,你送送我的好女婿。”

顾千阳......

李万里,“我自己走回去就行。千阳送我回去,我又得送他回来。”

“那正好,两人路上说说话。”李春花把顾千帆拉到屋里,“咱去看看你爹。”

院子里,两人相视一笑。

顾千阳,“你别介意。我娘爱说笑。”

李万里很高兴。李春花愿意让顾千阳跟他相处,想来对他还算满意。自己今天穿这身穿对了,家人都说显得英俊。李春花当年可就是看上顾老五的脸。

两人站在院子里话家常。李万里说些书院里的事,说了马坤和苏必先。马坤是一个有趣的人,顾千阳今天见到了。苏必先是个学霸,还是一个努力的学霸。说起考试的事,又说话本里女扮男装考状元当驸马是假的。

顾千阳好奇,“为什么?”

李万里:死嘴,说这个做什么。他该怎么跟顾千阳说,应考之人都要被掰屁股检查。

“就是,那个。要脱光衣服检查。”

顾千阳看着李万里,想象着他脱光的样子。想不太出来。他觉得应该比他偶然见到光膀子流氓的身体好看。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顾千阳强制自己住脑。

李万里岔开话题。顾千阳说起在酒楼的事情。酒楼什么菜最受欢迎,他们推什么菜,酒楼有奖励。什么菜没有。酒楼里来来往往的多是什么人......

田里的稻谷黄澄澄一片,可以收割了。六月天气多变,稻谷一熟,要赶紧收割完。水稻在收割前,农家需事先选穗留种。李天德已选好留种田。

翌日,何玉煮上干饭,一家人吃完干饭前去收割。夏收是个体力活,得吃饱才有力气。李天德推着一辆木板车,车上放着竹筐。竹筐里有碗、镰刀、装满凉白开的大竹筒。

太阳出来一会了,清晨的风还是凉爽的。稻谷收割不能来太早。太早,稻穗上露珠,不好晒干。

到了稻田,李天德先下田,割开一道口子。李万里把割下的水稻用稻秆绑成一捆一捆。何玉把小推车推进割开的口子里。

李家只有四把镰刀。李星和跟在四人后面,绑稻谷,把稻谷抱回车上。木推车放满后,李星和喊李天德推车回去,他自己接过李天德的镰刀,顺着李天德痕迹割下去。

稻谷要推回村里的晒谷场晾晒。等晒干后,再用石碾把谷粒碾落。

李家这块地,四四方方,不宽但很长。一排大概种四十墩稻谷。李天德一人割十六墩,另外三人一人八墩。但李天德还是遥遥领先。他的腿长,岔得很开,从左到右一排割过去。李星和不行,左边割三四墩,就得挪下脚步往右边移一下.

很快,李万里追上来。李星和赶紧弯腰,不敢多看其他人,憋着一股气,手抡得飞快。不能输。

李万里笑笑,往李星和那边移动一段距离。李星和十六墩稻只剩十墩。李万里割着十六墩跑他前面。何玉追上李万里,同样移动位置往旁边靠。两人一人十二墩稻齐头并进。

李秋水赶上来与李星和齐平,“不急。今年家里就五亩水稻,很快割完。你仔细点,别让稻穗划到脸。”

太阳已经升起来,他们弯着腰没有一丝凉风。闷热,空中飞舞的稻芒让露在空气里的皮肤异常瘙痒。

李天德推车回来,大声喊,“先喝口水。”

何玉把镰刀顺势放到稻墩下,起身叫三人喝水。李天德已经倒好水,一排开放在车上。

李星和拿起一碗,“我先干了。你们随意。”说完,一饮而尽。

“哪里学的浑话。”何玉笑着拿起一碗水。

水被太阳晒得微微热。翠竹村有两口井,村里喝的水都是从这两口井打上来。井水很甜。李万里喝完又倒了一碗。

李天德绑稻谷,推回去晒。田里的稻谷不到一车时,他轮流换下其他人歇息。自己埋头在田里苦干。李天德接过谁的镰刀,谁那段就遥遥领先。

天越来越热,稻田周围没有阴凉的地方。李万里缩在稻穗下歇息。一摸头顶,头发已经晒得烫手。原主不是个不事农桑的人。青山书院有农忙假,每年夏收、秋收,原主都会回家帮忙。

三姐弟缩在自己领地里的稻穗下躲太阳。一边喘气一边隔空对话。

李星和,“瞧咱爹,跟头老黄牛似的。”他见过大柱家的大青牛,耕地时跟他爹这般,埋头苦干,不声不响。一步一步,很快犁到尽头。

“哪有这么说自己爹的。我看你是讨打。”李秋水说。

何玉把李秋水、李星和两人打发回去煮饭。三人在地里继续割稻谷。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何玉喊人回去。

三人把田里割好的稻谷全部堆到车上。四把镰刀、竹筒、碗放回竹筐,李万里背着回来。

以前,他们家收割,除开小推车,还会用竹筐背稻谷回去。一竹筐的稻谷很沉,背回村肩膀都会被勒红。背久了,肩膀还会破皮,沾水就痛。

让谁背是个大问题。

李天德已经在推车,一整车稻谷不轻。回村路上还有上坡路,要出大力气。不好让李天德又推车又背稻谷。

让何玉背,李天德舍不得。自个的媳妇自个疼。李万里也不合适。自家儿子是个读书人,没什么大力气。背坏肩膀,怎么写字。李秋水是个女孩子,他不舍得。李星和年纪小是个哥儿,那更不行。这么小的孩子哪背得动。

这一圈下来,李天德觉得还是自己背。自己背自己踏实。没办法,李万里真怕他把自己累坏了。所以,李家的竹筐不背稻谷。

三人一起去晒谷场,晒完稻谷才一起回家吃饭。

晒谷场里的村民见到李万里,都笑呵呵跟他打招呼。等李家人走后,不少婶子懊悔。当初怎么没发现李万里这支潜力股。又会读书,农活也肯下力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