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星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踏星小说 > 月落之第二部 > 第12章 合作交易

第12章 合作交易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穆當場借了兩把和配劍長度相近的練習武器,男爵則取了一把練習用的雙手大劍。

場上比試的人都停下空出場地圍過來,近年他們已經很少看到男爵和人動手,方才靠得近的甚至有點不忿,只因聽見外來武者竟敢對自家大人出言不遜。

交手兩人都有大劍士資格,圍觀之人頂多只是劍師,而且也不是正式比鬥,因此男爵吩咐長女拋擲銅幣作為信號。

相較於男爵斜舉大劍的架式,異族劍士側身將雙劍置於同側的姿勢就顯得怪異,這些學徒們都沒見過這種迎敵姿態。

他們也看過雙持武器的戰士,但正常起手架式都是一手格擋防禦、一手攻擊應敵,像這樣雙劍都蓄勢待發的還是首見。

眾人各有所思,有的認為這只是標新立異的唬人噱頭,也有人認真思考這種架式有何作用或如何應對。

但沒等思索出結論,比試已經要開始了。

某人將眼光追著男爵長女手中的銅幣,但在落地發出清脆聲響之後轉向比試,愕然發現已經分出勝負。

男爵的大劍仍離地一呎,帶起的勁風卻揚起塵土四散,足見這一斬的威力。

可惜劍鋒卻是劈在偏右逾呎之處,而對手卻側身在左,左手的寬刃劍壓住大劍劍身,右手的長劍抵在男爵頸項。

「到底發生了甚麼事?」這名學徒訝異地問。

「我只看到對手一轉身就拉近距離,將劍尖架在男爵頸旁。」

「我看見對手先格擋男爵的大劍,然後一口氣拉近距離。」

「不是格擋,是推卸,所以大劍才會偏開。」

「這位客人用的不只是劍術,還有策略,除非實力勝過他許多,否則第一次遇上這架勢必定會吃虧的。」當學徒們議論紛紛時,當中實力最高的男爵長子的話將大家目光吸引過去。

查覺到大家的目光他繼續說下去「我們都學過大劍和雙劍、劍盾的對抗,大劍要善用攻擊距離長和範圍大的優勢,而雙劍則必須掌握好距離,利用對方攻擊的空隙近身反擊。

使用大劍則必須保持距離以連續不間斷的攻擊,讓雙劍找不到迅速拉近距離反擊的機會。

而面對敵人這種架式,用劈斬進攻,如果對方後退便用突刺緊逼,向左右閃避則揮掃追擊,是最合理的應對。

所以這位客人利用這種想法,在大劍劈斬下之前,出其不意地先推卸開大劍,同時藉勢加速轉身揮劍的動作而取勝。」

「果然,我就說怎麼可能打敗男爵,原來是用了狡詐手段贏得比試。」這話引發其他人的附和。

男爵長子瞪了說話的人一眼「你太失禮了,這不是甚麼狡詐手段,要用寬刃劍將大劍推卸開,如果不是有驚人臂力,就是對時機掌握和力量控制都極為巧妙。」

「艾維斯說的沒錯,就算知道這種技巧,想在比試中成功使用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另一名學徒也出聲贊同。

「有些招式第一次見到很難防備,但若事先知曉就可以破解,不過輸就是輸,落敗者的叫罵就如同弱犬的遠吠。

所以別再說那些丟人現眼的話,該做的是從失敗中得到經驗教訓,然後讓自己變得更強。」男爵語調雖緩,但斥責之意仍顯示其威嚴。

「畢竟只是一場掂量我實力的比試,男爵您並未用出全力,證據就是及時收住大劍準備反擊,那可是合兩人之力的一斬,足見閣下仍有餘裕。

推卸大劍同時借勢跨步轉身揮劍,我幾乎是押上全身之力,才有那麼快的攻擊,而只要稍有猶豫就會被隨後而來的反擊攔腰擊中。」異國劍士也出聲道。

「再者,我還有一項優勢,男爵只知道我是很有實力的大劍士,但我卻從你們的對練中看出男爵的劍術風格,所以才能做出針對的策略。」

客人雖然贏了卻不咄咄逼人,反而解說起這場比試是男爵手下留情、自己出奇不意才僥倖得勝。

男爵的強悍是眾所皆知的,就算加上那些因素才取勝,在大劍士中應該也是名好手,無論是邊界地帶的尚武風氣,還是傭兵團的實力至上觀念,都讓眾人轉而對客人產生好感。

不過大家並沒有機會和他攀談,因為男爵已先發話「沒事的人就先去吃早飯,順便消化今天的心得,我和客人還有些話要說。」

明白這是在驅趕閒雜人等,大家很識趣地散去。

當其他人都離開後,穆先開口道「我要先為剛才的狂言致歉,我以一名劍術指導的眼光來判斷,卻忽略閣下作為家族之長和一方勢力之主的考量。」

作為劍術指導應該因材施教,讓每個學徒有適當的發展,但做為家族之長必須將資源集中培養繼承人,勢力之主則必須重點培養忠誠又有潛力的成員。

已經不需要武力擴張的情況下,強化核心、弱化旁支是防止內鬥的常見策略,而男爵繼承人方才的眼界表現也印證這一點。

一個勢力資源有限,培養手下最先考慮的是忠誠,其次才是潛力,資源的分配是會影響忠誠的,野心慾望超過才能實力的傢伙容易變成隱患,要及時打壓讓其知道本分。

「只是有點好奇,種種做法究竟是您由經歷得來的智慧?還是有人指點?例如…帕威魯的那位?」

「你到底想說甚麼?」男爵臉色一冷。

「請不要誤會,我並沒有惡意,本人也曾為帕威魯的某位大人物做過事,聽到您崛起的事跡,顯然不是單憑一個平民出身的傭兵能做到的。

如果曾有貴族背景,即使是祖上曾獲罪被貶,在立下功績之後要獲得爵位和招攬人才也會更容易,沒有理由不用而陷入閣下的處境。

所以這背後必然有某方勢力的全面支持,而從各種跡象來看都表示這位大佬和軍方有關,才能輕易提供軍馬和管制軍械。」

「光憑這樣你就斷定不是王都方面,而是帕威魯?」男爵臉色稍緩問到。

「王都的大人物們不會花費時間和資源在這種角落,就算想加強對地方掌控,也會把心力用在郡治城市的大家族上,而非扶植新人建立據點。

雖然彼此沒有統屬關係,但在不妨礙自己事為前提上,彼此提供情報和協助,我想是對雙方都有利的事。」穆微笑著說。

「但這合作是否不對等?畢竟我掌握著一個市鎮、數百兵力、數千人口與每年近千萬的收益、上千萬的預算、數千萬的資產,而你卻是孤身一人。」

「合作可不是看擁有多少東西,而是看你能拿出來多少籌碼,我給你的情報和建議可以影響你勢力的長遠發展,我接著要到南方很長時間,所以你只能提供短期便利,以雙方投資和收益比例來說,吃虧的是我才對吧!」

男爵沉默了一會兒,要是說那只是動動嘴的事會被人看輕的,情報的收集和整理確實須花費相當時間精力和各種代價的。

最後做出決定「我會根據建議和情報的有用程度,決定提供的支援和權限。」

穆露出成交的微笑,無本買賣只要對方肯支付代價,到手的就都算賺。

在未到此地前他便斷定克魯貝洛斯男爵的發家過程,絕對有熟悉上層和軍隊門路的勢力在支持,只是還不敢肯定是哪方。

而看過市鎮情況後,從早上練武確定是傭兵的武技套路,而排除他是貴族私生子或家臣出身的可能。

從許多細節上都可以看出他雖然模仿軍事貴族和軍隊的訓練方式,但是主要內容還是自己摸索的傭兵野路子。

男爵邀戰是想探自己的實力,而這邊也可以從某些交戰習慣進一步摸清對方的底。

以大劍來說,在鄰近幾國盛行的流派基本可分為斬擊式和刺擊式,斬擊式用的大劍劍身更寬、更重,大開大闔的招式在亂戰中威力十足,刺擊用大劍更修長,劍身靠近握柄的三分之一處還有突出劍格,可防止被招架住的兵器趁勢近身,更適合比武對決。

前者是傭兵和軍中猛士愛用,後者則是軍事貴族和學院擅長,雖說兩者都有斬擊和刺擊的招數,但偏向卻很明顯,所以很好辨識。

只不過大多數的大劍高手,最後都會融合兩者的招術,使用更沉重的高檔材質做出兼具兩者之長的武器,只有學院派的劍術大師才會全力鑽研刺擊之道。

所以穆可以判斷出他在傭兵生涯時受過某個貴族出身的高階武者指點,但隨著時間過去,他自身習慣和經歷讓那些學來的東西逐漸變形走樣。

那個指點者很可能也是幫助他建立基業的恩主,而符合種種條件的人物,穆印象中只有一個。

雖然很多事情都用推測的,但穆並沒有說謊,只是彼此可能對他說詞有些理解上的不同。

.

.

關於市鎮的傭兵團武力發展瓶頸的問題其實很好解決,既然人數不能再增加,了,那就想辦法提高人員的素質,從武器和訓練兩方面著手。

然後是藏兵於民,先將傭兵團的分隊人員從現在略為超編的六人減半,這樣就能讓分隊總數倍增。

一但有戰事需要擴編,補充完新兵之後,改編出更多小隊、中隊後,原本超編大隊規模就會一口氣膨脹到接近聯隊等級。

而預備的新兵平時就由警備隊、護村隊訓練,不但確保新兵素質,還可以節省開支。

雖然解說了這些做法的運用和好處,但伯尼還是有個擔憂,要如何確保各村會認真訓練呢?

「在農閒時辦個祭典怎麼樣?」

「祭典?這和訓練有甚麼關係?」

以武裝隊列變換、戰鬥技能競試等內容進行比賽,用實物和榮譽獎項鼓勵各村派人參賽,再加上酒類、鐵器等物的優惠促銷來吸引人潮。

「可是這要花不少錢吧?可能會排擠其他預算!」男爵提出新的問題。

穆向他解釋,以折扣吸引人潮來消費,大家就會買得更多,需要更多的錢就會從事更多副業增加收入,更多的交易帶來更多稅收,這會形成一個循環。

同時利用祭典期間將手下各傭兵小隊由防範盜匪趁機襲擊為由派到各村協防,還可以加強對各地的調查和掌控。

而副業問題也需要引導一下,鄰近城市已經在木材、皮革、冶金、陶器等行業佔據優勢,即使投入資金、引進技術也很難追上。

但可以指導種植麻、棉,讓農閒婦女搓麻、紡紗,市鎮進一步加工成繩索、布袋、帆布,鄰近都市的工商業對這些需求很大。

食品加工除了原本的釀酒、肉乾、乳酪,還可以考慮榨油,多餘的酒糟、豆粉用來餵養豬牛馬。

只要有經濟方面的官員稍加規劃,這個市鎮及鄰近轄區有很大潛力可挖掘,但克魯貝洛斯男爵就是招不到這種人才,稍微提點一下方向,加以投入就能在數年內讓當地產業更加繁榮。

種種發展建議聽得男爵大感興趣,以至於連用飯時間也不想放過,在餐廳邊吃邊聽。

最後提到學徒訓練,因為現今戰士考核制度的問題,升級要挑戰一對三的比試,因此長槍這種軍隊廣泛採用,入門成本較低的武器反而成為冷門選擇。

原本長槍更適合單挑或以多欺少,但被圍攻時,面對三個方向的同級對手就捉襟見肘了。

即使在槍術高手眾多的軍中對這種武器也有易練難精的評價,讓許多人認為槍兵就是戰士中的末流貨色,才導致大劍、劍盾和雙持武器成為戰士主流。

所以對穆讓兩個女兒和部分學徒改練槍術或戰戟的建議讓伯尼覺得有些難辦,年輕人們都想著早點取得劍師資格,好擁有城市配劍的特權,想叫他們放棄現在練的武器恐怕會引起很大反彈。

從底層爬上來的人往往會有這毛病,因為白手起家吃過苦,就會想給每個孩子一份事業家底,即使有人曾告誡他要集中資源培養繼承人,但疼孩子的想法還是改不掉。

「富不過三代」的說法指的就是這種狀況,孫子輩沒經歷過祖父輩的辛苦,祖父輩卻想讓每個子孫都享用家產,那之後的內鬥分家便是常見的事了。

而貴族們若有多個孩子往往是長子繼承,幼子輔佐,中間的孩子成年後都得自謀出路,頂多是父親給兒子幾筆資助,母親送女兒珠寶嫁妝,這才能確保繼承爵位的本家不被削弱。

所以貴族的兄弟內鬥往往從爭奪繼承順序開始,也是以後派閥鬥爭的演練,最後不管誰上位,都能很快融入貴族圈子。

但曾監造軍械對各類兵器形制有些研究,所以他還是給對方想個辦法,將茶水倒在桌上畫了把武器的形制,一把長柄武器前端像寬刃劍卻細長些,劍锷變成突出小勾,劍柄變成套筒。

長柄前中後各有一段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