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德的南北村鎮其實都是沿著道路發展起來的,所以整體呈向西偏斜的狹長型,不過靠近城市的這端有許多倉庫、貨棧,而另一端則是除了以種植果蔬供應城市外,就是貴族、富商們的獵莊與別墅。
這是因為城內土地較為昂貴,大量搬運力工出入也被貴族富豪們不喜,所以大宗物資平常都囤放鎮外倉庫。
村鎮警備隊有金主支持,裝備、訓練都還可以,倉庫區還有一定程度的防禦工事,加上看守倉庫與貨物的守衛協助,實力已經足以威嚇盜匪。
萬一碰上大規模盜匪暴徒聯合進攻,緊急時還可以向城防軍發信號求援,但那幫貪心的傢伙事後必定會敲上一筆耗損傷亡費,所以沒到那地步他們是不會求援的。
山丘西側的土地因為雨水較少、土質堅硬而沒有被開墾,因此有不少野獸在此活動而成了貴族們的獵場,所以村鎮外側才會有許多獵莊。
因為油水不足,不會成為大隊人馬的目標,而小股匪徒平時也不太願意接近這裡。
萬一倒楣被出獵的權貴隊伍發現,通常同行的少說也會有十幾名武者,而且最起碼會有劍師級好手或金牌冒險者,加上擅長追蹤搜查的斥候或獵人,某些嗜血貴族可是把殺盜賊當成比獵野獸更刺激的娛樂。
至於俘虜貴族勒索贖金?先不說成功的可能性,即使真的拿到錢後放人,整個地區馬上就會面臨大掃蕩,連同行都會盯上鉅額贖金來追殺,只有流竄無定所的亡命匪徒和被利益迷花眼的蠢貨才會這麼幹。
富商才是土匪們綁票的目標,而商人也依會行情殺價,甚至還有專門處理贖人的地下仲介。
所以這邊大致上就是禁獵時期被當成偷盜生活物資的目標,有幾個哨所帶領持械民丁就足夠保障安全。
穆被以友人的身分邀請同車,由於大部分的隨員都先去城內,馬車還有不少空間,便叫上維克多讓他一路說明城內和宅邸狀況。
男爵打起貴族儀仗,有侍從騎士為前導,馬車上則插上鄧肯家和瑟伍德家旗幟。
原本像這樣因為聯姻繼承來的爵位,應該將兩家的旗號徽章合併使用,但當初為掩人耳目,故意做出還沒準備好分家的假象,以至於只能將以前留下的旗幟一起掛上。
雖然車隊高調入城,卻並沒有引發太大關注,畢竟鄧肯女爵外嫁已經是七十幾年前的事,最後一次回來也是將近四十年前的事,所以幾乎沒人能認出鄧肯家的旗幟,都以為只是旅行路過的貴族車隊。
鄧肯家的舊宅在內城北部鳶尾花區和中央水幕區交界附近,南邊則是天鵝區,南北兩區分別是本地兩大貴族派系的聚集地,中央區除了城守府和各種公署外,就是相對稀少的中立貴族和親近城守派系。
那兩個派系的劃分來自於崇尚哪個曾以此地為都的王朝,南北兩區的名稱就源於其徽記。
水幕區的名字則來自舊王宮,當年王宮建成後因為南方夏天氣候炎熱,冰系晶石又不容易取得,所以常為酷暑所苦。
天鵝王朝的宮廷魔導師因此設計出一套系統,利用十八部魔法水車分三層將湖水送至頂層水塔,再從水塔中引水覆蓋屋頂,形成從屋簷流下的三層水幕,而被稱為『水幕宮』,成為當時著名的夏季景觀。
同時啟用十八部魔法水車消暑是很花錢的,所以城守也不敢亂用,通常夏天只會開動其中三部,還是改用獸力驅動的。
因此水流稀稀落落的樣子就像下雨,讓天鵝派的貴族改稱其為『雨宮』來表示他們對這種小氣行徑的不滿。
至於鳶尾花派則認為當年就是這麼窮奢極慾,天鵝王朝才會那麼短命,兩代三十年就完蛋了,不像之前的鳶尾花王朝在艱困的環境下,還維持了六代近百年。
利用山丘高低落差所帶來的風,他們堅持用屋頂風車帶動室內風扇,風扇後裝著能緩緩吸熱的魔石或水盆,將清涼氣息送至屋內消暑。
雖然效果沒有屋頂水幕好,但無論安裝還是維護使用的費用都大為節省,但天鵝派卻嘲諷那是貧窮和技術落後的守舊者的推託之詞。
雙方彼此看不順眼,誰在鳶尾花區裝水塔或是在天鵝區裝風車都會被看作叛徒而遭受排擠,水幕區的中立者和城守派則兩種都不裝,因為不管你採用那一種,人家未必拿你當夥伴,對手卻會先視你為敵。
雖然也有其他方面的爭執,但這是最容易從居住處看出也最出名的,所以其他城市把本地貴族的對立戲稱為『消暑戰爭』。
當初鄧肯女爵外嫁時『消暑戰爭』還沒興起,之後回來因為時間不長,也沒有大興土木,所以府邸還是維持原本樣貌。
只是這些年來因為沒有貴族主家撐腰,租賃收入又有限,只夠維持修繕費用和日常生活所需,所以還留著的僕役們得整些副業生計,讓整個宅院多了不少煙火氣。
車夫除了每半個月得出城到獵莊運糧食與供駑馬使用的草料,有時接些運貨的工作,空閒時間就和園丁一起出城砍些木柴,因此馬棚外面堆著大批乾柴。
原本種植各色花卉的庭院也大半被改成菜園果圃,和木柴一樣,除了自家使用也可以賣給鄰近宅院的廚房。
廚子由女僕長的管家老婆兼任,打掃女傭則是撿回來的,某年動亂時外出時有逃難者送上兩個乾瘦的年輕女孩求收留,維克多給了對方兩袋糧食作為交換。
想到車夫和園丁都還沒老婆,就在徵詢雙方同意後,象徵性的辦個儀式就完事了。
諾大的宅邸這些年來就靠六個人維持,不過管家、園丁和車夫如今都有了孩子,最大的管家長女和長子已經可以到外面謀差事了,只要主家有需要也可以叫回來。
四合院式的雙層宅邸足以容納近百人居住,如今添加護衛二十幾人、男女僕役二十幾人,還有新投效的近二十人,就算加上本家支援的護衛和冒險者也還有餘裕。
一樓有三座廳堂、兩間展示室、男女佣人房、廚房和分男女使用的兩間大澡堂。
也許是天氣較熱之故,南方貴族比其他地方的更酷愛泡澡,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曾有位貴族學者喜歡泡澡幫助思考,某次想通重大學術問題後竟興奮地直接狂奔而出,身上的衣服都忘記穿了,而成了史上最膾炙人口的裸奔事件。
因此在南方地區家裡澡堂不夠大、不夠氣派是會被其他貴族嘲笑的。
中庭則可以當作露天宴會場所,也可以當作家族武者的鍛鍊場地。
二樓除了兩間茶會廳以外,其他房間則是臥室、客房、展示間等用途。
最頂上的前天台是主人觀賞鄰近景色和舉辦小型宴會使用,兩邊各有一座可遮陽避雨的觀景台,後天台則是佣人晾晒物品使用。
地下還有一層,包含酒窖、倉庫和禁閉室,有些嗜虐貴族還會在這種地方設拷問刑房。
男女廁所分別設在室外兩側,宅邸內使用的都是由傭人傾倒洗刷的馬桶,除了沒有本地特色的風車或水塔外,整體來說算是相當典型的南方貴族宅邸。
.
.
男爵在前廳召集重要部屬聽取他們的報告,兩名文書已經完成落戶手續和人員契約的手續,只是冒險者公會最快也要等明天才能將所購買的情報整理出來。
司書已經清查過這些日子以來的文書、契約、帳目和財產,也帶人去看過出租店鋪狀況,感嘆維克托他們這些年來的日子確實不好過。
卡爾文已經重新安排了宅院的警備狀況,以前因為擔心小偷入侵,一些繪畫、雕刻之類的藝術品全被鎖進庫房保管,重新清理出來還得花段時間。
至於車隊未來除了一輛廂型馬車要歸還本家以外,剩下的會分成三支車隊,除了男爵宅邸用車外,另外兩支車隊會以城外獵莊為主要據點,一支和本家聯合經營,專門負責瑞門坎到諾德的貨運,另一支未來分家用於開拓新商路。
但是雙馬大車在城內活動較不便,卡爾文建議先向盟友的巴里特商借或租用兩輛單馬車輛,再加上原本運草料的貨車暫時就夠用。
聽完屬下的彙報後,男爵重新安排人事,原來的本家是負責協調指揮的總管之下設有各種司職,但現在人才不足,只能讓部分人兼職。
而第一道任命就讓眾屬下驚愕,竟由長女瑪格麗特擔任總管,維克托和本家老總管派來的次子擔任助理,並言明這是暫時措施,等充分考核讓兩人分出主次後再接任總管。
接著任命卡爾文兼任掌管車、馬、騎手調度管理的司車和護衛遣調訓練的護衛長,由包威爾協助訓練,三名得力助手則分別擔任三支車隊指揮,原有車夫則成為宅邸車隊助手。
司書埃文斯兼任掌管庭園的司庭,讓原有園丁擔任助理,魔法顧問的魔法士羅尼則兼任會計管理帳目,畢竟當學徒時無論管理魔法材料還是做魔法實驗,都得會計算和整理紀錄。
因為沒有帶大廚過來,女僕長薩琳娜還得兼任司廚,管家的老婆則轉任副女僕長兼廚房採買這個頗有油水的工作。
有了大小姐的前例,聽到二小姐擔任掌管金庫財物的司庫時就沒甚麼值得驚訝,畢竟這個職務必須交給能絕對信任的人來做。
對於這樣的人事更動,穆認為已經是男爵能做出的最好安排了。
畢竟維克托等人守住宅院多年,難得還盡心盡力地維持修繕,足見其忠誠本分,若是沒有昇賞實在說不過去。
這樣安排至少每個都底下有人或人手變多、待遇提高,連原先的打掃女僕也有了編制可以領到薪資,自然不會有什麼抱怨。
而本家過來的人曉得這是重新創業,前期辛苦些是難免的,也不會覺得男爵苛待。
讓瑪格麗特當總管是實在沒有適合人選了,維克多和年輕的朱利安尼無法讓其他有司職者服氣,實際來說這段時期是年輕助理的考核期。
維克托年紀大了,被看重的只是對本地狀況和人脈的掌握,不可能轉正,朱利安尼雖然受過本家老總管的培育,但能力還沒得到認可。
要等到其他有司職者都認可後,才有資格轉正擔任總管,如果遲遲做不到,就只能讓他回老父親身邊重新修行了。
至於伊莉莎白,姊姊都要工作了,總不能讓妹妹遊手好閒,只好安排個以忠實可靠為最優先的工作給這姑娘。
.
.
接下來要討論的就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了,雖然有爵位者每年都能支取一份俸祿,這筆錢夠一個小家庭優渥生活,卻絕對遠不夠貴族開銷。
因此絕大多數都會出任公職或經營自家事業,這是受到國家鼓勵並給予優惠的,因為這樣能促進富裕繁榮,並讓貴族們更好地盡到自身義務。
至於有沒有人會以權謀私、官商勾結、壓榨平民,這就是另外的問題了。
分家時的協議讓本家接下來三年都要提供一筆援助,遇到特殊災情事故還可以再延長。
但這筆資金只夠維持人員開銷,真正的創業本金還得從男爵私產支出,而且必須在三年內達到盈餘可以供應男爵家運作才行,所以得盡快開拓財源,否則就會落入要變賣財產的困境。
目前店鋪暫時收不回來,因為要收回或漲租按商業法規必須提前半年通知對方,否則就要依約支付賠償金給對方,金錢和信用都會蒙受相當損失。
所以男爵家只能在對外貿易上花心思,從進貨管道上來說,依瑟伍德本家和克魯貝洛斯家的供貨能力和本地需求,木材、皮革、陶器、玻璃生意都是可以考慮的。
等盟友那邊搞定生產、進口等相關事宜,文具、紙張、書籍和麻袋、繩業也是大有可為的,可以根據本地需求決定進貨品項。
問題是貨車是來回往返,都要載貨才能發揮最大收益,因此本城有甚麼可以賣到外地的特產才是重點。
維克托慚愧地向主人謝罪,因為店鋪都出租,加上忙於平日生計,他並沒有太關注本地商業。
「那本地農牧產品以什麼為主呢?附近有甚麼礦產、林產嗎?有那些大型工坊呢?」穆提問到。
「種得最多的應該是油葵花吧!主要是用來榨油,榨取後的殘渣則拿去餵豬,所以本地也盛產火腿、香腸。
附近的樹林都以供應柴火為主,至於礦石,二十幾年前南邊幾處窪地發現盛產氣白石,是許多產業的原料。」得到提醒的管家說出自己知道的情況。
「等等,什麼是氣白石?可以拿來做什麼?」聽到不知名的物產穆連忙問道。
「因為那種白色礦石放在水中煮時會冒氣泡,所以才叫這名字。
用途相當多,經過提煉後的鹼液、鹼粉、蘇打粉等產物聽說在揉製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