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試結束後,在場地位最高的大劍士向異族混血劍士通過檢測表示祝賀,這位身兼戰士公會與傭兵公會的全權代表,有調動此時進駐數百兵力的權限。
就算鎮長來面對也要低聲下氣,因此沒有人不識趣地上來打擾,何況想打聽點消息也可以讓這位來問。
因此當其友善地詢問來歷去向和是否有什麼困擾或需要什麼幫助時,其他能代表各自背景洽談的人也把內容聽了去。
混血劍士自稱出自瑟伍德伯爵家,因應南方變動家族打算趁機拓展商路,甚至不惜分家將部分成員遷往諾德城,以便加強對局勢的掌控。
自己的任務便是先協助諾德的分家穩定,然後前往南方考察生意項目和可能合作對象後回報,後續的洽談會有別人負責。
雖然只是社交應酬般的談話,而且以商業機密迴避生意項目的探詢,但已經透露出很多可以驗證的東西,只需稍加調查便可知真偽。
由於對這名好手的重視,底下的人很高效地將相關資料回報上來,讓這位主事者大致能掌握脈絡。
通過門哨時出示了諾德城守府和男爵家的委任書狀,再結合鄧肯家就是瑟伍德分家的消息,基本可以確認其所說為真。
先前被放逐或出逃者的懷疑已經可以推翻,至於為何這等好手現在才來進行劍師考核這些問題也不難理解。
實力夠強、傳承夠久的家族都會有點底蘊,畢竟難免會有些不能見光的事得差心腹之人去辦,若參加公會考核就會將這種隱藏力量暴露出來。
因此這種情況雖不多見,卻並非什麼難以理解的怪事,倒是瑟伍德伯爵分家才更值得關注,大家族常採用這種手段。
表面上說是為重視未來發展,而分家並讓其全權負責南方事業,但同時也把責任轉嫁到其頭上。
這是否意味著他們對可能影響家族聲譽地位的灰黑色產業有心思,所以才要預先進行切割,以避免惹上事情後牽累到家族本體。
雖然想了很多,但情況只要如實回報就行,不用附加自己的意見,能否從提供的消息中找到重要線索是上面的事,只要這樣就不會被抓到過失。
就跟租借地三方角力的局勢一樣,南方本地人也有各自的盤算,上層、中層、下層的人都會為自己的利益著想。
對外左右逢源,設法多拿好處,對內上下打點,儘量別惹麻煩,無論如何都只有一個重點,壯大本身實力,讓自己過得更好。
何況因為過去的政策,邊境的開發受到限制,有外面的材料加進來,派餅才能做得更大,吃到嘴裡的機會也更多。
未來這場利益分配盛宴,最美味的部分是上層商談瓜分,次等的由中層爭取搶奪,一些看不上的零碎才讓下層撿拾。
雖然已確認眼下這位不會主動惹事生非,但還是可以當做餌來吸引某些人活動,所以這位主事者刻意將部分消息放出去。
只不過沒多久接到的回報卻讓他大感意外,雖然有人得到消息後便立刻去和對方接觸,希望能和鄧肯家或說背後的瑟伍德家合作。
但那個混血劍士卻沒有接過遞來的橄欖枝,而是向來者分析了下現今的狀況,表示目前不是洽談的好時機。
他首先點明此時各家還沒有完成傭兵團註冊,更沒有開始劃分地盤,這時談合作為時尚早,任何許諾都毫無意義。
合作要穩固必須雙方的付出都能讓對方滿意,鄧肯家能撥付多少援助,也要看對方的實力和地盤位置,但被打發到偏僻鄉下的弱小隊伍沒有拉攏的必要。
更何況此時傳出和大家族、大商會接觸的消息對團體來說可不是好事,乍看之下是領先別人一步找到金主援助,實則是引禍上身。
搶先得到支持,提升裝備、補充人手,在競爭激烈的初期確實會佔據絕大優勢,但別人又會怎麼想呢?
「伸出脖子招致危險!」混血劍士用這句本地俗諺點出此事,此語有點類似東方古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那本來是形容烏龜的處境,縮在殼中便平安無事,探出頭來便會成為攻擊的目標。
來接觸的團夥代表雖然沒上過學,除了名字和數字,認識的單詞就幾十個,但那些包含生活智慧的諺語還是聽說不少的。
稍加思索後就想通眼下的狀況,被驚得嚇出一身冷汗,雖然伸頭才能吃到東西,但在群狼環伺的環境中,絕對不是明智之舉。
大家都是競爭者,領先者是被追趕的目標,沒有動手只是怕便宜別人,若此時在路邊發現藏有能恢復體力的藥水瓶。
以彼此的出身,所有人的想法絕對是搶到手,搶不到也不能讓別人得去,放任敵手壯大就等於讓己身變衰弱。
所以誰得了這種好處,立刻就會成為公敵,而搶奪合作機會,最好的方法當然是證明自己是更優良的合作者,幹掉對方首領,掠奪其包括部下、裝備、財物等,就是最好的證明方式。
而且時間緊迫,傭兵團註冊即將開始,沒時間協商串聯,搞不好今晚就會在鎮外演變成一場亂殺的大混戰,首當其衝的目標絕對是下場最慘的那個。
這時才發現對方刻意在大庭廣眾面前拒絕其實就是最大善意,否則敵對的團體就能趁機放出謠言引人圍攻自家。
雖然南方人普遍不喜歡白砂混血,但此時這名團夥代表真心誠意地向對方道謝後匆匆告辭,他得先一步回去宣揚此事,否則就可能被對手利用。
.
.
聽完部下報告的双方接觸狀況,這位大劍士感嘆大家族的底蘊果然深厚,連只是出來做事先調查的混血親信都有這等能力。
上面私下指示他這次收編工作的重點原則,儘量削減團夥數量,淘汰掉那些腦袋和實力不行的上層,誘導底層老弱重新投入土地生產,關鍵是還不能自己主動出手。
問題是想誘導各團夥鬥爭必須有分量足夠的誘餌,而大商會都有自己的消息管道,那些老狐狸們都嗅到氣味,已事先約束自家商隊負責人在結果出來前不得擅做承諾。
而小型商隊的體量不足,比過去和盜匪團夥們合作的黑心掮客強不了多少,沒那麼多傻子願意付上火拼的代價爭奪。
更何況除了本來就有深厚交情以外,敢賭一把提前投資的小商隊根本沒幾個,實在弄不出太大的動靜。
雖然上面說這是長期的規劃與方針,不必急於一時,但有誰會不想更早交出漂亮的成果?更快往上爬呢?
其實也想過栽贓陷害,但影響太壞,被揭穿的後果也太嚴重,所以讓他下不了決心冒險。
幾番操作雖然鬧出點動靜,但成果就像一杯水澆在燒熱的石頭上,很難令人滿意。
此時鎮外的氣氛受迫於時限已越發焦灼,卻缺少一個點燃的火種,所以才想到利用混血劍士。
堪比大劍士的身手和現在才來考核,讓他判定這是個刺客打手型的人物,在遇到有人主動投效時應該不會考慮得太長遠,只會覺得人手多是好事。
到時候在鎮外宣傳煽動一下,等騷亂開始後緊守關卡,避免有人失去理智衝擊市鎮,之後就只等天亮後平靜下來,清點這次謀劃的成果。
至於瑟伍德家往後可能受到遷怒,而被這段路上大多數收編團體厭惡,完全是自家人判斷失誤招致,與兩大公會毫無關係。
卻沒料到對方能清楚地分析狀況並作出得當應對,雖然拒絕卻收獲對方感謝,同時表現了瑟伍德家對合作夥伴的誠意和不輕易許諾的信用。
即使換成自己在那個位置上也無法那麼快掌握狀況,並做出如此漂亮的處理,那位的才能實在令人佩服。
武藝和自己相差無幾,智謀眼光猶在自己之上,而這等人才竟然被用來外派調查商路。
要知道除非是重大事件或重要崗位,否則這些大家族都是一等人才坐鎮守護,二等人才外派開拓,而探查商路顯然不是重大事件。
意味著瑟伍德家內部,有比這種文武兼備、能獨當一面的優秀輔佐者更厲害的人物,甚至連伯爵自己都是一名大劍士,家族實力足以令人敬畏,恐怕就算與號稱掌握半座城市的鼎盛時期富爾敦家相比,也是毫不遜色。
不過探路調查者已經來了,後續人員估計未來也會出現,購買土地房舍倉庫以作為商隊落腳點,聯繫供貨收貨的商家都是建立商路的前置工作。
對這種有實力的家族投資租借區的商業,上面也是樂於見到的,所幸自己小心謀劃沒有暴露,應該沒有得罪對方,將來也許還有機會為其牽線賺上一筆仲介費。
.
.
雖然通過測試取得資格,但魔法師替高階證明做登錄防偽處理要花點時間等候,因此穆先在辦事處研究公告和發布的委託,以分析目前租借區的情勢。
在這個過程當中,他查覺到有人在觀察自己,似乎是在等待什麼?直到有人搭話,當面表達願意投效以獲得鄧肯家支持之意。
原來窺視者等的是這個探路先鋒,想等知道鄧肯家的態度和投資力度後,再決定是否要下場爭取。
沒有打斷對方講述自己團夥具備的實力,只是靜靜將本地經歷和所見所聞加以分析,穆便明白有人利用自己設局。
貴族是不會和盜賊、匪幫有直接聯繫的,頂多就是資助的冒險者隊伍或傭兵團某些情況會和這類人交涉,還多半是威逼利誘並用。
當然都是做些見不得光的髒活,還要提心吊膽的防備不知何時就被滅口,萬一遇上這種差使,有點腦子的都曉得適當裝傻和及時逃命才能活久點。
但冒險者隊伍和傭兵團就不同了,作為在公會註冊有合法身分的組織是可以接受貴族資助的。
只在當地活動的小貴族透過裝備、食宿、工作的提供或優惠的待遇和冒險者簽訂契約。
相對的冒險者小隊也要對其名下產業進行保護,並為金主搜尋取得所需的物品及情報,在彼此互信足夠的基礎下,某些髒活也是能做的。
而規模較大的傭兵團一般小貴族是養不起的,不但贊助費用高,還必須在各行各業都有人脈,才能提供周全的支援。
通常是能組建商會並有貿易車隊、船隻的有力家族,或是幾個貴族聯合起來組織的商業同盟。
傭兵團可以透過金主的人脈找到可靠的鐵匠、木匠、皮匠等技術人才,憑承接商隊護衛、物品獲取的工作也不用擔心找不到委託。
雖然報酬金額比公會低,但扣去公會仲介費用,和可以利用商會資源減少開支的情況下,收入並未減少,還免去接洽商談的麻煩。
但凡事都有兩面性,投靠金主自然就會和公會疏離,少接指派任務的結果就是公會信用評級不如同級別的自主傭兵團。
若可以金主委託為優先而拒絕公會徵召,那公會也能夠將各種資源和好工作優先分派給那些自主性高的傭兵團。
以招募團員來說,只有那些別人挑剩的小白薯(小人物)和爛蘋果(帶來壞影響的問題人物)留給他們選,補充新血還得靠團長和幹部們自己拉人。
不過金主通常也會派人進駐,進行財務、管理方面的監督,還能提供更完善的兵員訓練,並將缺乏實戰經驗的新手或需要考核能力的新進客卿送過來,所以人力方面也不算大問題。
這樣深度綁定固然會喪失一些自主權,但官面上的事情也會得到極大助力,如果國家擴軍要收編傭兵團轉正,有貴族人脈游說就能使入選機會大增。
即使只是編入最低階的城防軍,團長最起碼也是正騎士,幹部們是準騎士,那就算脫離平民,進入官員階層,要是成為野戰軍聯隊,甚至會有冠名騎士。
至於直接晉升騎士團,幾十年來僅只一例,那可是還沒簽約就立下卓越戰功,競爭中表現出壓倒性實力,獲封後在北方殺得成為小孩夢靨、匪徒滅絕者的惡狼,大家只當作夢想的題材。
而對貴族來說,花錢贊助的團體改成由國家養,等於在軍中多出一支己方人馬,先前雙方的關係已經給其蓋下烙印,自己倒台前都無法改換門庭。
大敵當前會逃跑的狗沒什麼用,若還敢反咬主人,則就連在敵手眼中都是該殺掉的,除非是自己先捨棄對方,那為新主對抗舊主,反而會變成忠誠的證明。
至於失去一批人手的問題,拿省下來的錢再招收就行,想要這個位置的野狗多得很,因此遇到那種狀況,金主都樂意為自己人進行遊說。
當初那個破格任用的傭兵團,要是有強力的普羅西亞金主為其游說,光憑所立戰功就能晉升,而不必等到表現出絕強戰鬥力折服所有質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