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星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踏星小说 > 屏屏的种田日常 > 第78章 第 78 章

第78章 第 78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然后就是荣昌。

竹制的十二生肖,大概的形是有了,咋一看还行,可若是仔细再看,就会发现实在是有些粗糙,表面虽然打磨得好,编织得也很紧密,偏劈的竹条宽半寸,又太过规整,以至于没有立体感。

对,就是立体感,这些编织出来的小动物,看着其实跟竹篮、竹篓差不太多,无非就是小了点儿。

原因就在于竹条不够细,再一个就是竹条的颜色呈淡绿色,不够有质感,要是颜色再深些就好了 。

“荣昌叔,这编织排列的方法有许多种,你换一种编法,再把竹条劈的细一点,越细越好,而且颜色最好改一改,像是这桌子的深褐色就很好。”

荣昌听了一脑子,一边往工坊走一边在心里盘算着用什么样的编织法才能行。

关于土窑坊,盛屏能做的不多,她不过跟荣三点提了注意瓷土的湿度和窑里的温度,他就立刻点头,“这我倒知道,这两天又烧了些,倒比先前烧的好得多。”

他从怀里掏出个粉色的花边小盘。

盛屏拿过来仔细端看,表面一点儿气泡也没了,摸起来也没有不平的地方,颜色也正好,是如桃花一般的淡粉色。

“这颜色调得真好。”

荣三点笑,“这是我娘子调的。”

盛屏心里一动,“三点叔,可还有其他烧好器具的?”

荣三点就带她去了土窑坊,他的三个儿子正在磨瓷石,两个女儿和妻子在调颜色。

他们见盛屏来了,同她打招呼。

荣三点说先去看看更漏,窑里还烧着一批,记着时辰呢。

荣三点的妻子刘春芽舀水洗手,笑着把盛屏带去放成品的大屋子。

“你看,这是昨天才得的,好得不得了。”

刘春芽身材富态,脸上挂着笑,颊边两团软肉,让她看起来很是慈祥。

盛屏一见她就觉得亲切,听到她说话的声音,才反应过来,她很像孤儿院的院长。

盛屏走到屋里的大长桌前,看着摆放整齐的器具,心道:这下周全当没有二话了。

刘春芽倒水给盛屏,“盛娘子,喝点儿水。”

“谢谢婶子,婶子,这些器具的颜料都是你调制的?”

刘春芽点头,“是,我原是百草村的,祖上是染布的,后来家道中落,家产虽然没了,但还留了几张制色的方子。”

“婶子,我那里有几匹细棉布,想劳你染染色。”

刘春芽一口应下来,“行,你只管把布给我,你想要什么颜色?”

盛屏目光扫过桌上的器具,“赤橙黄绿青蓝紫,一样染两匹。”

盛屏回家抱了二十多匹细棉布给刘春芽,让她除了她要的那几色,其他的布随便她染成什么色。

交代完正好赶上荣三点开窑,盛屏便留下来凑近瞧个热闹。

随着里面的杯盘碗盏拿出来、放凉,盛屏的神色越来越好。

荣三点得意道:“这一窑烧得好。”

的确很好,比屋里摆的那些还要好,除了盛屏给的样子,荣三点也烧制了几个灰绿色的花瓶,整齐线条流畅,而且肉眼可见是完全对称的。

“三点叔,这个烧得好。”

荣三点感慨:“我也是头一回做出这样的来。”前面失败了太多次,瓷石浪费了很多,好在没白费功夫。

既然烧制技术已经成熟,盛屏让他把她所绘的器具各烧制十套出来,以后店里用各用五套,共二十套,其他的摆在铺子里卖。

此外她看到淡绿色的树叶盘,想到了白菜,不妨以白菜为灵感,做出几个有把手的马克杯。

她让荣三点给她拿来纸笔,马上在纸上画出白菜杯、梅花杯、柿子杯、南瓜杯,这些她店里要用。

然后又画了一个椭圆的盅,备注要三个尺寸,最小如鸡蛋大,中等如鹅蛋大,最大如两个拳头大,而且要同时烧制盖子,务必让表面看起来似一颗饱满的蛋一般,颜色统一为淡青。

此外还有先前定制过的装唇脂的小瓷罐,还是如拇指那边大小,颜色要淡粉、正红、白色,分别装红粉(干花磨成粉制成的腮红)、唇脂(胭脂虫制的口红)、白粉(淘米水制的细粉),各要五十个。

盛屏把图样给荣三点,“三点叔,你若是能把这些都烧制出来,以后再做其他的当不再有问题了,你还得加快速度,那头铺子还等着呢。”

荣三点的土窑修得大,里面一次能烧制上百样的陶罐,家里人多,都是熟手,村里的人也有几个来打杂的,都能帮得上忙。

“你放心,耽误不了。”

盛屏道:“三点叔,你那花瓶做得尤其好,不妨多做几个,大大小小的都做些。”

荣三点正有此意,“等你这要的这批东西做成了,我就做。”

盛屏刚从土窑坊出来,迎面撞见荣昌,他手里拿着个竹编的老虎。

“我正要找你去,你看这个做得怎么样?”

细竹条做成的老虎看起来就精致了几分,她点头,“竹条这个宽度正好,只是编织法还可以再琢磨一二。”

荣昌一句话没有转身回了竹篾坊继续钻研。

第二天他拿了三个老虎摆在盛屏面前,盛屏选了中间那个,“这个好。”

荣昌一鼓作气,用三天时间跟自己三个儿子一起,把十二生肖做出来了。

盛屏没想到他那么快,仔细看过以后,表示这就成了。

她是挑不出毛病了,要是周全还看不上,大不了就自己摆摊,她就不信卖不出去。

荣山那头进展也顺利,他得了指点,把青砖碾碎,加水冲洗,留下底下最细的细末,烘干,用一块皮毛加上细粉给物品打磨,而后再清洗干净,自然晾干后,再打蜡,这样一来,得出的成品,果然精美了很多。

盛屏只给了他一个建议,多上两层大漆,争取制成比核桃要更深些的颜色,也就是胡桃木色。

这边三人忙做一团,盛屏也把现有的胭脂虫全部加工成了唇脂,装在小瓷罐里,足有二十九罐。

另一头,荣树河带着人清淤种竹,查看田地,荣田涧则盯着人装修那三间铺子。

店铺如何装修,盛屏一早跟他们说了,要打货柜,能把商品摆在上面,让人直接拿起来看。

木器坊和竹篾坊分为两个区域,一边是各种家具、厨房用品,一边是摆件小玩意儿。

土窑坊倒简单,按颜色成套摆放杯碗盘盏,花瓶暂时不上架。

眼看着所有事务都井井有条的在进行中,盛屏也不能一直在这边待着,她担心两个月后,周全来这里时她在万山镇或是在流云楼忙着,她兴许一时脱不开身,倒不如从一开始就把跟联络周全的事交给旁人,她从中抽身,后面即便忙起来了,也有人带周全看货、谈生意。

她想了想打算在荣二叔家里挑一个人出来。

荣家大哥不行,虽然敦厚但太老实,荣田溪人小没经历事,定力不够,荣家二哥似乎相对来说脑子更灵活,自来熟很健谈,这样的人很适合同人打交道。

盛屏拿上五罐唇脂去荣树河家,家里只有刘二婶和圆圆,她到时两人正在拌嘴。

还有不到半月圆圆就要去县城选秀了,刘二婶紧张得很,反而是圆圆看得很开。

“娘,你别怕,大不了我到行礼时,出几个乱子,让人把我刷下来。”

刘二婶教训她,“这些旁门左道你想都别想,咱们荣山村的人最是知礼仪,你一个人坏了礼仪,却要连累村里的名声,往后村里人说亲被人看轻了怎么办?”

圆圆嘟嘴,去牵盛屏的手,“嫂子,你上次给的唇脂真好,可是娘不让我用,说是太艳了。”

刘二婶同盛屏解释,“她年纪小,又未成婚,那颜色又是正红,一时用不上。”

盛屏从荷包里又拿出五个给刘二婶,“这是我新制的,这回得的多些,您和嫂嫂们都有。”

刘二婶知道那唇脂是好东西,“你得来不易,自己好生收着。”

“以前不易得,如今却不同了,文嫂子的院子里长了好多呢,您就收下吧。”

刘二婶这才收下,圆圆拿过荷包打开看,“是跟上次一样的小瓷罐,真好看。”

盛屏揉她的头。

“刘二婶,我有一件事想同二哥商量。”

“他去清淤了,这几天都不会回来,你可着急?我让人把他叫回来。”

盛屏摇头,“不用,我去找他就行,正好去万牛镇看铺子的装修情况。”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盛屏才离开。

第二天一早盛屏叫上老刘头去了万牛镇。

比起万安镇和万山镇,万牛镇果然萧条得多,街面上停停走走的人,瞧着穿衣气质整体形象就不如那两个镇。

盛屏拿着三幅海报找到铺子,店里已经装饰好了,正在做最后的清扫工作。

还没到盛屏就听到荣田涧的声音,“你轻些。”接着就是一阵咳嗽声。

走到门口,盛屏往后退了两步,用衣袖遮住口鼻,一股灰尘从里飞出来。

等到灰尘落下去了,盛屏才进去,“荣大哥,荣二哥。”

两人同时回头,荣田渠道:“唉,你怎么来了?”

盛屏看着荣田渠,“我找你有事,顺便把给店里画的海报送过来。”

荣田渠把笤帚放下。

荣田涧让盛屏往里面走,“去院子说话,这里灰尘大。”

荣田渠带着盛屏进了院子,“什么事?”

“有个叫周全的商人,经常来万安镇拿绸缎,也倒腾其他货物,我跟他约好了,两个月后他来镇上看商品,主要是瓷器,我想让你去接待他,跟他谈生意。”

荣田渠皱眉,“可我从没跟人谈过生意,而且还是瓷器,我也不知道好坏和行情啊。”

盛屏道:“不妨事,周全与我也算有几分交情,他不会坑骗我的,明天你同我一起去万安镇,我带你去集市上走一圈,看那些人是如何做的生意,也看看瓷器店里的商品是个什么价。”

家里正忙,爹和大哥走不开身,三弟又年纪小不靠谱,能顶得上事只有他了,想来盛屏也是因为这个才找的他,想通这个荣田渠点头,“行,那我一会儿跟你一起回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