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的春天,是林之夏第一次踏上滨安的土地。
她的家乡常年阴雨连绵,八九十年代那会,当地政府为了大力发展重工业,不顾环境过度开采资源,以至于她童年里的天空,一直都是阴沉的灰色。
她家境不好,母亲和父亲都是普通的农民,微薄的工资只能勉强应付日常开销,所以在她考上高中那年,家里人除了她没人是在笑的。
父亲本就不愿意供她读书,她能念完初中三年,还是母亲苦苦哀求的功劳。
父亲说读书没用,不如早点赚钱。
母亲很想支持她,可学费却成了那最后一根稻草。
她依稀记得,当初报到的时候,班上还有几十名同学,可最后去参加中考的,不到一半。
想来原因也是和她一样,家里拿不出钱去做学费吧。
她主动联系了高中的招生办,老师说学校可以帮忙保留学籍,但时间有限,具体就读情况也需要和班主任进行详细的沟通。
班主任很欣赏她,同时也感到惋惜,商量之下,她只能先以辍学的身份保留学籍,然后再返回校园。
为了攒齐学费,她在外拼命打工,空余时间就拿出课本,独自钻研,可高中的内容本身就跨越大,没有老师的指导,她一个人自学的速度就显得尤为慢了。
年级偶尔举办的一些小型考试,她本是无法参加的,但班主任会把试卷的复印件带给她,然后亲自打分,面对面地帮她分析错题。
几十年过去了,她现在依旧感激她。
为了不让家里起疑心,她搬了出去,其实也就是住在店里,有时睡在仓库,有时睡在阁楼,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她都会往家里寄一笔钱,当然不会很多,毕竟学费才是重中之重。
可临近高三的那年,她的秘密被发现了。
父亲发现了端倪,一气之下找上了学校,要求学校注销她的学籍,她记得父亲说了很多羞辱她的话,连一旁的老师都听不下去了,后面校长赶来,说身为教育者,还是希望她能继续接受教育,父亲怎么会同意呢?指着在场的所有老师骂,最后校方叫来警察,把父亲拖走了。
她打工的地方是一家靠近学校的餐馆,老板很照顾她,不仅替她收拾出可以睡觉的地方,还开出了比其他餐饮业都要高的薪水。
自从上次父亲闹到学校,她就一直担心会连累老板,因为父亲不常来城里,他不愿意坐四小时的大巴,更不舍得那好几十的车费。
幸好,她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现。
保留学籍的有限时间快到了,她东拼西凑的勉强能交上学费,在高中三年的最后一年里,她终于坐进了教室。
由于长时间的脱离课堂,她很难跟上班级的节奏,以至于高考前一周,她都没有完全复习所有学科。
最后的成绩也是意料之中,虽然不太理想,但也摸到了本科线,在班主任的帮助下,她完成了志愿填报。
直到录取通知书寄过来的时候,她都没告诉家里这个消息,那个暑假她也在拼命打工,她攒齐了车费,想早点去大学的所在城市。
出发那天,餐馆老板执意要送她上车,可她不愿再麻烦她,因为是她补上了学费的最后五百元,连录取通知书也是藏在她的店里。
她恭敬地鞠了一躬,留下一份信给母亲,随后便离开了这片土地。
大四那年,她和大部分学生一样忙于找实习,她怎么也不会想到,一个男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
他叫林强,是父亲那边的一个远房亲戚,按辈分来讲是她的表哥,早些年因为外出打工,和家乡那边的人就联络甚少,他说看在是亲戚关系,可以帮忙介绍实习单位。
他当面拨通了父亲的电话,说已经见到本人了,工作什么的就放心交给他吧,他开了免提,父亲的声音听起来苍老了很多,他说他就这么一个女儿,早些年是因为没钱才委屈了,现在他老了,只求女儿能过得好。
他说他哀求了学校很久,才知道了她的录取院校,问了好多亲戚才打听到林强在这边工作,所以才拜托人家帮忙照应的。
一开始她还半信半疑的,可这一通电话,让她彻底放松了警惕。
她以为她感受到了从未拥有过的父爱。
谁料这一切都是骗局。
她被卖了。
那是一个人口贩卖组织,林强是里面的一个小干部。
死畜生,当初供你读完初中还不知感恩吗?打工挣来的钱全拿去读那几本破书了,你妈也是贱货,一封破信藏了这么久,我还以为有多少钱呢,结果也就一百二十几块,这辈子摊上你们两个真是倒大霉,好在能卖点钱,不然我真是亏死了。
这一通电话,在父亲的疯狂大笑中结束。
头几年,她一直被拘禁在黑工厂,没日没夜地进行高强度工作,稍有不慎就会遭到电击。
后面工厂被查封,她又被送去了诈骗园,她试过反抗,晚上趁机跑出了宿舍,翻越铁丝网的时候却被巡逻的人发现了,她遭到一顿毒打,第二天仍要拖着一副满是淤青的身体工作。
之后的几年里,她就像商品一样,从不同的人手里交易到不同的地方,最后也是被卖给了一家本地人叫靓店的地方。
当她看见那盏三色的旋转灯箱时,她才明白她被卖给了什么地方。
她拼了命地往外面跑,一边跑一边喊救命,可她不知道的是,这一条街都是干这行的,她的呼救在这灯红酒绿的巷子里显得尤为可笑。
被追上的时候,她疯了似的挣扎,手脚被束缚住了就用嘴咬,店长为了惩罚她,也为了震慑其他人,当晚就安排她上岗。
那晚过后,她再也流不出眼泪了。
有时她会想,是不是时间一久,她也会像屋里的其他女人一样,神情木然,行尸走肉般过着日子。
可她舍不得外面的世界,不甘心自己的努力只落得现在这个地步。
她必须逃出去。
经过她的观察,这里的看管系统是最不成熟的,她摸清了交班规律和漏洞,虽然中途失败过,但她仍旧放弃希望。
一天凌晨,她终于跑出了那条巷子。
她拼命地跑,拼命地跑,仿佛只要慢了一步,就要回到那个生不如死的地狱。
她不敢打车,现在除了自己,她谁都不敢相信。
她身上没有手机,只有一个偷来的钱包,里面大概有五百元,她一路跑到车站,买了一张距离现在发车最快的车票。
她现在只想离开这里,不管去哪都行。
火车上,她时刻警惕着四周,哪怕周围的人都睡了,她也不敢闭眼。
就这么紧绷了快十个小时,终点站到了。
滨安。
又是一个陌生的城市。
她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只能先解决生存问题。
没问题的,她可以做到的。
从前在家乡,在大学,在失去自由的整整十六年里,她都一个人挺过来了。
茫茫人生,她就像一叶轻舟,每次靠近岸边的时候,就有一阵水波荡漾过来,将她推走。
如果安然的代价是承受孤独,而她恰好伶仃一人,没有挂念。
可一场大雨吵醒了她的世界。
那人不讲道理地接纳她,理解她,包容她,温暖她。
就像一束阳光穿过厚重的云层,连空气中的灰尘也被照亮。
她太久没见过阳光了。
这种感觉本能的让人依恋,可她心里清楚,世间万物都是虚无缥缈的,正如她轻易地相信了一个突然出现的表哥,她的人生才会彻底脱轨。
惨痛的教训在时刻提醒她,不存在没有目的的接近,更不会有不求回报的付出。
可那人很奇怪,她从未见过这样的人。
温柔时像一朵白云,愤怒时像一把镰刀。
她感受过白云的柔软,也体验过镰刀的力量。
这两个月来,她似乎重新被看见了。
有人在意她的想法,尊重她的选择,即使她们当时不算朋友,只是有过几面之缘的陌生人而已。
有人愿意接受她的负面情绪,在她哭泣的时候陪伴在身边,倾听她的话语。
有人引导她要听从内心,学会相信自己,权衡利弊自然是好的,但心里的声音只有自己才能听见。
她不常哭的。
因为就算哭,也只是增加烦恼罢了,并不能改变现实。
可在那人面前,她却哭了很多次。
有哀求的,有愤怒的,有担心的,有感动的,最后还有失望的。
她以为学会了信任,可真相却狠狠地抽了她一巴掌。
原来她心里的那个例外,也是一团泡沫,时间一长,就消散不见了。
这世间唯一的真实,可能就是孤独吧。
或许她早该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