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百万就一百万,我去筹钱,你放过她。”
样貌不过十六七岁的少年直视着对面一身宝蓝色套装的女人,她那挑剔的眼神让少年颇感无地自容。他很清楚她在想什么,内心祈求她不要说出口,但很可惜,没能如愿。女人捏住他那被刮起线的衣袖,在他眼前嘲弄地晃了晃:
“你?拿得出来?”
“我……”少年心中藏不了事,一被问倒就收不住四处游移的眼神,“拿不出来就卖房子,再不够就去借,我会想办法,求求你给我一点时间。”
女人的目光比芒刺更尖锐:“我愿意等你,可法院不一定愿意等我。”
画面倏忽一转,同样的地点,同样的人物。女人仍端庄地坐在座位上,少年却如遭雷击,已经无法保持跪姿,瘫坐在地。他伸出手企图牵住女人的衣角,却被嫌恶地用手提包拍开。
“你不是答应我放过她吗?你不能说话不算话,我钱都给你了。”少年眼角泛红,重新支撑起身体。理智告诉他不能跟对面的女人起冲突,但年轻的代价就是压不住心气:“我连高利贷都借了,能用的办法都用尽了,你再有理也不能这样,欺人太甚……”
“想什么呢?小杂种。”女人逗弄着怀中的孩子,不经意地用足尖挑起他的下巴,“你和她都应该待在阴沟里,我只不过是送她进了她早就该进的地方。至于你,到死都会活在别人的白眼下,是个人都可以朝你啐唾沫,这就是你的命。”
言罢,女人踩着高跟鞋的脚挪到少年胸口,用力碾了碾,周遭或新奇或讥讽的眼神如冷水般泼来。被踹翻在地的一刻,幻象全部坍塌,应泊猛地坐起,额头的碎发已经被冷汗浸透。
只是一场梦而已。
头很痛。应泊摸索着打开床头灯,暖黄色的光晕在黑暗中洇开。偏头痛应该是世界上最莫名其妙的慢性病,睡少了会发作,睡多了也会发作。每发作一次,大脑机能就会损伤一点,最后有概率导致脑梗或者癫痫,还没有任何根治的办法。
应泊习惯在家里和单位各放一瓶止痛药。他拉开床头柜,摇摇药瓶,只剩最后一片了。他就着杯子里已经凉透的水咽进喉咙,苦涩在舌尖蔓延。
以他的情况,每次至少要吃两片才能见效。医生叮嘱过他,这药吃多了会有抗药性,能少吃还是尽量少吃。但这种足以麻痹思维的疼痛让人几近发狂,最严重的一次,他一口气吞了五片,因为中毒一整天都在床上昏昏沉沉。
静待药物起效的空隙,他看了眼时间,现在是凌晨三点半。总是熬夜的张继川两点钟的时候还在转发短视频给他,通知栏里有一条他未查阅的消息,来自银行。
那是他刚发下来的司法绩效,总共三万五千零八十元。他点开一个名为“应丽娜”的账户,账户头像是一对虎头虎脑的双胞胎。光标在转账金额栏闪烁,他犹豫片刻,打了整两万块钱过去。
而在这笔转账之上,每个月都会有一笔固定的汇款,收款人只是默默拿钱,从来没说过一句话。
“你在讨好谁?”应泊自嘲地笑笑,掀开被子,赤脚踩在地板上,寒意顺着足底窜上脊椎。睡衣沾了汗水黏在后背,他摇摇晃晃地走进浴室,面对镜子解开衣扣,把褪下的衣服扔出门外。
镜中的男人神情依旧温润,眼神却空洞得像个人偶,或者说,像具行尸。花洒开到最大,热水冲刷着身体,蒸汽在镜面上凝结成雾。应泊蘸了一指头的磨砂膏,反复擦洗肩胛骨处的圆形疤痕,那是被烟头烫出来的。至于是被谁烫的,他就想不起来了。
即便是他自己,也会因为时间过去太久,把过去的苦痛抛至脑后。
他把额头抵在浴室冰凉的瓷砖上,手上系着浴巾,湿发的水珠顺着脸颊滴落。
“你还能瞒多久呢,应泊?纸包不住火,说不定,下个月你就颜面扫地,不得不卷铺盖走人了。”他如是想着。
*
“我们要一直这样等到他干完活吗?”
应泊和路从辜已经在“阜城”项目的施工现场站了两个小时,看郭子军推着小车在眼前走过来又走过去。这个工头只是把任务安排下去还不够,自己也闲不住,哪里有需要就去搭把手,脚上的雨靴被水泥和沙土糊了一层厚厚的壳。
“等吧。”应泊又塞给路从辜一把瓜子,“反正他干完今天没明天了。”
不知怎的,路从辜莫名觉得,今天的应泊有些过于沉默,虽然有问必答,但也仅限于此,不会多说一句。他不知是否与自己有关,便试探地问道:
“不舒服?”
“嗯?”应泊转过脸来,眼底一片乌青,但还是向他绽出微笑,“没有,只是有点累。”
“要是睡眠质量不太好的话,可以跟我一起去打打拳击。”路从辜努力让自己的话音听上去轻松诙谐,“把压力都发泄出来,晚上就睡得香了。”
“我?”应泊指着自己,转了转眼睛,还是摇摇头:
“我手脚不协调,定期去举举铁跑跑步就够了,学拳击能气死一屋子教练。”
路从辜忍俊不禁:“我亲自教,怎么样,有兴趣吗?”
应泊始终淡漠的神情终于有了一丝融化的迹象:“学费怎么收?要办卡吗?”
“上课之前记得给教练带早餐,还是挺划算的吧?”
“成交。”应泊唇边笑意变深,配合地点点头,“可能有点笨,那也没办法,希望教练能耐心点。”
彼时在监狱打伤的小喽啰都脱离了生命危险,支队所有人都松了口气,只要没出人命,一切都好说,就是写报告太麻烦了点。路从辜将前因后果全部上报,换来了局长孟长仁直抒胸臆的一句感叹:
“他妈的!真是反了天了!”
“局长说得对。”肖恩一边喂着八哥一边说。
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应泊和路从辜不约而同地决定暂时不要打草惊蛇。不过,出乎路从辜意料的是,应泊对他为什么要放走“狗哥”并不是特别关心,连问都没问过。精心设计的谋划正待有人欣赏,却堵在了嗓子眼里,倒让他坐立不安了。
最后,路从辜还是忍不住问:“你不好奇么?”
“你有你的安排,该告诉我的时候自然会告诉我。”应泊看得很开。
对于焚尸案,二人心里有相同的推论,但如何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依然是个问题。尸体和凶器可能在湾河上中下游的任意一个角落,也可能被埋在鄢山的某一处山脚,漫无目的地寻找无异于大海捞针,这时办案机关往往就会采用先取口供,再根据口供寻找证据的方式。
所以他俩就来这里守株待兔了。
虽然不清楚为什么一定要趁现在赶工,还是在没发工资的情况下,但出于一点人道主义关怀,他俩并没有急着把嫌疑人按倒在地戴上手铐推上警车,传唤理由也只说是“有些细节需要再跟你确认一下”。
“你觉得咱俩守在这儿,像不像黑白无常?”应泊忽然幽幽道。
闻言,路从辜皱起了眉头,然后缓慢地向旁边挪了挪,跟他划清界限。
郭子军似乎已经明白他们的来意。将最后一车砖石运到目的地后,他折返回来,主动钻进了警车。一路上,他都没有同前座的两个人交谈过一句话。
应泊从后视镜瞥了他一眼,嘴唇微动,终究还是没有吐出只言片语。
审讯室的日光灯管发出细微电流声,在铁灰色墙面上投下三道影子。路从辜打开电脑,调出讯问笔录模板。应泊则走到一边,研究了五分钟才打开录像机——涉嫌多起故意杀人,数罪并罚,极大可能判处死刑,审讯时需要全程录音录像。除了他们俩,支队其他人也没闲着,已经拿到搜查证前往郭子军家进行搜查了。
“先喝口水。”应泊递给郭子军一个纸杯,不急着直入主题,“记得上一次见面的时候,我问过你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会无怨无悔地帮蒋威还赌债?”
他颇为遗憾地摇摇头:“一直到今天,你都没有给我一个合理的答案。”
很多影视作品里,嫌疑人归案时都会被告知“你有权利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一切都将作为你的呈堂证供”,但“米兰达警告”现实里并不适用,配合调查是义务——换言之,就是“你说也得说,不说也得说”。
郭子军的食指抠着虎口上的水泥点:“我说了,兄弟情谊。”
并不意外的回答。路从辜翻动着案件材料,接上应泊的话:“我们调取了银行监控和流水,确实,29号晚将近十点左右,你出现在银行取款机前,取走了两万元。在这之前,你断断续续地帮蒋威还了不下二十万的债务,这不算是个小数目。”
郭子军眼球向左上方微微转动:“这么多么?我没算过。”
“29号晚,与蒋威同行的人是孔大庆。我们不是没设想过孔大庆为了争夺这两万元杀害蒋威的可能性,但有份证据推翻了这个结论。”路从辜出示了两件血衣的照片,手指着重在那条裤子上点了点,“根据血迹,能够确认是凶手遗留的衣物。两条裤管的膝盖以下都被磨烂,什么人会把裤子穿成这副样子呢?”
他的目光定格在郭子军长及膝盖的雨靴上:“……显然不太可能是职业司机的孔大庆。”
“你说29号那天,你在女儿家里跟女婿喝酒,却被来要钱的蒋威打扰。我们找到你的女婿询问过,虽然那晚你确实在他们家,但晚上九点以后,他就因为醉酒不省人事了,你的女儿在照看他,一直到第二天早上。这段时间内你的行踪,他们也无法确定。”
“而且。”应泊顿了一下,“你明明是在朝阳监狱认识蒋威,为什么要跟我们撒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