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星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踏星小说 > 她择路而行之(权谋) > 第41章 生死赌局

第41章 生死赌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容铮发誓,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他绝不会在两天前抓着九娘说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望着面前的一大碗鸡汤和鸡汤旁边厚厚一摞《诸相奏议考》,他恍惚以为自己又回到了景阳宫文华殿,因为昨日没做完功课而被先生罚了抄写。

“怎么?殿下又要出门?”

还没踏出芙蓉阁,刚走到园中水榭,容铮就被抱着手臂守在连廊里的九娘逮了个正着。

“昨日的《政要衍义》殿下可还差我一篇。一整天哎,我都又看完两卷《资治通鉴》了,殿下这从三岁起就由名师授业的聪明人,怎么连五篇策论都写不完?”

“说好的这只是第一步,一切才刚刚开始,为了宏图大业徐徐图之,我们都还有很多东西要学。殿下既然这么说了,反正我是当真了,以后我补课业,殿下也不能闲着。”

九娘想起容铮前日信誓旦旦的保证,脑海中又不自觉地浮现出上一世他临终之际所说的话,那时他说,如果有下辈子,希望他们都能更勇敢地走自己的路。

现在,他们真的在走自己的路了。既然要走自己的路,那怎么能不好好读书?身为太子,如果连策论都不愿意写,走什么路到最后不都是死路一条?

这么想着,九娘的语气更加严厉了几分:“昨日我问小罗将军,他说殿下中间出门,是去河坊街买东西了。这怎么行?以后没做完功课,殿下不能随便出门。要不然我们就一起学,反正我没有殿下聪明,跟我一起学,只怕殿下一天都干不了别的了。”

容铮痛苦地闭上了眼。

他就知道,罗珩这个靠不住的,估计一听说九娘要亲自上阵督促太子上进读书,不用任何人说服,下一秒就直接倒戈了。只怕这些乱七八糟的各地奏议通考,也都是他从芙蓉阁堆灰的藏书楼里帮着一起翻找出来的。

唉,凡事说来轻松做却艰难。纵然自己已经决定要投身这权力斗争,但真想要把这么多年欠下的债还上,又谈何容易?

见容铮面容扭曲,九娘秉持着打一棒子给个甜枣的策略,贴心地端上了那碗鸡汤。

“不过呢,殿下的努力我也是看在眼里的。喏,你看,这可是我昨晚拜托小厨房专门去抓的土鸡,熬了整整一夜的土鸡汤,可好喝了,大补大补,殿下快尝尝?”

容铮生无可恋地瞥了一眼那汤,浓白汤水上浮着一层细腻油花,其间还点缀着几缕葱丝,确是熬了很久的好汤。

他把汤碗推到了九娘面前,只抓起旁边的奏议文稿,转身朝书房走去。

“孤是做功课,不是坐月子。这么好的汤,孤喝了也不能文思泉涌。倒是九娘你又受伤又晕倒的,多喝点补补吧,快回京了,这一路上还有的受累呢。”

“哎等等!说起这个,我也反思了,我的自保能力确实一般,但殿下你的功夫只怕也远不如二皇子吧。殿下那日不是说回京后找师傅教我防身之术?不如你也一起,多练练总没坏处,就算不能成为武林高手,好歹还强身健体呢。”

九娘说罢指了指紫藤花墙上的木桩:“总不能以后一有什么事儿,就只会踩着木头逃跑吧。”

容铮闻言脚下一趔趄,走向书房的背影似乎都更沉重了几分。

傍晚时分,看完了今日的通考又补上了昨日的策论,目光呆滞的容铮终于出现在花厅,和他一起出现的,还有吴所畏从京中传来的回信。

信中说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请殿下和九姑娘放心。京中杨家接到消息后,虽然面上悲痛沉痛痛不欲生,甚至镇国公府都闭门谢客了,但杨国公实则频繁出入承乾宫,和杨贵妃以及二皇子不知道在搞些什么小九九。

反正昨日上朝,圣上对皇陵遭遇天谴、湖州涉事诸人均殒命这个结果是接受了,但好像又派了内殿公公赶赴湖州,只怕不日便要到了。

“圣上这会儿派人来,是为了...”

“其一,是为了盘点接管荣平杨家的万贯家财,这么肥的一只羊,可不能再被旁人吃掉了。其二呢,估计是来提点肖闻起和刘毓文的,让他们拿着这笔钱赶紧把皇陵修缮完好,毕竟皇陵才是父皇真正的心头大患。”

“...殿下,你说,圣上当真不知杨家在湖州都做了些什么吗?”

“知道或不知道,都不会影响他需要杨家替他做事。”

“其实,知道了对父皇来说还更松了一口气。连年大旱,国库枯竭,纵是皇帝也要依赖外戚权臣才能做事。知道了杨家所作之恶,父皇大概还会觉得有所制衡,以后更能方便拿捏杨家。”

九娘点点头,这样的现实虽然荒谬,却也是自己上辈子困足内宅时所接触不到的真相。她每每听容铮讲起这些事,心下都对未来自己和容铮要走的路更坚定了几分。

“这些东西你看了十几卷《资治通鉴》还没悟到?那仙女这个进学态度虽好,效率着实有点低啊。”

容铮见九娘情绪低落,出言逗她:“本宫觉得回京后,还是得专门去詹事府找几个嘴严的翰林来帮你补补。”

“殿下此话当真?”九娘眼睛一亮,伸手抓住容铮的袖口:“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可不能反悔啊!”

“我听小吴大人说今年殿试就设在春节后,到时若有合适的新翰林,就劳烦殿下出面帮我引荐了!放心,学到了什么我不会藏私的,一定拿出来和殿下一起分享。”

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容铮痛苦闭眼,他这是遇到真爱学习的仙女了。

秋雨又一次连绵不绝时,宫里的宣旨公公终于带着圣谕莅临湖州。

容铮收好没写完的杂论匆匆赶到前院,一进院门,只见一头戴乌纱描金曲脚帽、身着大红葵花圆领衫的年轻太监正在几名小内监的簇拥下,喂前院马厩里的那几匹宝马吃草料。

“小张公公!”

“咱家见过太子殿下。”

“公公请起。没想到,不过是传一谕旨,竟是小张公公亲自跑这一趟。”

“殿下这是哪里话,咱家本就是跟在圣上身边替圣上排忧解难的。舟车劳顿不算什么,见到殿下安然无恙,咱家才算放心了。”

那太监声音空灵,无须白面上的笑容透着怪异,看得容铮不太舒服地扭了扭脖颈。

“对了,还没问小张公公,数月未见,大张公公身体可还好?”

“师父一切都好,有劳殿下记挂了。”

小张公公一边回话,一边又往马厩里倒了些草料:“刚就想问殿下,这几匹马着实不错,只怕是太仆寺的手笔吧。”

“正是,这是之前太仆寺供给湖州春猎所用。此番本宫来湖,杜其康就让人把这几匹马给孤牵来了。”

“哦?原来是这样。”小张公公眼珠转了转,并未再多说,只沉下声音提醒道:“这宝马根骨虽好,性子却太烈,殿下骑马之时可千万要小心啊。”

说完,年轻太监转过身,命几位小太监去收拾马车,准备一会儿前往湖州官驿给肖闻起等人宣谕旨。

见小太监们各自散去,小张公公走近容铮,说话声低若耳语:“咱家听闻,殿下此行收获颇丰。咱家就只有一句话,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殿下胸怀沟壑,若有用的上的地方,咱家自会帮殿下一臂之力。”

直到小张公公上了马车,容铮才撩开车帘,问了一个问题:“公公刚才说的话,是父皇的意思,还是...”

“圣上恩威莫测,咱家说的话,怎敢随意攀附圣上?”

见内宫车驾驶离芙蓉阁,容铮抱臂站在院内,神情漠然地看着那几匹低头嚼草料的马儿。

良久,他转身回书房,静下心,继续写完了那篇中途被打断的杂论文。

暮色四合,九娘听说肖刘二位大人已经到了,来不及等小蛮拿伞,提起裙子冒着还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的雨就往前厅跑去。

绕过水榭走进连廊,就在她准备咬咬牙一口气冲到花厅时,身后一道阴影靠近,一把油伞斜斜打在了她的头顶之上。

“殿下!”

“这都还没出府,你要是就在芙蓉阁待着还能把自己淋生病了,本宫只能以为你是做不完功课,给自己找理由呢?”

“怎么可能?我今日可是整整写了三篇小文呢!”九娘绽开一个笑,见那油伞不大,她自觉贴近容铮身侧,试图让两个人都躲进伞面之中。

容铮挑了挑眉,撑着伞的手又不经意地朝九娘那边移了几寸。

穿过后院一路走到花厅,内侍上前帮容铮收起伞,九娘这才看见他外侧的半面衣袖上,隐约沾染了不少水痕。

“殿下,今日圣上身边的小张公公来传旨了。说是由本官代任江南道监察御史一职,暂留湖州,查抄荣平府。然后和刘大人一起统领工部,尽快整饬皇陵工事,切莫再出差错。”

“嗯,和我们前几天想的一样。”容铮并未看向肖闻起和刘毓文二人,只站在窗前观雨:“那肖大人和刘大人可还是决心坚持和本宫的约定?”

“当然。荣平府抄家完成后,我二人就会用杨家抄没财产彻底推倒皇陵,并把埋于地基中的桐平百姓遗骸找出,和骨祠里的遗骨一起入土为安。”

“剩余钱财,将悉数用来平整土地,重修堤坝,慰劳农户,还陵于田。”

“作为配合,本宫则要在京城内帮二位阳奉阴违,不让父皇起疑。然后于朝堂上反杀镇国公府,坐稳东宫位置,早日登临大宝,对吗?”

容铮转过身,抚掌声似是喟叹:“杨家树大根深,这可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豪赌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