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星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踏星小说 > 夫郎是个小跟班 > 第26章 七夕

第26章 七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街道上人来人往,多是一对一对的。还有夫妇带小孩,大人不停叮嘱小孩,抓紧父母的手,不能松手。万一被拐子抓走,就找不到父母了。

李万里依样画葫芦,“要不要拉着我的手。人太多,万一被拐子抓走......"说完,摊开手掌心。

顾千阳没如他的意。街上人太多,怕遇到熟人不好意思。就算成亲了,农户人家哪有城里人黏糊。

两人都没吃晚饭。在街边买上一些炸巧果。巧果造型很多,有莲蓬、猴子、公鸡、小猫的。刚从锅里捞出来,带着油炸后的香味。饥饿的人越闻越饿。

顾千阳挑了一个小猫造型,一口咬下去,外皮酥脆,有一丝丝甜味。巧果不大,等凉下来,李万里一口一个。

“吃巧果,心灵手巧。”李万里摸摸怀里的银钗,找个浪漫点的地方再送。

两人顺着人流往下走。走到何大舅的面摊。面摊上人很多,何二舅夫妇都在帮忙。表哥却不见人影,估计是和未婚妻逛灯会。

两人默契低头,借着人流走过去。何大舅忙得头也不抬,根本没空看路人。

走过几家店,两人在另外一家面摊点上两碗巧芽面。这是七夕特有的面食,过了七夕外面很少有。

巧芽面先把面条蒸熟,拌上香油。猪肉、各种蔬菜炒到七八分熟,再加入面条翻炒。蛋饼切丝,放入炒好的面条中搅拌均匀。

一碗面不大,但有肉有蛋,还放了不少调料,要十五文一碗。平时舍不得吃,今天节日,面摊上坐满人。两人等上一会,才有位置坐下。店家很快把面端上来。

明天回家就告诉李星和,他一点也不扣。还有舅舅,今天对不起了。他实在不想七夕约会,还在亲属眼皮下。

两人低头专心吃面,吃了一头汗。李万里吃完,坐着等顾千阳。

顾千阳吃面,是一根一根吃。他用筷子挑起一根面条,一口气全部吸到嘴里,才开始嚼。有些面条太长,一口气吸不上来。他用筷子夹着,歇一下再继续吸。

顾千阳吃小半碗的面条就不吃了。他把碗推倒李万里面前,笑着说,“给你吃。”蛋丝、猪肉都吃完了。街上还有这么多好吃的,他不能吃面把自己吃饱了。

李春花说过,男人成亲前都不对你好,成亲后更不会对你好。他想知道,李万里会不会吃他剩下的东西。

面条还有一大半,跟绿色蔬菜、红色胡萝卜混在一起,卖相不错。李万里一点没犹豫,拿起自己的筷子,三两下把面条吃完。

李万里已经给过银子。面摊边有其他人在等。两人吃完就走。见到有空位,等着的一对男女很高兴地走过来。

两对人擦肩而过。是李万里的表哥,和一个大眼睛的姑娘,估计就是表哥定亲的姑娘。

两人默契转头,装作不认识。

顾千阳要到主街的一座拱桥上。据说,七夕当晚,有缘人上了这座桥,会得到织女的祝福,得偿所愿。

织女自己都没得如愿。怎么保佑凡人得偿所愿。但顾千阳很期待。

桥上风景很好。居高临下,整条街道风貌尽收眼前。夏式风格的建筑,飞檐走角,整条街道挂满各式各样的灯笼。

两人欣赏很久。趁对方不注意,同时从怀里掏出东西来。原来,都有给对方准备礼物。

顾千阳送的是一个荷包。他自己做的。青色的丝线绣出三座三角形的山峰。山峰上面是红橙色的一个太阳。

山峰是李万里,太阳是他自己。

李万里很喜欢,“三座山,是代表我吗?万里山峰?太阳是你?怎么不绣多几个太阳。千阳只剩一个太阳了。”

顾千阳很得意,“绣多了不好看。”李万里一下就看出什么意思。李春花让他绣一对鸳鸯。只是,他的手艺,鸭子都绣不来。绣成四不像还差不多。还好,他聪明。一个圆圈,三个三角形就搞掂。

简单又好看,李万里还喜欢。

识字还是有用的。不识字,他能知道绣这两样东西吗。

李万里送的花,他很喜欢。送银钗,他更喜欢。顾千阳没有让男人少花钱的想法。他低头,让李万里帮他带上。

李万里不傻,不会把银钗直着往人脑袋上钗。这是要杀人开瓢。他横着把银钗插入顾千阳束好的头发中。顾千阳发质很好,很顺滑。遇到阻碍,稍微一转就能过去。

顾千阳美滋滋摸摸头发,“没插歪吧?”

桥上人太多,两人往桥下去。人挤着人,李万里看不到台阶,只能凭感觉走。顾千阳跟在他后面。他回头握住顾千阳的手,“跟着我走。小心点。”

顾千阳回手握住他。李万里的手很大,掌心干燥。

两人手握手走下桥,走到街上。李万里好像忘记了,一直都没松手。就这样,手拉手,慢悠悠地逛着。

相握的双手隐在袖中,藏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紧张夹杂着丝丝的甜从心里冒出来。

前半段,卖吃食的。后半段,玩耍居多。各种赛巧游戏、猜灯谜。只要几文钱,就能玩。

李万里赢下一个小灯笼。一只手没空,顾千阳用另一只手拿提着小灯笼。

走到街道尽头,两人折返,拐到另一侧往回走。

马坤坐在酒楼上,欣赏风景。自落榜后,他被关着家里,不见天日,除了读书还是读书。

今天他父母出门看灯,马坤才跑出来透口气。好久没出门,虽然只有一个人,但他看什么都新鲜,什么都好看。

自由的风吹过来。

李万里从酒楼下过。马坤很是兴奋,想打招呼。低头看见两人相傍的身影。马坤缩回头。今天他不当扫兴人。

冷风吹过。马坤郁闷坐回去吃菜。原来还觉得风景不错,现在却兴趣全无。

把主街逛到第三遍时,路上的行人不多了。个别摊贩已经在收拾东西。李万里把顾千阳送完门口。

顾千阳把灯笼给他,“你拿着。看路清楚点。”

李万里接过灯笼,等人进屋关门才走。回到客栈直接睡去。

翌日,李万里提着小灯笼回家。李星和在家等他好久,兴奋地问起灯会。李万里把昨晚见到热闹一一描述给他听。

李星和听后,“你送千哥儿一个灯笼,还带回家了?”

李万里从他的尾音里听到含糊不清的“小气”二字。他叹了一口气,“在我成亲前,你别在千阳面前提起我。你们聊些小哥儿喜欢的话题。说什么都行,不要说我。”

李星和不解,但他还是很听李万里的话。在李万里强烈的要求下,他点头答应,并再三保证。

镇上有酿酒酵母卖,李万里买回来,开始尝试酿制啤酒。

听说是在书里看到办法,李家人都很支持。李星和更是盲目自信。秀才肯定会做。

酿制啤酒需要麦芽、酒花、酵母、水。麦芽粉碎制成麦汁,糖化过滤后,煮沸加酒花,旋沉冷却加酵母,等待发酵。

李万里先酿五坛,放在里屋等待发酵。

竹荪可以播种了。李天德早前已经堆好肥,就几十颗种子,很快种好。李万里把自己知道的东西,一点一点讲给李天德听。后面再用纸写下来。九月他去县学,竹荪就全靠李天德。

六月收上来的稻谷已经全全部晒干。李万里跟着李天德推几天的石碾,累到不行。又晒又热,脚被稻芒扎得刺痛。

往年,原主没这么长的假期,收完稻谷就赶回学院。这具身体没推过石碾。

李天德笑他肉嫩。像李天德这种老农,皮粗肉厚,已经没什么痛感。

几天下来,李万里的胳膊仿佛不是自己的,吃饭拿筷子都难。等到顾千阳家要碾稻时,李万里想去未来老丈人面前表现,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顾家与李春花伯婶家一起碾稻,几人可以轮换。李天德打算替李万里去帮忙。李万里想自己表现,不想累到自己的老父亲。在他的劝说下,李天德总算从夏收中歇了几天。

李天德像一头不会累的老牛,沉默寡言。有活就干,没活找活干。他没歇两天,下地捡稻穗。

田地翻晒后,要松土。今年,李万里早早跟大柱说好,借用他家的大青牛。不用人工耕地,李天德会轻松很多。

等晒谷场安静下来,官府派人下来收夏税。里长提前好几日敲锣打鼓告知村民。让村民早早备下夏粮。

李家不用交夏税。但他们家有租田,要给地主家纳粮。当初谈好按十抽三,李天德早早装好送过去。

全程参与的李万里心疼。十分之三加上十分之一,农家忙活一年只得十分之六。李天德表示,十抽三已是极好。多数地主要十抽四,更有甚者,十抽六。再算上交给朝廷的十抽一,农民所得不过十之三四。

怪不得当初李有田兄弟记恨李家。

交完地主家的,剩下的粮食都是自己的。李天德留下部分,剩下的准备卖出去。

每次税收后,有专门的商队来村里收粮。价格比镇上低一些。村民可以自己运粮到镇上卖。不过,多数人家没牛。若是租牛车,减去租牛费用,所得粮款跟直接在村里卖的相差无几。多数人还是等粮商上门。

税收官进村,翠竹村热闹起来。不少小孩跟在官差后面看热闹。他们被家里人警告过,不准近到官差跟前,免得惹怒官差。小孩只敢远远地跟在后头。

里长带着税收官从村头开始,一家一家上门收粮。到李万里家,里长解释是今年新中的秀才家,带着人往下一家走去。

李万里正站在门口看收税粮。

税收官很是客气,主动跟他打起招呼。十几岁的秀才,未来的造化说不定。税收官是没有功名的小吏。他能当税收官,是因为他父亲是税收官。他父亲能当税收官,当然是因为他爷爷也是。

傍晚,官差押着满载粮食的车队走了。里长松下一口气。这几年年景好,翠竹村没有交不起税粮的。

翌日,收粮的商队到翠竹村。年景好,新粮粮价比去年低一文一斤。村民怨声载道,肉价不见少,粮价却跌了。

李天德卖完粮,直接把卖粮款给李万里。李万里要去县城读书,身上要多带银子。李万里没收。半个多月的夏收,不得不说李天德赚得真是血汗钱。

现在加上照料竹荪,到镇上接送李星和,真怕把李天德给累倒。

李天德真的是睁眼就是干活。闭眼了说不定在睡梦里还操着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