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除夕还有三天,香满楼才放假。年初五迎财神开市,顾千阳有八天假期。一早他就收拾好,在酒楼门口等李春花。他早早跟家里说好,放假这天李春花再来买年货,顺道接他回家。
这两年,顾家日子松快不少。明年顾千阳要出嫁。虽说是同一条村,在村里多走几步都能走回家。但到底不一样。至少,以后新年顾千阳都不会在顾家过。
李春花准备今年要过个肥年。往年舍不得买的,舍不得吃的,今年都准备买上一些。最重要的是,要买嫁衣。顾千阳手艺不佳,红布价贵,李春花怕他糟蹋东西。还不如直接买嫁衣。
夏国对于婚嫁没有约定俗成的习俗。多数人还是沿用前朝的习俗,红方巾,红嫁衣即可。至于金冠霞帔绣花鞋,这些都是没有的。普通老百姓没有银钱讲究这些。更穷的一些地方,连红嫁衣都没有。就穿平常打补丁的衣服嫁过去。
何玉早和李春花逛市集的日子。一辆牛车可以坐十人。顾家三人,李家五人,差不多可以坐满牛车。还有两个婶子跟他们挤着坐。
临近年关,大家脸上都笑意扬扬。
坐车的婶子,“你们两家亲家约好了?”
一路热热闹闹地到镇上。两个婶子相伴离开,一路低语,“顾家的日子好过了。小儿子送去镇上读书。李家也了不得,一家都是新衣裳嘞。我刚摸了,是细棉布。可真了不得。”
另一个婶子附和,“可不是嘛。以前谁能想到李家日子能这么好?不过,你说,村里最泼辣的李春花跟何玉成亲家,何玉敢说顾千阳不?”
“那可不一定。人家儿子现在是秀才郎君,还在县里读书。李家现在硬气得很。李秋水和离后,跟着李万里去县里。刚开始,大伙都不知道。那碎嘴马婶子到处跟人说,李秋水跟别人跑了。不知怎得被何玉听到风声。”
“哎,我知道。何玉直接找到马婶家。马婶开门出来,迎头就是一巴掌。马婶家里男人都不敢闹。里长说,嘴碎坏人名声活该被打。”
何玉不骂人,骂人也是反反复复来几句你胡说。可是她打人。以前都没看出来,手劲忒大。就没见过谁家跟李家一样,何玉找上门来,二话不说先给人来一巴掌。李天德跟在后面。你骂人可以,你要打何玉,那不行。李天德在后面等着呢。大伙还真没见过,婆娘上门干架,她男人就跟在后面。
何玉打完就走。你骂她,她不理你,不听你骂。你要是还继续说坏话,下次她还打你。里长也不爱理这事。就一句是不是你先说人坏话的,直接把人堵哑了。
回程加上顾千阳就有九个人,再加年货,可以坐满一车。李万里跟大柱约好,未时来接,他们包车回去。村民一般是申时才回去,不耽误接其他人。大柱欣然同意。
顾千阳一下子接到一大家人。九个人走到一起,街道都能堵半边,干脆分开走。李秋水、李星和带着顾千帆逛。顾千帆想去买纸笔。现在书铺不给讲价,三人去不怕别坑。
两对夫妇负责买年货。这可让何玉大涨见识,原来还能这样讲价。哪怕老板不肯饶价,还能让对方送些添头。这让何玉铆足劲买东西。但她也不乱买,都是吃食和家里用得上的。小到针线盐油,大到冬被都有添置。李万里要成亲,按前朝习俗,是该买床新被。
李万里和顾千阳没有任务,就单独让两人独处。顾千阳没穿李万里送的衣裳。早知道他来,就该穿好看的衣裳。顾千阳后悔不已。
街道两旁的酒楼、饭馆大都关门放假了。但像糕点、面条、糖葫芦等各种小吃食铺或摊位比以前更热闹。街道上的小孩都多了不少。年关将近,大伙咬咬牙关都会买些好吃食。
两人跟着人流走。
顾千阳,“之前让你走,怎么没走?一回头,人又不见了?“说的是李万里刚从县里去酒楼看他的事。
“怕打扰你工作。本来是想看看你就走。”李万里说。
顾千阳低下头,小声说:“没什么好看的?”
他害羞的话让李万里深思。明明知道过年就可以见到人,但还是忍不住跑过来。顾千阳不是宝物,不会被人偷走,不必时时时守着。但他总想时时守着。平日里忙着读书倒没空想东想西。临近放假,心里越来越躁动,恨不得下一秒飞奔回来。直到看到顾千阳,才安定下来。
李万里突然明白,前世为什么总有人说恋爱脑没救。是真的没救,自己根本控制不住。就像现在,人就在自己的身边,却总忍不住想偷看他。一双眼睛,恨不得粘人脸上。
“就是想见你。”
“县里很远,想见你时总见不到。行万里路,思你千万里。”
“我总是很想你。”
直白的话突然在耳边炸起。心里热热的,像有东西炸开一样。热闹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突然安静下来。世界是安静的,你是鲜明灵动的。
顾千阳说不出话来。他伸手紧紧攥住李万里的手,拉着人一起走下去。
新年穿新衣,布庄里的人更多。路过两三个布庄,都很热闹。顾千阳回头,李万里傻傻跟在后面,一点都不明白他的意思。算了,跟酸秀才要直接点。反正,他不会比酸秀才更酸。
顾千阳,“娘让我看看布料。”
“好。新年穿新衣,你穿一定好看。看中咱就买。”腰包鼓鼓,包准夫郎满意。
看来人还没领会他的意思,顾千阳直接说:“是嫁衣。我不善针线,准备买成衣。”
是的,他们很快要成亲了。只要想想就开心。
李万里,“那你挑。你喜欢的,我都喜欢。你穿上一定好看。”
两人走进最近的一家布庄。这里既卖布料也卖成衣。小二领两人进里间。步庄外头放的是麻、葛类的布料,价格优惠,外面围着很多人。进去里面,才有棉布、成衣。二楼还有单独的包厢,上面的料子更贵。
来看红布的人很少,就零散四五人。除了李万里,就没有其他男子。
这里多是棉布,顾千阳想买的就是棉料。红布分成好几种,颜色从大红、深红、桃红依次摆放。还有一些粉色的,和红色沾边的颜色。
其中,有素净的红布、绣好花样的、还有绣金线的。数量越少的越贵。再往里面,是成衣。有大红的嫁衣。也有桃红、珊瑚粉的普通样式,平日也可以穿的款式。
顾千阳本来想买浅色的,省钱,平日也能穿。现在看着李万里一脸期待却不想了。他们的婚礼,红色多喜庆啊。
成衣可以试穿。挑好款式,有裁缝量尺寸,约好时间付尾款拿衣服。店里有其他客人要试衣服。李万里回避到外边。
小二出来问话,“小哥儿问郎君,喜欢素布还是喜欢有绣花的?”
李万里冲着里面喊,“你穿都好看。你挑自个喜欢的。”
顾千阳还没说话,里面传出几个姑娘的笑声。其中一个姑娘朝顾千阳笑道,“有花样的多好看啊。”
只是,顾千阳到底没舍得银钱,只挑了大红的素布。款式也是挑了简单的。将来,嫁衣还能拆了重新缝制衣裳。李万里要了同种布料的男款。又另外要一匹红布。何玉让买回来,她得空缝制被面。
两身布料加上裁缝钱,要三两银子。一匹红布要一两。寻常棉布做一身衣裳不过两三百文。染成红布,价格翻倍。还要加上绣娘的手工费,店里挑选的款式,价格更是翻了几番。
店里赠送同款的红方巾,可以做成红盖头。小哥儿没有盖盖头的习俗。只是送的东西哪有人会嫌弃。也是一块不小的料子,做成手帕也是或是其他的也可以。
布庄写字据,先付二两定金。等约好的时间到了,带字据和二两尾款过来拿。红布先寄存在布庄,等回去时再来拿。
顾千阳问小二,“送的红方巾呢?现在能给我带走?”
“现在带走只是一块红布料。绣娘还没做。等取嫁衣时再拿,才会做成红盖头。绣娘做嫁衣时才会一并做好。”小二说。
“我们没有盖红盖头的习俗。你现在拿给我吧。”顾千阳面色平静地说,可是一股股热浪不断冒出来,心扑通扑通地跳着。接过小二送来的红方巾,顾千阳看都没看直接塞怀里。自然地拉过李万里走出去。
李万里问,“怎么不做成红盖头?这么小的一块布做不了其他的。”农户人家有布头都会留着,打补丁还能用上。只是,没人会用红布打补丁,那多显眼。”
顾千阳瞪了他一眼,“到时你就知道了。别问。”
“好。”李万里乐呵呵。猜到了,多半是要做好送给他。只是,这么一小块红布,能做成什么?荷包?手帕?猜不到更让人期待。
从布庄出来,已到午时。两人走出约好的小饭馆。今天来的人多,便没去何大舅的面摊。李家人每次去,何大舅都不会收钱。
其他人已经到了。大家都满载而归,满满当当两大背篓。里面大多都是吃食。还买了炮竹。
何玉说面粉猪肉这些重的,都放在铺面,回去时再去拿。